第327章 城北(1/1)
"大人,不好了!有人在城中散布谣言,说明理学院教授妖术,已经有不少百姓聚集在城北,情绪激动!"
林焱闻言,眉头微皱:"详细说说。"
侍卫急忙回答:"据报,从今日午后开始,城中突然出现几名游方僧人,在集市上高声宣讲,称明理学院教授妖术,尤其那些算学、天文之术,皆是左道旁门。还说允许女子入学是亵渎礼教,会招致天谴。一时间谣言四起,已有数百名百姓聚集在城北,情绪激愤。"
"游方僧人?"林焱冷笑,"哪来的僧人这么关心朝廷政事?明显是有人指使。赵全,你带几个人去查查这些所谓的僧人底细。"
赵全领命而去。林焱转向唐山长和徐正道:"这是典型的借民意施压。不过他们错估了形势,这反而给了我们一个向民众解释实学价值的机会。"
徐正道捋须道:"林大人有何妙计?"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林焱冷静分析,"他们散布谣言,我们就以实证回击。立即安排几位精通实学的老师,带上简单设备,随我去城北走一趟。"
吴子默担忧道:"大人,若贸然前往,恐怕有危险。"
"无妨。"林焱自信地说,"我相信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今晚正好有月食,我们可借此机会向百姓展示天文算学的实用价值。"
唐山长恍然大悟:"林大人此计甚妙!用实际现象证明天文算学的准确性,百姓定会信服。"
"不止如此,"林焱继续道,"还要带上李水的水利模型,向百姓展示如何防洪抗旱。百姓最关心的就是衣食住行,若能证明实学能解决这些实际问题,谣言自然不攻自破。"
众人纷纷赞同。不到半个时辰,一行十余人便整装待发。林焱带上了苏雨、郑天机和李水三位专家,各自携带简易设备。
出发前,林焱特意嘱咐大家:"切记,我们此行是向百姓解释实学的价值,不是与谁争辩。态度要谦和,语言要通俗,让普通百姓也能听懂。"
一行人刚行至城北,远远就看到数百名百姓围在一起,几名身着僧袍的人正在高台上慷慨陈词:"诸位乡亲,明理学院所谓的实学,实则是西域邪术,会引来天谴!今晚月亮必将变红,这就是上天的警示!"
百姓们议论纷纷,有人信以为真,有人半信半疑。林焱见状,径直走向人群中央。
"这位大师,你如何知道今晚会有月食?"林焱高声问道。
台上僧人一愣,随即回答:"贫僧掐指一算,知有天象异动。"
"巧了,"林焱笑道,"我们明理学院的天文学家郑先生,三个月前就已经计算出今晚的月食,不仅知道会发生,还精确到了时辰分秒。不知大师的算法能否如此精确?"
台上僧人顿时语塞。郑天机上前一步,从怀中取出一张早已绘制好的图纸:"这是三个月前我就计算好的今晚月食图,上面标明了月食开始的时辰是戌时初刻,结束于亥时中刻,月全黑的时间将持续约一刻钟。"
百姓们惊讶地看着图纸,有人问道:"郑先生,这是真的吗?你真能提前知道天象变化?"
郑天机微笑道:"这不是什么神秘力量,而是基于天文算学的推算。日月星辰的运行有其规律,掌握了这些规律,就能预测天象变化。"
台上的僧人急忙辩解:"胡说!天象变化乃天意所为,岂是凡人能预测的?"
"既然如此,"林焱抓住时机,"不如我们来个赌约。若今晚月食确如郑先生预测的时间发生,证明这不是妖术,而是实学;若不符,我们立即关闭明理学院,如何?"
百姓们纷纷点头,觉得这个提议公平合理。僧人们面面相觑,显然没料到会有这样的转折。
趁此机会,林焱又引出李水:"诸位乡亲,实学不仅能预测天象,还能造福百姓生活。李先生带来的这个水利模型,可以展示如何有效防洪抗旱,保障粮食丰收。"
李水当场搭建起简易模型,生动展示了水利工程的原理和效果。许多农民围了上来,好奇地观看,不时发出赞叹声。
"这若真能用在我们村的河道上,就不怕年年水患了!"
"是啊,去年那场洪水若有这样的堤坝,就不会淹了村子。"
看到百姓们的反应,林焱又引出苏雨:"还有,明理学院不仅教授男子,也允许女子入学。这位苏姑娘就是我们的女教习,精通算学。"
苏雨从容上前,展示了几道复杂算题的快速解法。在场的商贾们惊叹不已,纷纷表示这些方法若能用在生意上,可省去大量时间。
有人问道:"让女子学习这些,真的合适吗?"
苏雨温和回答:"女子与男子一样,有思考的头脑,有求知的渴望。古代就有许多才女,通晓诗书算术。女子若能学习实学,不仅能更好地管理家务,还能教育子女,何尝不是好事?"
这番解释让不少百姓点头认同,特别是一些妇女,眼中闪烁着向往的光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眼见局势逆转,台上的"僧人"急了,高喊道:"莫要被他们迷惑!这些都是旁门左道,会招来天谴!"
正说着,天空传来隆隆雷声,一阵大风刮过,吹倒了几个摊位。"僧人"抓住机会大喊:"看吧,天谴已至!"
百姓们惊慌起来,有人开始往后退。林焱却毫不慌张,高声道:"诸位别慌,这只是普通的雷阵雨而已。恰好证明了实学的另一价值——天象预测。郑先生三天前就预测过今晚会有雷阵雨,因为他观察到了特定的云层变化。"
郑天机点头确认:"确实如此。实学的核心就是观察规律,预测变化。这场雨很快就会停,不会持续太久。"
话音刚落,便有更大的雷声响起,暴雨倾盆而下。百姓们纷纷寻找避雨的地方。林焱一行人早有准备,取出油纸伞,不慌不忙。
"既然下雨了,不如我们先去附近的茶楼避一避,边喝茶边等着看月食。"林焱提议道,"郑先生可以在那里继续解释天文知识,有兴趣的乡亲都可以来听。"
不少百姓跟随林焱来到附近的大茶楼。老板认出林焱的身份,连忙安排最大的厅堂。很快,厅内坐满了人,都等着听郑天机讲解天文知识。
郑天机简明易懂地讲解了月食的原理,用茶杯和灯光做了简单演示。百姓们听得入神,不时发出赞叹。
雨很快停了,正如郑天机预测的那样。天空渐渐放晴,明月高挂。到了戌时初刻,月亮果然如郑天机所预测的开始逐渐变暗。百姓们惊叹不已,纷纷议论这是如何做到的。
林焱趁机解释:"这就是实学的价值——通过观察和计算,掌握自然规律,为人所用。明理学院要教授的,正是这些能造福百姓的实用知识。"
见月食预测如此准确,那些"僧人"早已悄悄溜走。百姓们对明理学院的成见一扫而空,反而生出了浓厚兴趣。一些年轻人当场表示想去报名,一些父母询问能否让子女前去学习。
正当林焱热情回答百姓提问时,赵全匆匆赶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林焱眼中闪过一丝冷意,随即恢复常态。
待人群散去,林焱召集核心人员:"那些所谓的僧人已被查明,是礼部安排的演员,专门来散布谣言。不过他们没想到,这反而给了我们向民众解释实学的机会。"
"大人料事如神。"吴子默赞叹道,"一场危机竟变成了宣传实学的良机。"
林焱摇头:"危机远未结束。礼部既然敢公然散布谣言,必定还有后招。我们要做好准备,迎接更大的挑战。"
回到明理学院,林焱发现正在赶工的校舍已初具规模。主体建筑已经完成,工匠们正在进行内部装修。看来三日后的考核完全可以如期举行。
"大人,"唐山长汇报道,"各科考题已经准备就绪,考场也安排妥当。只是有个小麻烦,报名人数实在太多,远超预期。原计划每科招收十名学生,现在恐怕要扩招了。"
林焱思索片刻:"可以适当扩招,但标准不能降低。宁缺毋滥,宁可少招,也要确保质量。"
就在这时,一名侍卫匆匆走来:"大人,太子派人来了,说有要事相商。"
林焱不动声色:"请他进来。"
片刻后,太子的心腹谢明礼走进院内,向林焱行礼:"林大人,太子殿下派在下前来,想了解三日后考核的细节安排。"
"谢大人客气了。"林焱微笑道,"考核自然是公平公正,一视同仁。太子殿下推荐的人才,若真有实学,必能通过考核。"
谢明礼摇头:"林大人误会了。殿下并非要干预考核,而是担心有人借机生事。殿下愿意派禁军协助维持秩序,确保考核顺利进行。"
林焱心中一动:"多谢殿下美意。不过明理学院自有安排,不必劳烦禁军。若殿下真要相助,不妨到时亲临现场,以示支持。"
谢明礼点头:"殿下已经决定,届时必定亲临。不过还有一事,殿下想提醒林大人,二皇子似乎也在暗中布局,意图插手明理学院的事务。"
"哦?"林焱故作惊讶,"二皇子何出此意?"
"具体不详,但殿下探知二皇子近日频繁接触各大书院的掌门人,似乎要联合他们对抗明理学院。"
林焱不动声色:"多谢谢大人提醒,我会多加留意。请代我谢过殿下关心。"
送走谢明礼,林焱陷入沉思。太子和二皇子同时关注明理学院,显然都想借此事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若能妥善处理,明理学院或许能借此获得更多支持。
正思索间,又有人来报:"大人,二皇子派人来了!"
林焱不禁莞尔:"果然不出所料。请他进来。"
二皇子的心腹高元走进院内,行礼道:"林大人,我家殿下派在下前来,想了解三日后考核的安排。"
林焱微笑:"高大人,太子刚派人来问过同样的问题。看来两位殿下都很关心明理学院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高元一愣,随即坦然道:"林大人明察。我家殿下的确很重视明理学院,认为这是强国之基。殿下希望能派人协助考核,确保公正。"
"多谢殿下美意。"林焱委婉拒绝,"考核自有章程,不便外人介入。若殿下有意支持,不妨届时亲临现场观摩。"
高元沉吟片刻:"还有一事,殿下了解到太子有意控制明理学院,特意提醒林大人注意。"
林焱失笑:"看来两位殿下都在提醒我防备对方。多谢高大人转达,我自会妥善处理。"
送走高元,林焱召集唐山长等人:"局势比预想的复杂。太子和二皇子都想插手明理学院事务,而礼部还在暗中使绊。我们必须谨慎应对,确保明理学院的独立性。"
"大人,"徐正道担忧道,"夹在两位皇子之间,恐怕难以自保。"
"不必担忧。"林焱胸有成竹,"两位皇子互相牵制,反而给了我们更大的回旋余地。关键是要让陛下看到明理学院的真正价值,获得最高层的支持。"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林焱继续部署:"三日后的考核,我们要做两手准备。一方面要展示实学的价值,另一方面要防范有人捣乱。赵全,你负责安保事宜,务必确保万无一失。"
次日清晨,林焱刚到明理学院,便见门外站着一位熟悉的身影——正是户部尚书王震。
"王大人,"林焱快步迎上前,"您怎么亲自来了?"
王震拱手道:"林大人,老夫特来通知,陛下已下令,三日后将亲临明理学院,观看考核和实学展示。老夫奉命前来,协助做好接驾准备。"
林焱心中一喜:"多谢王大人。这确是天大的好消息。"
"不止如此,"王震压低声音,"陛下还特意吩咐,要确保此次活动万无一失,任何干扰者都将受到严惩。显然,陛下已经得知了某些不利的传言和计划。"
林焱会意点头:"明白了。我这就安排人手,做好万全准备。"
王震走后,林焱立即召集众人,传达了这一消息。众人既惊喜又紧张,深知陛下亲临意味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这下那些想捣乱的人必定有所顾忌。"唐山长欣喜道,"陛下此举,等于是公开表态支持明理学院了。"
"正是。"林焱点头,"不过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越是重要场合,越要做好万全准备。尤其是实学展示环节,必须万无一失,给陛下留下深刻印象。"
随后的两天,明理学院一刻不停地筹备。校舍加紧建设,考题反复审核,实学展示项目精心设计。与此同时,林焱也密切关注着城中动态,提防有人再次生事。
令人意外的是,这两天城中风平浪静,那些散布谣言的"僧人"再也没有出现。这种反常的平静反而让林焱警惕起来:"越是平静,越要小心。对方可能是在蓄力,准备更大的行动。"
考核前夜,林焱派人在明理学院周围加强了警戒。深夜时分,果然有人发现几名黑衣人试图潜入校舍,被守卫当场抓获。经审问,这些人竟是受雇于礼部侍郎陈明义,奉命来破坏考场和展示器材。
"看来他们铤而走险了。"林焱冷笑,"将这些人暂时关押,等明日陛下驾到时再处理。"
考核当日清晨,明理学院门外已是人山人海。不仅有前来应考的学子,还有慕名而来的百姓。校舍前的广场上,各种实学展示项目已经准备就绪,只待陛下驾到。
林焱站在门口,心中既紧张又期待。这一天的成败,将决定明理学院的未来,也将影响整个实学改革的进程。
"大人,"赵全匆匆走来,"陛下的銮驾已到城门,预计半个时辰后到达。太子和二皇子也已在路上。"
林焱点头:"传令下去,所有人各就各位,准备迎驾。"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嘈杂声。林焱眺望过去,只见一大群人朝明理学院方向走来,为首的正是礼部尚书和几位大臣。
"来得正好。"林焱冷笑一声,"我倒要看看,他们今天想玩什么把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