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何不食肉糜?何不食肉糜!(1/1)
谢立顺着林少瑾的目光望去,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他沉默了几秒,才缓缓开口:\"以前是有的。\"
\"以前?\"
\"嗯,以前。\"谢立的声音低沉下来,\"去年年底,这片区域爆发了起义,造反的人...已经全部被肃清了。\"
林少瑾顺手拿起一只望远镜凝视着那些荒芜的田垄。
现在他看清楚了,那些荒田之中横倒着几具白骨,几顶被撕碎的塑料棚布挂在铁丝网上,远远看去,像做丧事的招魂幡。
22世纪的人可能无法产生这种联想,毕竟他们都是电子祭祖。
\"为什么不重新开垦?\"林少瑾忍不住问,“这些地放在这里挺浪费的。”
谢立的手指在车窗上轻轻敲击,节奏如同倒计时。
\"重新开垦?\"他摇了摇头,\"林少瑾同志,你以为我们不想?\"
\"去年,这里爆发了一场暴动。\"谢立的声音平静得可怕,\"大约有三千多平民拿着或自制、或捡来的武器冲击了我们的补给站。\"
他指向远处一座半塌的混凝土建筑:\"那里原本是粮食分配中心。暴民们抢走了三个月的储备粮,杀死了二十七名工作人员。\"
林少瑾皱眉:\"就为了粮食?\"
\"就为了粮食?\"谢立突然提高声调,\"你知道现在给灾民的粮食配给是多少吗?普通居民每天200克粗粮,重体力劳动者450克。饿疯的人连树皮都啃,更何况是一个粮站。\"
林少瑾注意到谢立的手在微微发抖。年轻团长深吸一口气,继续道:\"镇压持续了三天。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作为军人对自己的老百姓下手。
现在这里还存在的平民老百姓见到我们这些穿军装的都是绕着走,我们这么大一支队伍在这里,他们自然早就躲起来了。你也就看不见活人。\"
车厢内一片死寂。远处田埂上,依稀可见几具白骨的手仍保持着向前抓握的姿势。
林少瑾不知道该怎么评价这种事情,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pla可是被称为金珠玛米的存在。
他也不知道该说是谁的错,问题很复杂,但林少瑾认为,这里不应该是这样。
“看到那些尸体了吗?”
“嗯。”
\"那是用来做警示的。\"谢立简短地解释,\"这片区域总计有6万多人参与暴动。活下来的,都送去堤坝劳改了。
不是我们不想开荒,是没人敢来种,也没有足够的人去种了。\"
林少瑾的喉结艰难地滚动了一下,目光再次投向那些荒芜的田垄和远处若隐若现的白骨,心中五味杂陈。
“所以,这片土地算是历史遗留问题?”林少瑾的声音低沉而沉重,仿佛承载着千斤重担。
谢立点了点头,“政府方面,也在权衡利弊,毕竟重新开垦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且风险难测。我们没有那么多人能够盯着这里不出乱子。”
有那么一瞬间,林少瑾很想问一句,为什么不多发点粮食给老百姓呢?
但他总觉得这句话有点像“何不食肉糜”。忽然之间,他好像有那么一点理解晋惠帝了。
平日里,朝堂的大臣们个个吃的满嘴油光,压榨布衣,这天下闹了灾,黎民百姓饿肚子,国库里却没有米。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户部说大米要拿去给大臣们发俸禄。兵部说,现在正在打仗,前线需要粮草。工部说,国之重器需以为继。
总之,粮食是有的,就是掏不出来。这时候皇帝的大宰相就站了出来,说:
“不如这样,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担。”
“谢团长,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详细的内情?其实你完全可以随便编一个理由,反正我也不会去查。”林少瑾沉默了一会,又开口问道。
谢立的目光从窗外收回,定定地落在林少瑾脸上,眼神里交织着复杂的情绪,有无奈,有期许,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信任。
“林少瑾同志,我告诉你这些,是因为我觉得你和其他人不一样。”谢立的声音低沉而诚恳,“在这个时代,很多人习惯了对问题视而不见,习惯了用谎言和借口来掩盖真相。但我能感觉到,你心里有一股劲,一股想要探寻真相、想要改变现状的劲。
我打听过你的事情,你在沪杭干的很好,我认为你是有这个能力去改变这个世界的。”
林少瑾微微一怔,他没想到谢立会对自己有这样的评价。
他深吸一口气,说道:“谢团长,那你希望我做什么呢?”
谢立没有立即回答。装甲车碾过一段碎石路,颠簸中,他伸手稳住了摇晃的水壶。
\"我希望你记住这片土地。\"他终于开口,声音轻得像在自言自语,\"记住这些白骨,记住为什么人会为了一口吃的变成野兽。\"
谢立似乎是想到了什么,不由自主叹了一口气。那天,谢立去京城述职,他看到了由某些人统计出来的数据,上面清清楚楚写着——祁蒙山的粮食自给率已经恢复到战前65%。
这世上还有多少这样的事情,谢立不知道,谢立觉得,自己也改变不了什么。
他给自己找了很多原因,诸如自己人微言轻,自己有亲朋好友,有家人妻子……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不敢。
总之,在谢立看来,改变世界这样伟大的事情,自己肯定是做不成这样的事情的,但谢立在林少瑾身上看到了这样的气魄。
他了解到林少瑾很多事情,他觉得林少瑾这样的人就像是一潭死水中突然蹦出来的一条泥鳅。
他就像古代航海家一样,在看不到彼岸时依然相信新大陆的存在,但同时又保持着怀疑精神,随时准备修正航线。
他做任何事不在于相信\"必定成功\",而在于认定\"值得失败。
他也懂得真正的变革不是对抗,而是超越——不是破坏旧的一切,而是建立起新的秩序。
这种气魄既是对现实的深刻洞察,也是对未来的无畏想象。他的灵魂中燃烧着不妥协的火焰,却又能在风暴中保持清醒的定力。
“这么说,你相信我一定能改变这一切?”林少瑾问道。
“你这么问,我只能说也许。”谢立回道。
“那你……”
“呵呵。”谢立微微一笑,用一种很轻松口吻说,“即便失败,也不过是历史曲线上的一个波动。
我做了我该做的能做的就行了。”
“你倒是心宽。”
就在两人聊的火热的时候,谢立身上的通讯器响了。
【团长,车队前方有紧急情况,有一名老百姓跪在路上,拦住了我们的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