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你在听吗(1/1)

“茶叶”,是在风珏书房中发现的。

除了“茶叶”,还有一些与漠北邪教往来的信件,静静躺在茶杯旁。

风珏的眸光,扫过那茶那信。

他阖了下眼,并不反抗——即便反抗,也没有胜算。

眼睛睁开时,他道,“什么罪不罪的。”

“人活一遭,不过是择良木而栖。”

风小栗瞪大眼睛,胸中是翻天覆地的波涛。

“爹……你什么意思?”

“什么意思?”风珏反问。

“事到如今,你还不明白吗?”

是啊,铁证如山,还有什么可不明白的。

风小栗踉跄了一下,一行泪从左眼淌出来。

“为什么,爹,这到底是为什么?”

“师兄不是你最看重的弟子吗,你为什么要,”她哽咽了一下,有点喘不上气,“……要杀了他?”

“怎么是你,怎么能是你……”

风珏哼笑一声,“他为我的大业做些牺牲,也不枉我这个做师父的苦心栽培,授他剑法,教他处世之道。”

“牺牲品……”风小栗不可置信地重复这个词。

风珏神色复杂地滞了片刻,而后遗憾叹气。

“可惜了。”

他眨下眼睛,憾然烟消云散而去。

取而代之的,是恨铁不成钢的怒火,激着他手指向风小栗。

“逆女,若不是你,老夫何愁大事不成!”

“……我?”风小栗指头曲向自己,喉咙像含了刀片。

“原来在爹心中,我这个女儿,只是一块……绊脚石?”

风珏没有回她话。

可是沉默,往往是最好的回答。

李莲花听着看着,不由得摇头微微一叹。

“‘人心仅一寸,日夜风波起。’”

“原以为是通书纳采之吉祥,岂料是灾祸厄煞之冥路。”

对苏景来说,的确是如此的。

他心悦于角丽谯,经了长时间的软磨硬泡,总算等来了师父的点头答应。

于是满心欢喜地,备了聘礼前去提亲。

万万没想到的是,他和整个提亲队伍的人,都只不过是一枚棋子。

风珏提前下好毒,好令他们进入金鸳盟后毒发身亡,嫁祸给金鸳盟。

再将此事报给四顾门主持公道,从而挑起四顾门和金鸳盟的矛盾。

只是风珏千算万算,算不赢变故。

他算不到,角丽谯给提亲队伍吃了闭门羹。

也算不到,自己的女儿风小栗,会杀了金鸳盟六十七人来“以牙还牙”。

致使风陵剑派成了不占理的一方,致使角丽谯前来围山,失去了把事情办得更滴水不漏的机会。

同样没算到,李莲花会认识漠北的奇毒“十日禅”。

在这种毒被道破的那一刻,他就知道,一切都将功亏一篑了。

屋内寂静片刻,蓦地放出一声大笑。

风小栗歪歪扯扯地,向门外走去。

角丽谯逮住她,“怎么,受刺激了?”

“我告诉你,你就是疯了癫了精神出问题了,你这条命也得赔给金鸳盟!”

小笛飞声斜递个眼色。

意思是,带下去。

还有,除了她,还有哪些人对金鸳盟动了手?

角丽谯瞬息意会,也早查清楚了。

但她乐得看看风陵剑派的态度,遂一横那几位主事。

那几人很有眼力见地,表示愿行方便。

角丽谯就搡着风小栗,跟那几人抓人去了。

亲生女儿的背影,绝望着远去。

风珏对外张望了一会,面上的情绪芜杂,说不上是什么滋味。

直到问话响起,他才回过神。

“苏兄台的尸身何在?”李相夷面对着他。

“谁知道呢。”风珏说。

“你一手操纵的这一切,你会不知道?”方多病上前反问。

风珏理所当然地答,“你既说是我操纵,我自是希望,他们所有人都死在金鸳盟。”

“死在别的地方,或者消失不见,可不是老夫的计划。”

“毒发现场。”笛飞声言简意赅地掀唇。

风珏承认他去过,风小栗也去过。

只是苏景死的那天,小青峰下过很大的雨,什么痕迹也没留下。

他猜测,“他们死在荒外,野狗看上了我那徒儿的肉身,拖走吃了也不一定。”

“你确定他饮了毒?”小笛飞声提出疑问。

风珏表示千真万确,“我亲眼看他喝下去的,还能有假?”

“看来,”南宫弦月小声说,“我们得再去一遍现场,并在附近找找了。”

几人表示同意。

又问了些问题,他们押着风珏出去了。

李莲花走在最后面。

过门槛时,他瞧下风珏,又抬头望望天,心中有个未解的疑惑。

风珏是棵谨慎的墙头草,若无十之八九的把握,是不会轻易倒戈向某一方势力的。

就像他们那个时空,此时江湖大势已定,而漠北邪教算不得大势所趋。

风陵剑派一直是站在正派这一边的。

是什么原因,使风珏这次,毫不犹豫地站在了漠北邪教那边,替他们办事?

李莲花思索的间隙,前方传来几道高笑。

“你们以为抓了我又如何?”

“什么天下第一,什么战无不胜,我告诉你们,所有的人都将被吞没,都将匍匐在‘苍狼’的脚下。”

“至于何以为之?”他面容扭曲而顽固。

“我死也不会告诉你们,死也不会!”

几人隐隐地,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什么。

仅淡淡地回了声,“噢。”

风珏没有得到想象中的反应,死前的斗志顿灭,以至于整条押送路上,心里头都梗着一口不畅快的气。

青山秀木横卧眼前,小青峰到了。

风氏父女被关入一百八十八牢,待稍后发落。

小笛飞声和角丽谯回了金鸳盟,李相夷和南宫弦月回了四顾门。

李莲花三个大的,进了普度寺烧香。

大殿内,佛像金身高耸于莲花座上,眉眼隔着缭绕不绝的香火,向众生低垂。

他们进去时,正有一蓝麻短打的年轻人,跪在正中的蒲团上。

双手合十,接着弯腰伏地,虔诚地叩了三拜。

“佛祖在上,请保佑张兄平安无事,也请保佑我能尽快找到他。”

“还有苏兄,”他突然记起什么,补充道,“也希望他安然无恙。”

拜完,他仍是忧愁,嘀咕了一句。

“苏兄提个亲,怎就逢上祸事失踪了,也不知是何人所为——”

由于心事重重的,他起身时险些撞到人。

遂赶忙致歉,“不好意思,我不是故意的。”

李莲花摆摆手,“无碍。”

“小兄弟,”他注目着眼前的年轻人,“我方才进来,无意间听见你说要去寻人。”

“这众人拾柴火焰高,何不报给四顾门?”

年轻人没想到他会如此开口,愣了秒才说。

“多谢先生提议。”

“只是,”他抿下唇,“四顾门这样的大门大派,管的是江湖大事。”

“我找个人,这芝麻绿豆的小事……”

“你只管去报,”方多病笃定道,“他们会管的。”

“真的吗?”年轻人眸中放出光亮。

笛飞声面无表情地瞥他一瞥,“你看我们像骗你的样子吗?”

年轻人挠挠头,腼腆一笑。

“不像。”

“我们三人上罢香,正要往四顾门去,不若一道?”李莲花随口相邀。

年轻人不疑有他,“如此甚好。”

四人出普度寺后,便一同往四顾门去了。

葱郁的林间小路上,李莲花寒暄问。

“小兄弟如何称呼。”

年轻人“噢”了一声,“在下张全。”

“冒昧一问,”李莲花说,“张兄弟要找的是何人?”

张全尽数道来,“我找我一结拜兄弟。”

“姓周,单名一个颂字。”

“他住得比较远,是凉州人。”

“一年前,我们约好今年春一同加入四顾门。”

“碰面地点在小青峰下的客舍,可是他迟迟未来。”

“约定的时间一连过了数日,都没有出现。”

“或许是突然有什么事情要忙,耽搁了也不一定。”方多病朝好的方面想。

张全摇摇头,“我去他住的地方找过,乡里的人说,他早就往小青峰去了。”

“我便返回,沿路打听。”

“可是直到现在,”他长叹口气,“都没有找到。”

“会找到的。”李莲花温声安慰。

“普度寺的菩萨很灵验。”

张全心头一热,冲他笑笑,“周兄也这么说。”

“我原先同他,还有苏兄,在普度寺求过平安符。”

“各自挂身上,好几年了都没事。”

“如今……”他摸摸腰间挂的平安符,“也会没事的。”

“苏兄?”笛飞声揪住他话中的字眼。

“你说的可是风陵剑派苏景?”

张全一诧,“你怎么知道?”

李莲花帮解释一番,也是进普度寺大殿无意间听到的。

现下姓苏的,因提亲而失踪,闹得也比较大的,也就风陵剑派苏景了,想不过去都难。

这年轻人多半与苏景相识,又在这个节骨眼上,出现在小青峰。

打探一下,兴许能获得些意外线索也说不准。

是故刚在普度寺大殿,他们仨起了搭讪的心思。

张全点点头,“我与周兄,苏兄,是三年前武林大会相识的。”

“我们一见如故,结为了异姓兄弟。”

“只是三年已去,没想到的是……”他嘴角浮起苦涩。

没想到的是,周颂人间蒸发了。

从凉州一路寻来,苏景也杳无音讯了。

他都要怀疑,他们三人当初求的平安符,是有期限的。

“其实,”方多病斟酌了一下张口,“苏兄台已经……”

张全闻言,神经当即一振。

“你们知道他消息?”

李莲花三人交换眼色,只说了苏景一事是何人所为,并没有说他死没死的事。

毕竟在找到他的尸体前,谁也不能下十成十的定论。

张全听罢,惊怒愤慨之情溢于言表。

“怎么会这样?”

“风珏不是他师父吗,怎会下如此痛手……苏兄他……”

他脚步慢下来,迟迟顿顿地行在山林间。

一如胸口的沉闷,拖沓了一路。

拖得他,连如何到的四顾门,都已经不清不楚了。

还是经李莲花他们提醒,他才幡然回神。

到地后,有门人引张全登记报案去了。

李莲花三人与他分开,去找李相夷。

弯折的石板路上,并排的三个影子蓦地消散了。

今天的天气并不好,阳光很弱。

这会子乌云聚得多了,万里长空都是灰霭霭的。

房间内,连透入窗户的光线,都寥无几缕,失了生气。

背对着窗户而站的人影,身上的素衣被染成了灰色。

“你以后出门,能不能同我说一声?”

乔婉娩看着桌案前坐着的人,酝酿开口。

“你知不知道我每次去找你,十次有七八次,都会……”

说到这里,她的声音戛然一涩。

心口被一次又一次的“扑一个空”,堵得发胀。

像这一次,某个人去风陵剑派,她概不知情。

直到尚思院中的事情忙完,她提了两人份的糕点去找人。

却发现,那个人的房中早已空荡荡了。

她只能把东西提回去,任新出炉的滚烫,在风中冷却。

而这一次,是数不清的多少次。

她知道,也理解,有些人生来便是去往山巅,在宏图大业里忙碌的。

可是至少,不要来无影去无踪地,忽然消失不见。

这让她感觉,她在抓一缕风。

风不经意间溜走了,她还后知后觉地留在原地。

等反应过来要追上去,已经找不见风去的路和方向了。

她觉得,是时候,有必要,解一下结了。

然而等了很久,都没有传来回应。

“相夷……”

她叫了一声。

李相夷摊着本册子,专心致志地浏览上面的东西。

以至于周身恍若笼了个结界,什么都没有听到。

“蛊虫……”

他脑子里过着这些信息。

这本册子是百川院送过来的,记录了关于“黑虫子”的审问结果。

据金溪镇组织集会的,散播“黑虫子”的涉案人说,那些“黑虫子”就是蛊虫。

不过经了一番软硬兼施后,那些人又改口,说他们也不清楚,“黑虫子”到底是什么虫。

上头分发下来,让他们去办,他们领命去办而已。

李相夷蹙了蹙眉,翻开下一页。

此页上报的是,本地有无感染“黑虫子”的人员统计情况。

数目显示,还算不上泛滥成灾的地步,但也绝不可掉以轻心。

他往下看,是感染者的各种状况。

大多数人,会丧失心智,沦为服从指令的行尸走肉。

并伴随着眼白充血,头痛欲裂,以及肌肉痉挛等症状。

可也有部分人冲破桎梏,清醒过几次或一段时间。

“清醒过……”

李相夷思索着。

思绪犹如一条绷直的线,直到被拽了一下,往上凸起。

“相夷,你在听吗?”

乔婉娩忍不住问。

恍然间,李相夷听到有人在叫他。

声音不是很实,又像是一种错觉。

他没有理会,合上册子,转而考虑起了另一件事。

“该去一趟帽儿坡了……”

帽儿坡是提亲队伍的亡身之地,在金鸳盟防线外不远。

他指头点点桌面,突闻得一道拔高的声音。

“李相夷!”

乔婉娩不免起了愠色。

“阿娩。”

李相夷扭头望去,不知道她为什么有点生气。

他没来由一慌,试探着轻问,“……你刚说什么?”

“我说——”乔婉娩嘴上重复。

重复了两个字,却怎么也说不下去了。

她眸中映着李相夷空茫询问的样子,感受到了深深的无力。

很累。

她长呼一口气,不知道还要不要说下去。

李相夷见她久久不言,手头上的事又多又紧。

遂起身捞过少师,道,“那等我回来再说吧。”

“我出去一趟。”

说完,便大步流星地出门而去。

屋子内,只余下乔婉娩一个人。

她远眺着飘扬而去的红衣,眼眶漫出了湿意。

难受同决堤的水一般,喷涌流泻,灌满了整个心口。

“山高水阔,我总是留不住你的。”

“罢了……”

她缓罢良久,步子略浮地往外走去。

不料刚出门,同三个来人撞个正着。

“乔姑娘。”

李莲花揖礼唤了声。

同时,乔婉娩泛红的眼睛,正巧闯入他眼帘。

旧日阿娩的人影重叠过来,他心头拧了一下。

“李相夷啊李相夷,你总是惹了人伤心……”

乔婉娩有些尴尬,忙偏头抹了把眼睛。

继而正了正身形,回礼道,“李先生。”

笛飞声情感方面的神经粗,一时未觉察空气中怪异的氛围。

直接开口,“我们找李相夷。”

方多病眼力见比他好点,双手直摆,还给人找台阶离开。

“我们不找,随便逛逛。”

“乔姑娘你要去哪儿,慢走啊。”

乔婉娩现下,确实不太想听到李相夷的名字,也不想在情绪低落时,多见一秒的人。

却还是答了,“刚出去了,往的那边。”

“至于去的哪里,”她微一摇头,语气好比湿了露的枯草,“不曾知晓。”

李莲花颔首,“多谢。”

“那就此别过。”

语毕,他暗暗拍下左右的人,叫两人一道,朝乔婉娩所指的方向去。

走了段路,李莲花拐弯,搓了个哑声的响指。

“走吧,去帽儿坡。”

“为什么?”方多病问,但跟着拐弯。

“风陵剑派。”笛飞声半是嗤笑半是提醒。

“无知。”

方多病一点就炸,与他吵起来。

李莲花揉着眉心,平息战火。

三个人就这样,绕到帽儿坡去了。

果不其然,不止李相夷,小笛飞声和南宫弦月都在那儿。

“你们也来了?”

李相夷远远望见他们,率先道。

李莲花白他一眼,没给好脸色。

李相夷不明所以。

这回小青峰的时候还好好的,怎么才过没多久,就对他“另眼相看”了?

“我什么时候惹他了吗?”

他向旁边的小笛飞声和南宫弦月探询。

两人表示,“我怎么知道。”

他又用目光问方多病和笛飞声,两人一个沉默,一个唉声叹气。

而李莲花也不说,只环顾着密林野草问。

“有什么发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