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我的名字,叫做文天..(1/1)
章节名:“我的名字,叫做文天祥。”
当“死亡”结束后,“我”开始诉说着自己的人生。
“我的名字,叫做文天祥。”
“南宋端平三年,也就是公元1236年,我出生于吉州庐陵的一个书香门第里。”
“我们祖上是‘富田文氏’,家族之中多是知名儒士。”
“正因为浓厚的家庭教育氛围,我自幼就接受儒家传统教育。”
“我遍读四书五经,小小年纪的我对‘孝’、‘义’二字的理解格外的深刻。”
“在我年少的时候,我在学宫里学习,那时常看到祠堂里面供奉的欧阳修等忠臣画像。”
“我羡慕不已,也很感慨,经常对我身边的朋友说:‘如果我不能成为其中的一员那。就不能算是真正的男子汉。’”
“我从小就立下宏志,在学习上也尤为刻苦。”
“后来我成年了,才情出众。长相史料记载我:‘体貌丰伟,秀眉而长目。’”
“那个时候人们都说我才貌双全。”
“也正因如此,人们对我的期望非常高。”
“公元1256年,那一年我刚满20岁。”
“自古以来,考试都是文人的第一道坎儿。”
“但我不一样,我刚满20岁就高中进士。”
“在殿试的时候,皇帝宋理宗给我提了个问题:‘自朕登基以来,年岁日久,政务繁荣的问题,爱卿可有应对之法?’”
“我想了想就以‘’法天不息‘’为题写了对策。”
“我越写越觉得自己脑海当中有越来越多的文字蹦出来,所以我洋洋洒洒、一气呵成写了一万多字。”
“面对皇帝我也不留情面,我写的句子句句恳切,众人说说我忠肝义胆。”
“人们都说文天祥写的好啊!”
“连当时的考官王应麟他也欣喜地说:‘这份试卷以古为鉴,忠心肝胆好似铁石,哎呀,朝廷得此人才为臣。特向陛下祝贺!’”
“宋理宗读完我写的文章,他被我的真情和文采征服,他一拍桌子,直接从皇座上面站了起来,对我竖起大拇指说出三个好,‘好好好’,此乃状元也。”
“随后他立刻钦点我为状元。”
“是的,我文天祥20岁就成了状元!”
“才华横溢,又当了状元,怎么看我的未来都是一片光明。”
“可是天有不测风云,我考取状元四天后,我父亲就去世了。”
“按照我们那时的制度,我需要守丧三年……”
天幕因为不可控力停留在了这里。
明朝。
于谦急得抠头抓挠,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只觉得浑身不自在。
他不认识文天祥,没有了解过文天祥的生平吗?!
他不知道文天祥20岁成了状元吗?!
他不知道得了状元的文天祥以后的事吗?!
于谦翻了一遍又一遍的史书,文天祥的生平早被他翻烂了。
可他还是看不过瘾!
他知不知道文天祥的一切不重要,重要的是此事一过天下谁让不识文天祥之名??
他为偶像而高兴,极喜中!
可这天幕居然放到一半不动了!
“诶!”
于谦来时迈出几步。
“诶!”
去时又小跑几脚。
“诶!”
他不停地哀声叹气,对着天幕望眼欲穿。
追星使人疯狂,于谦心里急不可耐。
朱棣瞥了一眼逐渐发疯了的于谦,
看着他欲得而没有的样子心里觉得有趣极了。
太子朱高炽上前推囊了几下于谦。
“于谦,你小子是怎么了?就这么片刻就沉不住气了?在皇帝面前你这可是君前失仪了。”
“不是,我,这才刚到哪跟哪这天幕怎么就能停下来了呢?!!”
于谦双手做空朝外一摆,表示无奈。
朱棣嘿嘿一笑,刚才方孝孺一事带来的负面情绪算了没了。
“这小子是得了失心疯了,看到文天祥急疯了!”
“就按着太子说的,本来应该治你应该君前失仪的,朕看你想文天祥想疯了免了你这一次。”
一旁躲在朱棣身后的朱瞻基先看了一眼瞪着他的二叔朱高煦和三叔朱高燧,
然后看了一眼朱棣,像是有了靠山站了出来。
“于谦你在干什么?你看把我二叔和三叔气得,君前失仪把他们眼睛都气大了。”
“嘿,你看我这侄子就是会说话啊,关于谦什么事?别人推崇文天祥学的就是文天祥,我就敬重这样的人物!”
说话间朱高煦和朱高燧一左一右来到朱瞻基身边,
一人一手架着朱瞻基从朱棣身边脱开。
“爷爷,救我,爹,救我。”
朱瞻基面露难色,朝着朱棣和朱高炽求救。
“救你干什么?叔叔们趁着天幕停了陪你玩一玩怎么了?需要你爹救你干什么?”
朱高煦扭动着手腕,咔咔作响。
“行了,天幕开始了!”
正在汉王朱高煦动手时,朱棣制止一声率先抬头看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