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三章 降伏北汉(1/1)

萧皇后不想继续跟吴军打下去了,因为担心苏宸一鼓作气,带兵杀入草原,到时候草原部落都要遭受攻击,还有东北的关外,也是契丹许多重镇城市,吴军若是杀去攻城略地,将是大辽的灾难。

萧皇后很懂“及时止损”“急流勇退”,既然看出打不过苏宸的兵马,也就不在挣扎,什么颜面之类都可以放下,毕竟她是女子,可以不那么在乎面子。

如果换做其它辽国统帅过来,都不会轻易折服,肯定死磕到底,最后哪怕引火上身,烧到大辽上京去,也会一根筋地对抗。

于是,萧绰派使者去吴军大营,找吴军议和,要归还燕云十六州,换取止戈、商贸合作。

苏宸接到议和书,沉思片刻,便答应了,事实上,苏宸也没有带兵杀入关外的打算,毕竟刚立国不久,不宜在外面一直打仗,更何况杀入辽国腹地,还是有些危险。

中原之地还有许多事没有解决,毕竟协调吴国和宋国官员协作,推行新政,消灭北宋,收编西北藩镇等,都需要苏宸一步步去完成。

所以,苏宸答应议和,亲自率军前往张家口的谈判之地。

张家口外,秋草连天,朔风卷着细碎的雪粒,在空旷的草原上呼啸而过。

辰时三刻,辽军大纛与吴国龙旗相距百步,各自列阵。

北面,萧绰身披银白细鳞甲,外罩赤狐裘,腰悬弯刀,马鞍前横着一杆镶金铁槊;南面,苏宸玄甲映日,盔上红缨猎猎,手按青釭剑,目光沉静如水。

两军之间,一条新铺的长毯直抵中军,毯上摆开乌木案几,香案、酒樽、玉璧、羊皮地图依次陈列,。

仪仗肃立,鼓角暂歇。辽使韩德让率先出阵,手捧金盘,盘中托着燕云十六州的鱼鳞图册,高声宣旨:“奉大辽皇后诏:愿以幽、蓟、瀛、莫、涿、檀、顺、新、妫、儒、武、蔚、云、应、朔、寰十六州全境,及雁门关以北各戍堡,一并奉还大吴。自此南北通商互市,永罢干戈。”声音浑厚,随风传出数里。

苏宸微微颔首,策马上前,抬手示意,身后亲兵捧上一只锦盒。盒盖开启,里面是一纸由中书省连夜拟就的《互市章程》——凡辽商入境,税减三成;凡吴商贩马,辽关免检;并另开张家口、古北口、松亭关三处榷场。

苏宸朗声道:“十六州之民,皆朕赤子;旧日恩怨,一笔勾销。今日之后,长城内外,商旅络绎,使臣相望,共保太平。”

萧绰闻言,眼底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她翻身下马,上前亲手将鱼鳞图册要递与苏宸。

苏宸也靠近,亦双手奉上锦盒。

两人指尖相触,传过异样,却在这一刻达成默契。

“其实,我是你的书迷,谢谢你,在我很多孤独的夜晚,都是你的作品陪着我,如果不是两国有别,相互敌对,我还真想跟你成为朋友。”萧绰轻声说道。

此时两个人的距离很近,其它人都站在十米开外,所以,没有听到这个细微的声音。

苏宸听了一愣,微笑道:“两国没有了战争,和平共处,以后欢迎萧皇后来吴国做客,到时候,我肯定热情款待,秉烛夜谈。”

萧绰闻言也笑了,如梨花绽放,明艳无双。她觉得苏宸长得英俊不凡,身体似乎很有爆发力和雄性魅力;同时,人又多才温柔,彬彬有礼,学富五车,如此文武全才的形象,的确没有让萧绰失望,是她梦中偶像男神的样子。

谈判结束,鼓声再起,号角长鸣,辽军与吴军同时高呼,声浪震得草叶上的霜花簌簌而落。

交割既毕,萧绰拨马回阵,临行前轻声道:“陛下保重,草原风大,莫让江南的暖风吹散了雄心。”

苏宸含笑拱手:“皇后亦善自珍重,待来将来有机会,朕备美酒,再与卿会于燕山。”

两军各自退却,议和完成,从此燕云十六州归还给吴国了。

次日黎明,太史昭、伍彦柔、潘惟正三人率三万步骑接管燕山诸关。他们先至居庸关,登上新修敌楼,俯瞰关沟七十二景,只见层峦叠嶂,残雪未消。

太史昭以马鞭指关城:“昔日失之胡马,今复归汉家,此关当重筑瓮城,增设火炮十门,还有烽火台,要重新设立。”

伍彦柔领工兵营,就地取材,伐木为栅,凿石为基;潘惟正则遣斥候远探,重新绘成《燕北边隘图》,以备日后使用。

不数日,长城烽台次第修复,狼烟台高筑,新铸铜炮黑黝黝的炮口指向关外,寒光逼人。

十一月初十,苏宸亲统二十万大军南下,旌旗蔽日,戈戟如林。过云州时,已经距离北汉统辖区很近了。

这一次,苏宸把目标盯向了北汉的都城——晋阳城!

目前北汉的皇帝是刘继元,北汉天会十二年(968),刘继恩被杀,刘继元在权臣郭无为的扶持下即皇帝位,改元广运。天会十三年(969)春,赵匡胤带兵攻打北汉,刘继元派刘继业(杨业)率骑兵偷袭宋军,迫使宋军撤退。同年五月,宰相郭无为劝刘继元降宋,被刘继元处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继元在位期间,内部倾轧有增无减,为保皇位安稳,他杀害养母刘钧皇后郭氏,囚杀刘旻数位子嗣;宠信宦官卫德贵,排斥贤能,以致政事混乱;杀大将郑进、卫俦等人,致使军心不稳,目前他唯一依仗的大将军就是刘继业了。

苏宸率大军压境,很快兵临太原城下,按规矩,先礼后兵,打算招降刘继元,但刘继元不想就这样投降,放弃自己的权力,毕竟之前大宋率军十五万前来攻打北汉没有成功,所以,刘继元心存侥幸,要依据坚城,负隅顽抗。

苏宸命火炮环列,昼夜轰击、攻城,由于燕云十六州收回来了,所以没有了辽军策应,这晋阳城就是一座孤城了。

神机营红衣大炮,声如霹雳,三日之内,城墙崩塌多处,飞火流星划破夜空,照得城头残旗如血,吴军不断发起攻击,数次差点杀入城内,使得晋阳城岌岌可危。

至第四日拂晓,刘继元眼看晋阳无法守住了,于是心中绝望,白衣素车,自缚出降。其子刘让捧印跪于道旁,北汉遂亡。

苏宸受降毕,命士卒不得扰民,更开仓赈济,城中百姓扶老携幼,焚香跪迎者十余里。

有白发老兵泣曰:“三十年战火,今朝方见太平。”

苏宸驻马慰之,解下披风披于老兵肩,朗声道:“自今而后,尔等皆朕子民,秋毫无犯!”

十二月初,天寒地冻,凯旋之师抵达汴京城。

正值腊月,瑞雪初霁,朱雀门外万民夹道,鼓乐喧天。

苏宸金甲未卸,勒马承天门,接受百官朝贺。

当晚,皇宫大摆庆功宴,丝竹悠扬,灯火通明。

苏宸举杯环视群臣,朗声道:“燕云既复,北汉亦平,自此长城内外,皆为一家。今日之宴,不为庆功,只为告慰十年征战中马革裹尸之士!”言罢,将酒倾于阶前,百官皆伏地而拜,山呼万岁。

窗外雪落无声,汴河冰面上映出万点灯火。新朝初立,旧雪未融,而天下已换了一番颜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