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5章 给被解救出来的国军战俘做政治思想工作(1/1)
这些弹药的及时补充,犹如一场及时雨,让129师、120师和115师迅速武装起来,火力再次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特别是129师,在之前365师支援的九二式步兵炮连的基础上,如今已发展成一个九二式步兵炮营,外加一个四一式山炮营。
115师和120师也在积极努力,纷纷将各自的九二式炮连,逐步扩充为九二式炮营。在陈振华和陈副师长的精心调配下,三个师都配备了一个炮营的九二式步兵炮,这使得他们在战场上的火力更加凶猛,作战能力大幅增强。
得到强大支援的三个师,对365师充满了谢意。他们深知,这些武器弹药将为他们在战场上赢得更多的优势,也将为抗击日军增添更强大的力量。
在各自的战场上,129师、120师和115师更加英勇顽强地与日军第26师团作战,坚决不让敌人踏出根据地一步。
在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局势瞬息万变,每一次战斗的结果都深刻影响着战争的走向。
120 师、129 师和 115 师凭借着顽强的战斗意志与卓越的战略战术,在晋省大地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
在一系列激烈战斗后,成功将盘踞在太原、晋中、阳泉等部分地区的日军予以沉重打击,日军第 26 师团的力量遭到极大削弱。
原本兵力达一万五千余人的第 26 师团,在 129 师、120 师以及 115 师的猛烈攻击下,此时仅剩下约一万人不到了。
这些残余日军龟缩在阳泉、忻州、大同以及太原这四座主要城池之中,而其他众多县城,要么被日军转手交给晋绥军,要么被八路军的四个师相继收复,分而据之。
此时,陈振华率领部队抵达了石家庄。在这片刚刚摆脱战火的土地上,有五万多名国军俘虏被解救出来。
望着眼前这群面容憔悴但眼神中仍透着坚毅的战士,陈振华深知,这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如何妥善安置并争取他们投身抗日大业,成为当务之急。
经过一番细致的调查,陈振华发现这些俘虏中,百分之八十以上是国军的部分部队,百分之十五属于晋绥军,还有百分之五是八路军战士。
对于八路军的被俘战士,陈振华立即安排专人,小心翼翼地将他们送往平顺县城。在那里,早已准备好的医疗团队迅速展开救治工作,务必让这些受伤的同志尽快恢复健康。
而对于人数众多的国军和晋绥军俘虏,陈振华决定亲自与他们进行思想沟通。考虑到人数众多,为了能与每一位俘虏充分交流,陈振华将这五万人分成十波,每波五千人,依次进行大会沟通。
第一波沟通大会在石家庄郊外的一处开阔空地上举行。临时搭建的主席台上,陈振华身姿挺拔,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台下的国军和晋绥军官兵。
台下,五千名俘虏整齐地站成方阵,虽然衣衫褴褛,但军人的姿态依旧保持着。他们有的面露疑惑,有的带着警惕,不知道接下来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
陈振华清了清嗓子,借助扩音喇叭,声音洪亮地说道:
“各位兄弟!今天把大家聚在这里,我想先跟大家说声,各位抗战的英雄们,你们辛苦啦!“
“在这残酷的战争中,咱们都经历了太多磨难。你们看,咱们脚下这片土地,被小鬼子践踏得千疮百孔,无数乡亲流离失所,家破人亡。“
“咱们都是华夏人,都是龙的传人和子孙,都有一颗保家卫国的心!”
说到这里,陈振华的目光变得炽热,他微微挥动着手臂,似乎在向大家展示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
台下的国军和晋绥军的官兵们开始窃窃私语,有的微微点头,似乎被陈振华的话触动。
陈振华继续说道:“我们八路军,从成立那天起,就一心抗日,我们没有精良的装备,没有丰厚的物资,但咱们有坚定的信念,有不怕牺牲的精神!“
“看看咱们365师、 120 师、129 师、 115 师以及东进纵队的将士们,在战场上,我们哪一个不是拼了命地跟小鬼子干!”
“我们为了什么?为的就是把小鬼子赶出华夏,让咱们受苦受难的亲人过上安稳日子!”
这时,台下一名国军士兵忍不住大声问道:“长官,我想加入八路军,能有什么好处?我们跟着国军,也是在抗日啊!”
陈振华微微一笑,目光看向那名士兵,沉稳地说:“这位兄弟,好处?加入咱们八路军没有物质和个人上的好处。“
“但加入八路军,你能真正为老百姓做事,能挺起胸膛,堂堂正正地打鬼子!“
“在八路军队伍里,咱们不分高低贵贱,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抗日救国!“
“而且,咱们八路军的战术灵活多变,能让兄弟们在战场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看看我们之前的战斗,咱们八路军凭借着智慧和勇气,给小鬼子造成了多大的打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名士兵若有所思,不再言语,于是陈振华接着说道:
“兄弟们,现在小鬼子还在华夏的土地上肆虐,咱们不能再各自为战了!只有团结起来,才能把他们彻底赶出去!加入八路军,咱们一起并肩作战,用咱们的热血和生命,扞卫咱们的祖国!” 陈振华握紧拳头,高高举起,仿佛在向天地宣誓。
台下的官兵们被陈振华的激情所感染,不少人眼中闪烁着光芒。这时,又一名晋绥军军官站出来,皱着眉头说:
“我们习惯了晋绥军的那一套,对八路军的纪律和作战方式不太了解,万一……”
陈振华不等他说完,笑着说道:“这位兄弟,八路军的纪律那是铁打的!不拿群众一针一线,这是最基本的。咱们八路军作战,靠的就是人民群众的支持,只有保护好老百姓,咱们才有根基。“
“至于作战方式,我们会有专门的培训,让每一位兄弟都能迅速适应。而且,咱们八路军的兄弟们都很热情,会帮助大家尽快融入。”
随着陈振华的耐心解答,台下的气氛逐渐变得热烈起来。一些被解救出来的被俘官兵开始小声讨论,脸上的警惕之色渐渐消失。
陈振华趁热打铁,说道:“兄弟们,我知道大家心里还有顾虑,但请相信我,相信八路军!咱们一起为了国家,为了民族,干一番大事业!现在,愿意加入八路军的兄弟,请站出来!”
话音刚落,台下一阵骚动。只见一名年轻的国军士兵率先迈出一步,大声喊道:
“我愿意加入八路军!跟小鬼子拼了!” 紧接着,又有几名士兵响应,他们坚定地走向前方。
然后越来越多的官兵受到感染,纷纷站了出来,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坚定和决心。
看着眼前这一幕,陈振华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大声说道:
“好!好样的兄弟们!从今天起,咱们就是一家人,一起为抗日事业奋斗!”
最终,这一波五千人的沟通大会,有两千多名被俘官兵选择加入八路军。陈振华看着这些新同志,心中满是欣慰,他鼓励大家要尽快适应八路军的生活,为抗日贡献自己的力量。
接下来的几波沟通大会,陈振华同样以诚挚的话语、坚定的信念,感染着每一位国军和晋绥军官兵。
在与第三波官兵沟通时,有一位年长的国军老兵,一直默默站在队伍中。陈振华注意到了他,走到他面前,亲切地问道:
“老哥,看你当兵有些年头了吧,心里咋想的?跟我说说。” 那老兵抬起头,看着陈振华,缓缓说道:
“我打了这么多年仗,见过太多生死。说实话,之前在国军里,有时候感觉挺迷茫的。但听了你说的话,我觉得八路军是真心抗日,是为老百姓好。我愿意加入,就算最后死在战场上,也值了!”
陈振华紧紧握住老兵的手,说道:“老哥,有你这句话,咱们抗战一定能胜利!”
在与第五波官兵沟通时,遇到了一些晋绥军官兵的抵触情绪。他们对八路军的政策还存在诸多疑虑,甚至有人出言不逊。
陈振华没有生气,他耐心地再次解释八路军的宗旨和抗日决心。他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