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 日军退出冀中区域,继续武装八路军各师(1/1)

在保定,情况同样如此。小鬼子的指挥官心急如焚,不断催促着部队集合。

“赶紧的!八路军马上就到了!我们必须尽快离开这里!”他焦急地喊道。

小鬼子们纷纷从各个据点涌出,向着集合地点跑去。他们的脚步急促而慌乱,往日的嚣张气焰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

一些伪军看到小鬼子要撤离,心中也打起了自己的小算盘。有的伪军偷偷扔掉手中的武器,准备趁机溜走;而有的则无奈地跟着小鬼子一起撤离,心中满是不情愿。

当小鬼子的队伍开始撤离时,八路军战士们如猛虎下山般追了上来。

“冲啊!别让小鬼子跑了!”战士们喊着响亮的口号,向着敌人冲去。一时间,枪声大作,喊杀声震天。

小鬼子们一边还击,一边加快脚步。他们知道,如果被八路军追上,必将面临灭顶之灾。

在混乱中,一些小鬼子掉队了。他们惊恐地看着四周,试图寻找逃脱的机会。然而,八路军战士们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一名八路军战士发现了一名掉队的小鬼子,毫不犹豫地追了上去。小鬼子见势不妙,转身举起手中的枪,想要负隅顽抗。

但战士毫不畏惧,一个箭步冲上去,用手中的刺刀刺向小鬼子。小鬼子惨叫一声,倒在了地上。

随着小鬼子的撤离行动,沧州、保定、石家庄、衡水等地的大片县城被八路军顺利解放。

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迎接八路军的到来。他们眼中含着激动的泪水,对八路军充满了感激和敬意。

而此时,陈振华心里清楚,114师团肯定很快会在津门登陆。小鬼子绝不会轻易放弃在华北的势力范围,一场更加激烈的战斗或许即将来临。

但他并不畏惧,386旅和863旅的战士们经过一系列战斗的洗礼,士气高昂,战斗力愈发强大。

独立一团、战车团、独立三团和独立四团,以及三八六旅的骑兵部队,都严阵以待,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挑战。

在抗日的烽火岁月中,局势如同一团错综复杂的乱麻,各方势力在晋冀大地上展开了激烈的角逐。

彼时,陈振华正带领着战车团以及战车团特战团,浩浩荡荡地朝着石家庄、衡水、保定方向稳步推进。

战士们士气高昂,战车的履带在大地上留下深深的辙印,宛如历史的笔触,书写着他们前行的决心。每一辆战车上都承载着希望与使命,向着未知的前方挺进。

而在晋省,日本华北派遣军再三催促下,第 26 军蠢蠢欲动。这支日军部队,如同蛰伏的恶狼,在得到指令后,瞬间露出狰狞的獠牙,发动了针对晋南、晋北以及晋中地区的疯狂袭击。

一时间,晋省大地硝烟弥漫,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阳泉的日军,派出一个步兵大队,妄图前往石家庄进行支援。

他们沿着既定路线快速行军,自以为能神不知鬼不觉地达成目的。然而,他们的如意算盘却被八路军独立一团和骑兵团无情打破。

独立四团的战士们,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和顽强的战斗意志,如同猛虎下山般冲向敌人。

骑兵团则如疾风骤雨,从侧翼迅速包抄,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在八路军的勇猛攻击下,这个日军大队很快便土崩瓦解,被彻底消灭。

尽管阳泉日军的支援部队被歼,但这并未阻挡第 26 师团继续向八路军阵地进攻的步伐。

他们将目标锁定在 129 师守卫的县城,以及 115 师和 120 师所守护的县城。日军的炮火如雨点般倾泻在这些城镇,房屋在炮火中纷纷倒塌,无辜百姓的哭喊声交织在炮火声中,令人痛心疾首。

与此同时,日军方面也在打着其他算盘。在与晋绥军反复沟通并做了大量“工作”后,他们准备将防守的几个小县城直接交给晋绥军。

华北派遣军甚至有意将整个太原、阳泉地区都交予晋绥军管理。他们心里清楚,仅靠太原县城一个旅团的兵力,根本无法抵御八路军日益猛烈的围击。

华北派遣军参谋长在争得了寺内寿一的授权后,主动与晋绥军接触。在双方的谈判桌上,日军提出将太原交接给晋绥军管理,但条件是晋绥军要对八路军展开主动攻击,甚至整个晋省的日军相关事务都要由晋绥军接手管理。

面对日军的提议,阎长官最终做出了妥协。就这样,彼时剩余不到 8 万人的晋绥军,在晋省大地上开始加剧了与八路军展开摩擦。

只不过,这一次他们学得更加狡猾,行动也更为隐蔽。晋绥军先是驱使一些土匪、伪军和日军在前方冲锋陷阵,攻打八路军,而自己则在后方等待时机,准备最后“收摊”。

特别是在一些包围、围歼战中,晋绥军总是在最后时刻出动,妄图坐收渔利。

然而,八路军 129 师、120 师以及 115 师面对这种情况,丝毫没有退缩和手软。他们迅速做出反应,以雷霆万钧之势给予敌人猛烈的打击。

战神师长深知战场形势,他精心部署,指挥部队利用地形优势,设下重重埋伏。当晋绥军与日军的联合部队进入埋伏圈后,129 师的战士们如神兵天降,枪声、喊杀声响彻山谷。

在八路军的强力反击下,日军第 26 师团的兵力损失进一步加快。战场上,日军横尸遍野,曾经不可一世的侵略者,在八路军各师的英勇抗击下,逐渐露出了疲态。

晋绥军也在这场冲突中尝到了苦头,他们原本以为可以在日军和八路军的争斗中谋取私利,却没想到被八路军的强大战斗力打得节节败退。

在晋北的一处战场上,120师的将士们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一名八路军战士,名叫王大林,他手持大刀,眼神坚定地冲向敌人。

他的大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每一次挥舞都伴随着敌人的惨叫。他的身上已经多处负伤,但他依然毫不退缩,心中只有一个信念:保卫祖国,赶走侵略者。

在他的带动下,周围的战士们也都奋勇向前,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

而在晋北地区,晋绥军与115师的摩擦也不断升级。晋绥军的一个团在执行任务时,与115师的一个营遭遇。

115师的营长李刚强面对晋绥军的挑衅,毫不畏惧。他站在队伍前,大声喊道:

“我们八路军是为了抗击小鬼子,保卫国家和人民,你们却与侵略者勾结,助纣为虐。今天,我们绝不姑息你们的行为!”

随后,他带领战士们迅速抢占高地,向晋绥军发起攻击。晋绥军在八路军的猛烈攻击下,阵脚大乱,纷纷后退。

在晋南,日军第 26 师团的一个联队试图突破365师独立五团的防线。他们集中火力,对独立五团的阵地进行狂轰滥炸。

独立五团的战士们躲在战壕里,忍受着敌人的炮火袭击。当敌人的炮火稍有减弱,他们便迅速跃出战壕,与敌人展开激烈的交火。

战士们用手中的武器,向敌人宣泄着心中的愤怒。一颗颗子弹射向敌人,一枚枚手榴弹在敌群中爆炸,炸得敌人血肉横飞。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日军第 26 师团的兵力损失越来越严重。他们原本的作战计划被彻底打乱,在八路军和晋绥军之间的复杂局势中,逐渐陷入了困境。

而晋绥军在与八路军的多次冲突中,也元气大伤,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明智。

在这场晋冀大地的风云变幻中,八路军始终坚守着抗日的初心,不畏强敌,坚决打击侵略者和一切与侵略者勾结的势力。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局势瞬息万变,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抗战的走向,关乎着无数人的生死存亡。

陈振华与陈副师长,在得知日军第26师团的作战行动后,神情凝重,深知一场严峻的考验即将来临。他们迅速做出部署,对身处晋省的三六五师各团下达了明确且坚定的指示。

“一旦遭遇晋绥军的进攻,绝不能心慈手软,必须立刻予以反击!不仅如此,还要抓住时机,主动出击,攻占晋绥军所占据的县城。“

“倘若晋绥军敢进犯我八路军365师驻守的一座县城,我们就要夺回两座!务必狠狠打压晋绥军的嚣张气焰!”

陈振华目光如炬,语气斩钉截铁。同时,他们还将晋绥军与日军勾结的恶劣行径迅速通报给国府,期望借助各方力量,维护来之不易的抗日统一战线,为抗战大局赢得有利时机。

在晋省这片广袤的土地上,八路军129师、120师以及115师如同三把利刃,直插日军第26师团的心脏。

与此同时,陈振华和陈副师长商议后,做出了一个重大决定。他们从宁晋县城缴获的物资中,精心挑选出一批至关重要的武器弹药,全力支援129师、115师以及120师。

每个师都得到了大力的补充,每个师再次增援了一万支三八大盖步枪,这种步枪精准度高,射程远,是战士们杀敌的利器。

同时还有100挺歪把子机枪,其强大的火力压制能力,能在战场上给予敌人沉重打击。

20挺九二式重机枪,更是战场上的“大杀器”,威力巨大,100门掷弹筒,12门九二式步兵炮。

除了枪支之外,还有50万发子弹,1万枚手榴弹,3000枚掷弹筒炮弹,2000枚81毫米的迫击炮弹,以及2000枚92式步兵炮炮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