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铁甲船演习(1/1)

“好。”李世民赞赏的说了句,指着魏征道:“魏征,你果然没让朕失望。”

“确实,天下事是百姓之事,抵御外敌内廷商议,但对于朝廷的困难,朕则是有责任让天下百姓知晓。”

“债券的事,朕想过了。那就通过大唐周报告知天下,让百姓们都知道朝廷的困难,而建造多少铁甲舰,由百姓决定。”

“若是债券筹集的银钱多,那么就多造几艘,若是债券凑集的银钱有限,那么就少造几艘。”

李世民看向戴胄:“此事就由户部操办,太子协助,这事戴胄,你要给朕好好办,一定要落实到实处,决不能舞弊藏私。”

“喏,陛下放心,臣一定用心办好此事。”戴胄知道李世民这话的意思。

意味着陛下非常看重此事,若是有人阻止或从中阻拦,不需要给面子,直接按法查办。

现在陛下就是他戴胄最大的底牌。

百官们听见李世民如此决定,也是叹息了一声。

突然觉得,他们有些没有用武之地了。

李世民满意颔首,又对李承乾道:“太子,此事是你提出来的,你来协助户部,大唐周报一直是由你掌管,朕希望实事求是的将事情告知百姓,也让百姓参与到国家大事之中。”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启天告神,不如把实情告知百姓,要比乞求上天来的更直接,更效率。”

“儿臣一定协助戴尚书办好此事。”李承乾拱手道。

低头的时候,他嘴角微微上翘。

谁说大唐集团是他的底牌?

大唐最大的底牌是百姓,大唐集团只是一个替百姓管理财务的机构罢了。

最终还是要让利于民。

群臣宴结束。

百官们依次回去,对于债券一事,李世民都如此说了,谁也不敢从中捣乱。

而且这事关大唐国防,更不敢轻举妄动。

也是因为事关国防,大唐这台巨型机械在这两日便疯狂的转动起来。

债券的特殊纸张也在疯狂的印刷。

大唐周报编辑的文章全都是白话文,简单易懂,说了关于大唐新式铁甲舰的威力和目前朝廷遇到的困难。

户部则是各种宣传债券。

不止是京畿地区,全大唐十个道,全都进行了宣传。

最先响应的要属特区。

证券商行在三个月时间开遍了大唐,而特区的百姓在债券开售当日,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

随即便是京畿地区。

长安和洛阳是速度最快的,不止去渭水码头远远的看了大唐的铁甲舰,还找了不少人打听铁甲舰。

在开售前一日。

李承乾便邀请了李世民、李渊、长孙皇后去看铁甲舰试炮的过程。

“皇爷爷,父皇,母后,你们这边坐。”李承乾在城门楼上给三位留了最好的位置。

而百官们则是晒着太阳。

像是李承乾故意的。

百官们羡慕的看着李世民和长孙皇后一些皇室成员,有城门楼遮阳。

而他们文武百官,坐的椅子都是发烫的。

可他们敢怒不敢言,总不能说他们想去城门楼坐着吧?

若是他们敢说,李世民绝对会起身询问他龙椅要不要给他坐。

“承乾,这就是大唐新式的战船吗?”李渊拿着望远镜兴奋的问道。

如此之大。

平生罕见。

看着李渊,历史上的这位太上皇在今年会驾崩,可看这身子骨,恐怕还能再活个五六年,十来年。

李承乾笑着回应道:“皇爷爷,是的。不过这已经不能称之为船,而是叫舰。”

“舰?好,这个字用的好。”李渊当即叫好道。

哪怕不用望远镜,李渊都能清楚看见甲板上排列整齐的士卒。

驾~

驾~

驾~

就在此时,一阵马蹄声从码头那边传来。

吁~

纥干承基身着甲胄,勒紧了马缰,对城门楼方向拱手喊道:“太子殿下,大唐海军准备就绪,请发号施令。”

闻言,李承乾给了王泉一个眼神。

王泉点点头,心领神会,使劲了全力尖声喊道:“大唐太子令,演习开始。”

这声音极其有穿透力,围在城下的百姓都听的一清二楚,哪怕是不需要纥干承基这个传令兵,铁甲舰那边也都能听的清楚。

“列。”

楚二一声令下,铁甲舰上的士卒立马立正。

这可把李渊和李世民看的有些摸不着头脑。

“承乾啊,他们这是在做什么,不是试炮吗?都排排站干什么?”李渊属实不懂海军的操作。

李承乾呵呵笑着解释道:“皇爷爷,他们这是在等待着命令。海军不同陆军,他们需要等待命令,海军一动,牵一发动全身,没有命令,他们不能动一炮。”

“原来如此。”

果然,这时传来了纥干承基的声音。

“大唐太子令,演戏开始。”

楚二眼前一亮:“进入预备位。”

整个甲板上的士卒整齐有序的进入到了自己每一个固定位置,甚至身后还有替补的人。

而楚二则是快速的走上了指挥间。

在指挥间有两个巨大的喇叭,一个是直接指挥下面蒸汽机队伍的,而另外一个则是传遍整个舰船的。

“方向:南。高度:十五。”

巨大的声音,传遍了整艘舰船,就连码头所有人都听的非常清楚。

如此大的声音,让百姓都震惊了。

李世民蹙眉道:“这楚二的声音为何如此之大?”

百官们也是议论纷纷,十分不解。

“很简单。”李承乾接受道:“在指挥间里,有一个扩声的喇叭,就比如我们拿的木质喇叭,但是这扩声喇叭是钢铁制成,所以传输的时候会加大音量。”

“原来如此。”虽然听不懂,可李世民还是要不懂装懂。

反正李承乾解释了,就说明这事不属于反常。

“填弹准备。”

听见楚二高声喊填弹,大家伙心情都紧张起来了。

看过雷霆炮演习的都知道,填弹就是准备要发射了。

“一号主炮填弹完毕。”

“二号主炮填弹完毕。”

。。。。。。

李渊看的着急:“承乾啊,他们怎么还不开始啊?”

“皇爷爷,先别急。”李承乾介绍道:“海军的炮和雷霆炮不一样,口径大,威力大,哪怕没有战争的时候,炮弹是不能上膛的。”

“每一发炮弹上膛后,需要报备,现在他们在报备。”

闻言,李渊蹙眉:“这么麻烦吗?”

“演习是麻烦了些,但是真正的战斗打响就不会如此麻烦了,指挥间会说位置,他们会按照位置不停的填弹,发射,填弹,发射。”

“原来如此。”

正当李渊颔首之时,楚二的命令再次发出:“发射。”

轰~

轰~

两门主炮率先打出炮弹。

150口径的巨炮呼啸声很大,周围百姓都捂住了耳朵。

嘭~

嘭~

两声巨大的爆炸声,在山涧炸开。

“啊~”长孙皇后吓得捂住了耳朵。

“观音婢,你没事吧?”李世民关心的问道。

长孙皇后拍了拍胸口,脸色微微发白。

哪怕已经有心理准备,可巨大的声响还是如同天塌了一般。

不止是长孙皇后,哪怕不少的官员和百姓都被炮声震的腿软,金吾卫的士卒都不自觉的退后了几步。

太可怕了。

“陛下,臣妾没事,就是一时没注意,被炮声吓到了。”长孙皇后稳定了心神道。

李渊也是吃惊地说道:“承乾,这威力实在是太大了,刚才朕用望远镜看,整个山涧都塌下去一块。”

“哈哈。”李承乾狂笑道:“皇爷爷,这才哪到哪啊。”

“王泉,传令。”

大家不懂李承乾又准备干什么。

王泉从腰间掏出了一个小竹筒,拿出火折子点燃。

右手高举。

小竹筒很快便射向了空中。

一阵彩色烟雾弥漫。

指挥间的楚二见状,立即对着另外一个喇叭喊道:“起航,速度五节。”

五节属于低速。

没办法渭水不大,铁甲舰能够进来已经是极限了,要是航行太快,出了问题,楚二可不敢说揽责。

“动了,动了。”

“真的,这么大的家伙竟然真的能动。”

“你们看,还会冒黑烟。”

。。。。。。

李世民见此,立即起身道:“太子,他们想要干嘛?”

有种这新式的铁甲舰要被楚二等人偷走的感觉。

有些无语的李承乾解释道:“父皇,难道你就不想看看,铁甲舰航行之时然后发射炮弹吗?”

航行的时候?

闻言,李世民瞬间明白。

这是铁甲舰,是要在海上航行的。

一边航行,一边开炮,这才是正常的。

长孙皇后温柔的扶着李世民坐下:“陛下,无需紧张,承乾做事肯定有数,不必担忧。”

“恩。”李世民最终点了点头。

刚才是自己太紧张了。

而最角落的城墙边,黑宗哲和其他黑家人都在。

看着航行的铁甲舰,黑宗哲泪水不禁流了下来。

“族长,你怎么哭了?”黑达摸着脑袋道。

黑宗哲瞬间脸黑了,呵斥道:“你哪只眼睛看见我哭了?我那是风沙进了眼睛。”

“哦。”黑达抬头看了看。

哪来的风沙啊。

其余黑家人捂嘴偷笑,黑达是他们之中最有天赋的,可就是其它事情傻憨憨的。

黑族长哪是哭,哪是开心的流眼泪。

能够造出如此庞然大物,哪怕是老祖宗来了,都要觉得骄傲。

“方向:南。高度:十。”

“填弹。”

“发射。”

楚二的一系列命令发出。

轰~

轰~

最先响应的还是两门主炮。

带着摧枯拉朽之势,直接轰塌了两座假城墙,甚至轰的粉碎。

嘭~

嘭~

声音依旧震耳欲聋。

轰~

轰~

轰~

接连十发80口径副炮发射。

再次精准的轰在了假城墙的位置。

全场沸腾。

“中了,中了。”

“没想到这么多炮,能够精准打在同一个位置。”

“这威力,可比雷霆炮厉害多了,雷霆炮什么时候有这个威力就好了。”

。。。。。。

百姓们议论纷纷。

而李承乾则是在给李渊解释道:“皇爷爷,刚才十发是80口径的副炮,口径小,装填速度要比150口径的主炮速度快三倍有余。”

“而150口径的主炮,主要用于攻击敌舰和远处的城墙。”

“150口径的主炮,射程最少三千步。”

“三千步?”李渊瞪大了眼。

就连李世民也是第一次听见这射程,同样非常吃惊。

李承乾点头道:“它的原理和雷霆炮不同,雷霆炮是挤压式发射,需要利用火药挤压发射炮弹。”

“而150口径是撞针式发射,威力更大,距离更远。”

“唯一的缺点就是造价贵。哪怕现在铁甲舰上都不能满配,一发炮弹造价就要千贯,如果不实行量产的话,恐怕很难让铁甲舰装填满弹药库。”

嘶~

李渊倒吸了一口冷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