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1章 联军的混乱(1/1)

“我们各军团将领,参谋部的探讨总结是。”

“不打。”

“拖!”

新军军团推出来发表意见的,不是秦布衣的亲卫军团团长郑龙。

而是参谋总长苏广利。

长林侯苏擒虎的庶子。

苏广利不是什么猛将,也不是儒将,带兵能力其实在各个军团长将军之中,并不算出众。

但是他擅长做参谋谋划。

现在管理了军师参谋部。

现在的参谋部人员非常多。

有正儿八经的将领,有各种斥候队长,甚至农民,商贾都有。

还有世族代表。

但是想总结出所有人考量的统一想法,其实并不容易。

“不打?拖?”

“你小子懂什么?”

“滚下去,别丢人现眼。”

苏擒虎白了自己这庶子一眼。

在长林侯眼里。

这样的国战,就是该表现自己。

作战要勇猛,要敢打敢拼。

哪怕此战战死,那也是荣耀至极。

自己这庶子选择避战?

这岂不是堕自家威风?

苏擒虎他们,就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

连农兵辅兵都能装备校尉级别的将军甲胄。

还有海量的强弓硬弩。

凭什么不打?

打不过对面,他提头来见。

长林侯等老将勋贵的心态,其实是绝大多数老将勋贵的心态。

在他们眼里。

就是该主动出击。

“我军守城,城墙高大,以逸待劳。”

“而且粮草物资充沛,不惧消耗。”

“可是三国联军不同。”

“根据我们通过北方世族的情报,以及青衣卫的密报了解。”

“三国联军的粮草,最多一个月之用。”

“没有了粮草。”

“联军必定退走。”

“到时候,我们更好衔尾追击,进行反攻。”

“现在出城决战,会有太大损失。”

“而且,发挥不出我们火器的厉害。”

“开战初期使用火器,也容易让三国联军溃败。”

“不利于大规模歼灭三国的有生力量。”

苏擒虎本来还觉得,自己这庶子胆小怕事。

可听到后边的话,他有种打冷颤的感觉。

这小子,不是胆小。

是担心战果太小。

自己这小儿子,也是个心底阴狠的狠角色。

“对方有匈国和辽国的骑兵。”

“万一他们利用骑兵机动优势。”

“分兵南下劫掠呢?”

英国公开口问道。

老将勋贵们,皆是点头。

“秋收结束后。”

“各个州郡就在坚壁清野。”

“江河诸省的郡县,甚至镇城,都是用水泥加高加固的。”

“骑兵没有器械,无法攻城。”

“且我们后续有四五十万大军北上。”

“可以入驻州郡,镇城进行防守。”

“加上常达将军以及新军骑兵的机动。”

“是不惧匈国和辽国骑兵分兵的。”

“我们的枪骑兵,可比对方的火力凶猛多了。”

苏广利再度说道。

骑兵想穿插奇袭后方?

这次国战,大军多的可以在镇一级的城池坚守。

而骑兵开始配备双管猎枪之后。

火力可是又上了一个台阶。

钢珠喷子。

一波齐发下去,哪怕匈国和东辽骑兵,也得发憷。

既然是防守反击战。

那么该做的,该动员的,自然都做好了。

江河诸省完成土改和吏员改革后,民心可用。

坚壁清野执行的非常到位。

考虑到北方战事。

很多州郡都修建了安置房。

这就是应对北伐做准备的。

无论是安置伤员。

还是安置贫民,都不用担心。

你骑兵敢绕行南下。

就做好吃枪子和火炮的准备。

参谋部可是在很多南下的要城要地,做好了守城准备。

寒潮来袭,天气马上变得极度寒冷起来。

大周的大军开始换装。

准备了三四年的棉花,绝大多数都是为军队准备的。

这些棉衣,手套,能够让士卒能够更好的抵抗严寒,减少冻伤风险。

而各种鱼油,也能擦拭,防止冻伤。

当大周战阵机器运转。

九成的商人运输队,被征调为后勤运输队后。

大周军民,完全是齐心协力的对抗侵略。

可晋阳,河洛,齐州北方一带的三国百姓,那就遭重了。

他们经历了多番洗劫,被烧杀抢掠,完全成了一片废土。

檀州围城战五日。

三国联军有些蠢蠢欲动。

将大军分散开去,想去夺取其他城池。

结果却发现。

大周在沿线修建了大量城堡级别的城池。

搞得跟修长城似得。

想试试奇袭,然后就吃了一波箭雨。

荥阳开封一带,有联军趁着黄河封冻渡河,攻打城关和开封城。

然后,没有什么然后。

城池太过高大。

天气寒冷,大军非战斗性减员激增。

冬日用兵本就是兵家大忌。

只是三国急于联盟攻打。

这才出现了各种乱局。

主要是三国联军军队太多了。

其实很多匈国和辽国的部族联军,只是想捞一笔。

南下打秋风,抢夺大周的粮食物资,女人百姓。

让部族能够好好过冬。

可江河防线的战前准备做的实在太好。

又有一群勋贵老将军镇守指挥。

就这些平均三十米高的要塞大城。

你没有火炮,或是十倍以上的兵力。

真的是只能望城兴叹。

半月过去。

不听指挥,外出打秋风的军队,碰了一鼻子灰。

匈国一王帐的五万精锐骑兵。

碰到了常达两万骑兵。

在平原田地间,挨了一轮霰弹糊脸。

常达两万骑兵只有三千人接敌打了一枪。

对方就四散溃逃。

火器惊扰马匹。

不像常达他们的马匹已经习惯了火器的爆响。

这就导致了一场追杀,屠杀。

枪骑兵对于弯弓射箭的游牧骑兵来说,稍微有些超纲了。

马弓磅数小,又射不穿常达骑兵的棉甲加内衬铁甲。

常达骑兵都是重骑,马匹也是披甲。

加上本来就是打伏击,做诱饵。

所以这一战打得非常漂亮。

常达他们本来是想用两万重骑咬住这五万人,诱饵钓鱼。

但是诱饵太猛,鱼被诱饵吃了。

后续新军的五万轻骑兵截击追击,就成了非常标准的诱敌深入歼灭战了。

前线将士们,加餐了一顿马肉。

四处攻城,加上骑兵袭扰。

不仅没有取得什么战果。

半月时间,伤亡就有十万不止了。

而寒潮一来。

非战斗减员的伤亡,每日以千人的速度增加。

三国联军最开始的时候,也没想过攻不下一座城池。

这导致他们的预期出了很大问题。

为了取暖,将周围能砍伐的木头都砍完了。

草都薅光了。

大军都在往草木多的地方退守。

冬日寒冷,没有取暖的柴火根本顶不住。

大军这么挨着,的确不是办法。

眼看粮草要耗尽。

随军工匠堪堪改造了一些工程器械。

联军逼不得已,必须发动总攻。

最起码,要在粮食耗尽之前,拿下潭州。

让大军拥有一个南下的跳板,能够抢到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