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首站告捷,拿下青州(1/1)

威国境内,按照太尉姜元的用兵策略放出消息,要先攻打东夏国。东夏国青州士兵们日夜警惕,派出去的斥候也在不停传报着太和镇的动静。这一日午时,斥候快马赶回青州报信。

“禀将军,威国士兵已经开拔了,正在往青州方向来。”

凌辙立即问:“士兵有多少?是镇戍兵还是边境军?领兵的是谁?”

“回将军,目前只看到约一万士兵,看穿着是镇戍兵。领兵的正是赵云龙。”

凌辙有些狐疑,“怎么只有一个镇的镇戍兵?再去探!”

“是!”那斥候领命出去。

此时,凌辙吩咐他的副将:“传令下去,全城戒备!”

就在赵云龙率领太和镇镇戍兵往青州方向开拔的时候,洛迦国五原郡遭到了突袭。按照之前得到的消息,威国的镇戍兵去打青州了,所以宇文晧以为五原郡暂时安全了,自然也就放松了警惕。结果,他们被偷袭了,士兵们一时间手忙脚乱起来。好在宇文晧此人还算镇定,在了解到威国只来了两镇的镇戍兵,便立即稳住军心,从容指挥应战。

东夏国那边,凌辙已经做好准备,等着迎战。结果斥候回来报:“赵云龙率领士兵改道了,看方向是往西去了。”

凌辙不能理解为什么往西去了,但他随即想到了洛迦国的五原郡,立即派人去打听五原郡的情况,就这样等了一天后,回来的人说威国的军队正在攻打五原郡。

尽管凌辙怀疑这一招一定是声东击西,还是命令士兵们严阵以待。但威国攻打五原郡的消息已经在下面传开了。在高度紧张了十几天后,士兵们听到威国的军队没来攻打这里,不免都松了一口气,人人都觉得威军一时半会儿肯定打不过来了,原先激情高昂的战斗力也不免丢了三分之一。但凌辙始终不放心,他一方面派斥候出去打探太和镇镇戍兵的去向以及五原郡的情况,另一方面还在不停督促守城士兵不可放松警惕。

高阳镇和西坪镇的镇戍兵联合攻打五原郡,他们接到的命令是要攻打十天,十天之后撤退,前往青州。赵云龙率领太和镇镇戍兵从去青州的路上折返之后,一路向西。赵云龙料到定有东夏国斥候追踪,便故意不走大路,而是穿林进山,东夏国派出的几个斥候跟丢了几个,还有两个继续跟着。

军队走进一个山谷里,山谷里清晨通常有雾,赵云龙想到一招,准备骗过东夏国斥候,让他们回去给凌辙报告假消息。赵云龙下令从一万镇戍兵中调出三分之一最身强力壮的士兵,命令他们第二天不等天亮就出发,继续向西行走。队伍只需排成一对,且前后士兵之间要间隔两米,每个士兵的矛戈上还要挂一顶头盔,假装士兵。

第二日,天还没亮,这三分之一的士兵按照赵云龙的吩咐排成一对出发了,因为天还黑着,又有晨雾,东夏国的斥候在远处只看见有一支队伍向西去了,队伍很长很长,一时都看不到队尾。其中一个斥候认定,镇戍兵是要去五原郡增援了。于是两人决定一起返回去向凌将军禀报。

两人赶了一天一夜的路,终于在第二天天亮前回到了青州,立即向凌辙说明了太和镇镇戍兵的去向。五原郡那边的斥候也有信传回,说威国的军队还在攻城呢。这么一来,就连凌辙也开始相信,威国这次是出其不意,扬言要打青州,结果冲着五原郡去了。就这样连续十天青州都平安无事,青州整个守城防御都开始松懈了,士兵们都在暗自庆幸,威军先去打洛迦国了。

高阳镇和西坪镇两万镇戍兵坚持攻城十天后,在第十天夜里突然悄悄撤退了,按照计划,他们要向东去,在路上与假装前来支援的太和镇镇戍兵会合,然后一起继续向东,往太和镇方向赶去。而赵云龙也算好时机,率领其余镇戍兵出山谷,与威国南部两个镇的镇戍兵会合,再一起回太和镇。镇戍兵都将在太和镇集结,一起攻打青州。

第十日早上,宇文晧听到士兵来报,说威国的士兵撤退了。宇文晧听后大为吃惊,立即命人再去探虚实,结果回来的人报的确撤军了,一个士兵的影子都没有。宇文晧思考半晌,想到了这是声东击西的招数,一定是去打东夏国的青州了。于是他命几个斥候即可入境威国,向东去太和镇打探消息。威国六镇镇戍兵都到达太和镇,整编成一只军队,以镇为营,即六个营。赵云龙任威武将军,高阳镇和西坪镇的镇将分别为左右校尉。即日起,攻打青州。

青州的守城士兵前几日都不在备战状态,以为威国真的要先打洛迦国呢。现在,突然有六万威军士兵在边境压近,纵然青州有八万驻军,现在也不免有些慌张。凌辙亲自到各营查看情况,鼓励士兵振作精神,迅速进入备战状态,准备迎敌。

威军的攻势很猛,第一个回合就让夏军见识到了对手的强悍。若不是青州城墙高筑,城门结实,易守难攻,单凭八万夏军对抗六万威军,胜负早定了。不过即便如此,攻下青州也只是时间的问题。双方打了十天之后,凌辙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城内但凡身体健康的青年和中年都参军了,还要动员全城有劳动力的老人和妇女做一些修筑城墙,加固城墙的体力活儿。

一转眼,二十天过去了,青州城内士兵人数越来越少,八万士兵如今只剩下不到五万,凌辙必须给大司马凌渊写信了,之前跟大司马约定的是若一个月之后,青州没有捷报传回,朝廷便会增派援兵。可看如今的形势,青州根本撑不到那时候了。他要送信出去,请求朝廷尽快派援兵来。

信没办法派人送出去,只好用飞鸽传书,凌辙知道,即便是信鸽,也会被射死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同时多放几只出去,看哪一只能侥幸躲过敌人的箭。军用信鸽数量也有限,一次不能多放,只能一次放五只出去。当天夜里,凌辙放了五只信鸽出去,结果一飞出去就都被击落了。原来赵云龙这边也早有安排,青州城墙四周被包围了,任何人也没有出城的机会。除此之外,威军在城外的东南角和西北角两处都搭了高台,有弓弩手轮番值岗,任何飞禽从城内飞出,都会被击落。

接下来的三天,威军攻城的时间一日比一日早,气势也越来越猛。夏军死伤了不少士兵。必须送消息出去,凌辙左思右想,想出一个主意,信鸽不能在双方休战的时候放出去,而是要在最混乱的时候放,白天高台上的弓弩手又要射人,又要射信鸽,总会有顾不过来的时候。凌辙故意在东南角和西北角的角楼多派了些士兵,以对付弓弩手,然后趁机放了信鸽出去,果然,有两只信鸽成功逃脱了射击,往远处飞去了。青州请求支援的消息传到东夏国都城昊后,凌渊立即下令,向青州增派五万士兵,即刻启程赶往青州。

青州这边,战事进入了第二十四天,夏军已经是在苦撑了,凌辙为了提振大家的信心,告诉他们援兵已经在路上了,很快就能到来。让大家一定要撑到援兵到来。五万援兵要赶到青州需要两天,士兵们看到了希望就有了动力,果然都个个拼尽全力,奋勇作战,全城百姓都斗志昂扬,誓死守城。威军眼看就要攻破城门了,结果硬被东夏国士兵给挡回去了,他们发现东夏国士兵斗志满满,拼死抵抗,不似前些日子那般好打。

赵云龙一下就猜到可能是有援兵要来了。威国早料到了有这一天,太尉姜元按照计划早已从宁西军中调出一个师,有三万士兵。在镇戍兵开始攻打青州的时候,军队就出发前往太和镇了。虽然只有三万士兵,但其中有骑兵和弓弩手,战斗力相当厉害。士兵们作战经验丰富,这些常年与胡人打仗的士兵来对付夏军,毫不费力。赵云龙算算时日,宁西军也该到太和镇了,就在这一两天了。

攻城进入第二十五天,双方都拼了命,打得很凶。晚上休战的时候,双方都损失惨重,但夏军更惨。凌辙心里明白,明天援军再不到的话,青州就要失守了。赵云龙也看出来了,所以他在士兵修整的同时,告诉他们明日是攻城的最后一日,青州城内能战斗的士兵所剩不多了,明日大家一鼓作气,一定能拿下青州。

双方在城门僵持了一上午,临近中午的时候,城门被推开了一条缝,眼看就要攻破了,威军士气大涨,里面的夏军抵挡不住,大门被强行推来了,但就在威军要一拥而入的时候,后面传来东夏国援兵的声音,五万援兵及时赶到了,威军被包围了,城门内的东夏国士兵趁机又把城门关上了。

有了援军,凌辙立即整顿士兵,准备出城迎战,与五万援兵两面夹击威军。结果还没等打开城门,门就被威军士兵给推开了,许多东夏国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就被刺死了。大家都慌了,援兵不是到了吗?怎么没跟威军打起来?

原来,就在五万援兵包围镇戍兵的同时,宁西军的一个师也赶到了,援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正自顾不暇呢。赵云龙率领镇戍兵毫不费力就进了城,把满脸疑惑的夏兵打得落花流水,四处乱窜。本来凌辙还在命令大家振作起来,奋勇杀敌呢,结果就是这样的结局。

凌辙最后带着一万士兵冲出威军的包围,弃城而逃了。东夏国增派的援兵被宁西军打得很惨,首领阵亡,最后只逃走两万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