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8章 风起(十二)(1/1)

当晚的玫瑰宴格外热闹,王宫的大厅里摆满了玫瑰,连餐具都是用玫瑰花纹装饰的。波斯国王穿着绣满金线的紫色长袍,坐在主位上,见到瑾潼和李默,立刻笑着招手让他们过去:“我听说你们从遥远的东方来,还带了檀香木苗去罗马,真是了不起!赛义德跟我说,你们想学习波斯的琉璃工艺,明天我就让工匠们教你们,要是你们愿意,还能把琉璃匠人带回贺兰,帮助你们建立琉璃作坊。”

瑾潼连忙起身行礼:“多谢国王陛下,我们一定会好好学,等回到贺兰,就用波斯的琉璃工艺,制作带有贺兰特色的琉璃制品,到时候再送给陛下您。”国王听了高兴得拍手,让人端来波斯的美酒,说要和他们共饮,庆祝两国友谊长存。

宴会上,王子走到瑾潼面前,手里拿着一本羊皮书:“我听说你写了《贺兰旅途记》,能借我看看吗?我一直想了解东方的风土人情,尤其是贺兰的制瓷工艺,要是有机会,我真想去贺兰看看。”瑾潼连忙把书递给他,还给他讲了书中的故事,从贺兰山的檀香木苗,到印度的恒河,再到罗马的斗兽场,再到大食,再到大月氏,再到西域诸国,波斯王子听得入神,不时点头称赞。

第二天,瑾潼和李默跟着工匠们去了琉璃作坊。作坊里摆满了各种琉璃制品,有花瓶、珠子、盘子,还有用琉璃做的装饰品,阳光透过琉璃,在墙上映出五彩的光斑。工匠长是个经验丰富的老人,他先给他们演示了制作琉璃的过程:将石英砂、纯碱和硝石混合,放在窑里烧制,等原料融化成液体后,再用长杆蘸取液体,吹成各种形状,最后上色、冷却。

“制作琉璃最难的是控制火候,”工匠长一边演示,一边讲解,“火候太大,琉璃会烧裂;火候太小,原料融化不了。另外,上色也很关键,要根据不同的颜色,加入不同的金属粉末,比如加入铜粉会变成蓝色,加入铁粉会变成绿色。”

瑾潼跟着工匠长学习吹琉璃,她拿着长杆,蘸取融化的琉璃液,小心翼翼地吹着,可刚吹了几下,琉璃就变形了。工匠长笑着说:“别着急,慢慢来,刚开始都这样。你要先感受琉璃液的重量,再控制吹气的力度,就像照顾孩子一样,要有耐心。”

瑾潼看了一眼工匠,笑了笑,并未言语。

李默则在一旁研究琉璃的配方,他把工匠长说的原料比例记在纸上,还不时问些问题,比如如何让琉璃更透亮,如何让颜色更持久。工匠长见他好学,就把自己珍藏的配方书借给了他,说上面记载了各种琉璃的制作方法,还有一些失传的工艺。

接下来的几天,瑾潼和李默每天都去琉璃作坊学习,瑾潼渐渐掌握了吹琉璃的技巧,能做出简单的琉璃珠子和小盘子;李默则把配方书抄了下来,还和工匠们一起改良配方,试着加入贺兰的矿石,看看能不能制作出带有贺兰特色的琉璃。

这天,赛义德突然带来一个好消息:“商会决定和贺兰建立长期贸易往来,他们想从贺兰进口棉布、青瓷和檀香木,再把波斯的琉璃、香料和地毯卖给你们。另外,国王同意派五名琉璃匠人跟你们回贺兰,帮助你们建立琉璃作坊,还会给你们提供琉璃原料。”

瑾潼和李默听了都很高兴,连忙收拾行李,准备启程回贺兰。离开波斯那天,国王和王子亲自到码头送行,国王送给他们一箱琉璃原料和一本琉璃工艺书,王子则送给他们一幅波斯地图,上面标注着各国的商路和特产。

“等你们回到贺兰,一定要给我写信,”王子握着瑾潼的手说,“告诉我檀香木长得怎么样,琉璃作坊建得好不好,要是有机会,我一定去贺兰看你们。”瑾潼点点头,眼里满是不舍:“我们一定会给你写信,还会把贺兰的特产寄给你,让你尝尝贺兰的味道。”

商船驶离波斯湾时,瑾潼站在船头,看着远处的波斯陆地渐渐变小,直到消失在海平面上。她怀里揣着波斯国王送的琉璃原料,手里拿着王子送的地图,心里满是期待——回到贺兰后,她要和村民们一起,建立琉璃作坊,种植波斯玫瑰,还要把这次旅途的故事写进《贺兰旅途记》里,让更多人知道,贺兰的土地上,不仅有檀香木和青瓷,还有来自波斯的琉璃和玫瑰,更有跨越山海的友谊。

李默走到她身边,递上一块从琉璃作坊带来的蓝色琉璃:“这是咱们自己做的琉璃,你看,颜色多好看,就像波斯的蓝色玫瑰一样。等回到贺兰,咱们把它嵌在苗圃的木牌上,作为这次波斯之行的纪念。”瑾潼接过琉璃,对着阳光看了看,只见琉璃里映出她的笑容,还有远处湛蓝的海面和洁白的云朵。

“好啊,”她笑着说,“等檀香木苗长到一人高,咱们就把琉璃嵌在木牌上,再在旁边种上波斯玫瑰,让所有人都知道,贺兰的春天,不仅有本土的花香,还有来自波斯的芬芳,更有跨越山海的情谊,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商船在海面上航行,海风带着海水的咸味和玫瑰的清香,吹在脸上格外舒服。瑾潼靠在船舷上,闭上眼睛,脑海里浮现出贺兰山的景象——阿青正在苗圃里照看檀香木苗,王老汉在制作木盒,村民们在织棉布,而她和李默,正带着波斯的琉璃匠人、玫瑰种子和友谊,回到那个充满希望的家园,开启新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