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内斗(1/1)

接下来的十几天,老妈和李天佑,就基本上三餐都在画室里吃了。

因为前面的区域已经有完成的了,又不能天天把它泡在水里。

所以打算一鼓作气将后面的几块区域都处理干净。

每天到画室,第一件事,就是揭开起保护作用的透明垫板。

用软刷子蘸水,挨个刷一遍,起到保湿作用。

每天,市领导都会前来关心修复进度。

在看到他们在吃盒饭时,表示要是有困难就提。

怎么能在这吃盒饭呢?

老妈说他们现在在追进度,随便吃点没啥。

全部清理完毕,进入下个流程了再说别的。

领导再三表示,一切需求随时提。

他们来协调,啥事都不是问题。

结果啪啪打脸就来的这么快。

所有碎片,全部清理完毕以后。

按照划分好的六个区域,分别夹在透明垫板里。

按顺序摆放在桌案上。

这会已经能大概看出来一些画面的情况了。

下一步,就是修补破损位置。

老妈跟领导提出了,沿用古法修旧如旧的方子,这里需要同时期的宣纸和颜料。

市领导表示他们去协调解决。

结果这一去,就卡了他们整整一周时间。

文化单位,永远不缺一些心思不一样的人。

听说修补这残破碎片画,还需要明代的字画,拆解宣纸去修补。

有的人就跳起来,喊着不同意的声音了。

他们的道理也有独特的一面。

首先这位作者的代表作,已经有完整的收藏在故宫了,再修复一副收藏在文化馆,没有多大意义。

非要跟人家进行小孩子一样的攀比心里,不明智。

本来就只展出碎片,展览的时候装在透明玻璃柜内,足以应付普通游客了。万事都讲究一个凑合就行。

还有的人,跳出来说,

修复了的画,还是原来的画吗?

还要后期填补画面,那就已经不再是一副有价值的文物了。

现在市面上,随便一副明代作品,价值都不低,怎么还能随便破坏,拆了宣纸去修补这个画呢?

还有的人表示,电视台过几天就来拍素材了,他们可能就是走个过场。

就拿现代宣纸,填补上去糊弄一下得了呗,搞那么认真做什么?

不是专业的人士,有几个能看的出来?

当然了,说这话的小伙子,被他们领导扇了后脑勺。

反正,几种不同的声音充斥在他们的座谈会上。

该不该修复,修复用啥年代的纸张,要是用老纸来修复,从哪里来的经费购买?

等等这些问题,在一次次座谈会上折腾了很多天。

李天佑也急的不行。

他现在每天按时按点的去揭开透明垫板保护层,给碎片刷一遍保湿。

一天两包烟的抽。

平常老妈见不惯他抽烟,这几天也不说他了。

因为老妈也心里烦。

其实根本的问题就不是,舍不舍得花钱买老纸来修复。

而是任何集体,总有人会为了一己私欲,为了某些地位,时时刻刻的勾心斗角。

这次修复文物成功,那么组织这事的人,会得到应有的功绩。

那么他有没有竞争对手?或者看不惯他的人呢?

所以一些小人,会在各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上,给你整点幺蛾子出来。

工序停止不前,老妈急的都有点想去雍和宫上香求愿了。

终于,在一周后的例会上。

京城文化馆的老领导,拍着桌子,压下了所有的异样声音。

他个人联系了书法界和收藏圈子的各位前辈。

有大能的存在,听说要修复文物,义务捐献了几套明代书法和墨锭。

现在不但有了材料,文化馆也不用额外申请经费,再有人持反对声音,那就是明着挑事了。

修复的工作,又能得到开展。

在休息了这么多天以后。

老妈的精气神也是得到了充足的缓解。

手法克制的拆了一副书法作品,尽量不破坏字体部分,只拿了一些空白处的宣纸。

后期,这幅作品如果主人同意的话,还能用现代宣纸,轻松进行修复。

将六个区域已经拼接完成的碎片画心,按照顺序依次平铺在桌案上。

细细的打一遍水浆糊,将它们都挨个湿润到位。

开始一点点修补残损破旧的漏洞。

老宣纸,打湿,撕成一块块小的碎片。

比对着画心的残损位置,用碎补、整补或镶补的各种方法,一点点补齐。

仅仅是这个动作,老妈就用了两天。

当一整张画,修补的完整没有漏洞的时候。

她才长长的叹了口气。

重新给画心加一层命纸,报纸按在上面,鬃刷轻轻的横推来回刷。

一点点将新的命纸与画心结合在一起。

靠墙放着一块平整的木板,小心翼翼的把画,提起来,粘上去。

在家里,都是直接上墙,在这可没有可以贴的墙。

所以光滑的木板也可以代替。

四周固定好,轻轻的在一处边缘,揭开一个口子,吹点空气进去。

固定好,柔和的按一下画面,鼓鼓囊囊的,保证空气可以正常流出。

俩人这才算松了口气。

画面上墙,就基本算是完成了修复工作的大半进度了。

(书法作品破损画心上墙后效果)

画面平整,拼接处仅有淡淡的一些痕迹,证明这里曾经断裂过。

上墙以后,终于可以看清整幅画的全貌了。

现在画面就剩下一些窟窿位置,还需要联系一些当代的名手。

到时候等画心干透了,他们来填补空缺。

这个叫做全色。

书法作品里面讲究,选用合适古墨,对残缺处进行全色,缺处只全底色不接笔。

但是国画作品里面,可以按照画面意境走势,全底色的基础上,额外补笔,

(全色工序)

自从修补工序进行到这里,老妈的神态就已经放松了不少。

下午自己县市的领导先一步来观摩上墙后的效果。

紧跟着陪同京城文化馆的主管领导,来再次现场视察。

现场再三的肯定和赞扬了裱画匠人的手艺。

稍晚点的时候,电视台的栏目组,也终于来到了现场。

架好机器设备,开始拍摄他们需要的素材。

电视栏目想要的素材也简单。

初期的碎片画面,照片视频什么的都是现成的。

现在修复工序进行了多半,来拍这种刚刚上墙未干的视频,效果也是顶顶的好。

到时候,完全修复修补好以后,最后来拍成品,再采访一下相关负责领导,节目就基本上完活。

接下来几天,就是耐心等待画心风干了。

老妈每天去画室仔仔细细观察一遍,没啥问题就开始拉着李天佑在附近遛弯了。

看的出来,老妈紧绷了多日的神态,终于放松了下来。

作为北漂了几年的小伙子,肯定是要带着老妈在这京城转转。

来了京城一趟,怎么能不去天安门转一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