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动手修复(1/1)

站在《雪溪放舟图》面前,老妈足足看了一个小时。

李天佑没有打扰她。

在一旁耐心的拍了不少照片。

画作的每一处细节,都用手机,把镜头调到最大。

尽自己所能,把它的细小处拍摄下来。

渔船上的人物,带着的斗篷是如何倾斜。

远处的的山石是如何层叠堆砌。

水流的波纹,作者的笔法是怎样处理的。

这些,都一一记录清楚。

回去了准备传到电脑上。

再慢慢给老妈看一遍。

站的时间有点久了,老妈揉了揉发僵的腿。

俩人没再继续逛这庞大的历史博物馆。

毕竟不是来游玩的。

现在脑子里已经全是放舟图的细节,眼睛里已经装不下别的颜色了。

俩人匆匆赶回京城文化馆。

老妈坐小汽车晕车,坐公交车反而没啥事。

坐在文化馆给他们准备的小画室。

工作人员正在给他们搬运一整块毛玻璃。

李天佑跟着搭了把手,把一整块玻璃扣在桌案上。

确定了一下桌案的平衡没啥问题,看老妈还坐在旁边,眼睛微眯,似乎是在思考着什么。

没有打扰她,李天佑出门去找超市,把缺的一些小工具都买齐了。

回来的时候,老妈还坐在那里。

烧了点水,泡好茶,轻轻摇了摇她。

“老妈,喝点水!”

老妈也是微微回了神,看了一眼儿子。

眼睛里透露着些许不安。

看的出来,这次她压力也有点大。

“儿子,这次,你要多帮着点妈妈!”

“嗯!”

俩人不再废话,起来开始准备工作。

这幅画以前在进入文化馆的时候,是有拍过照片的。

在进行碎片编号的时候,已经被工作人员简单拼凑过一次。

所以李天佑把他们那个时候,拍的照片给彩色打印出来一份。

又把画面分成六个区域,挨个放大打印。

画面碎片太多,他们准备一次一个区域的慢慢拼凑。

按顺序先拿出一个角落的区域。

烧开水,还是以前收拾公鸡画的步骤。

开水杀霉渍,软化浆糊。

三个小盆,分别装着不同大小的碎片。

这次水的温度,老妈没敢弄的太过。

都是指尖轻轻沾一下试试温度以后,确定没啥问题,

才拿着竹镊子,轻轻把碎片夹进水中。

细心观察碎片表面的状态,一旦达到目的效果,眼疾手快的就用镊子夹走。

差不多一个小时,才算清洗完了十几片碎片。

三个小盆,装着不同温度的水。

这会里面分别泡着不同大小的碎片。

大的犹如麻将牌,小的只有瓜子壳大小。

没敢让他们在水里泡太久。

李天佑在旁边,早早的就用湿毛巾,把画案擦过几遍了。

用小喷壶细细的在表面喷上一层水雾。

老妈用镊子一点点将这些碎片,挨个都摆在了画案上。

摆放的时候,都是画面朝下,背面朝上。

经过热水的浸泡,浆糊也有所软化。

画背面的命纸和覆背纸,都已经可以去除。

覆背纸好揭,很多碎片的边缘已经都翘起来了。

拿着小镊子,夹住,轻轻一带,就可以将覆背纸揭下来。

但是命纸,跟薄薄的画心紧密粘黏在一起。

整个工序最危险的就是这里。

如果疏忽大意,揭掉画心半层,

或者揭得薄厚不匀,使画面呈花斑状;

或者揭伤画面,造成有洞块破损,都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十几块碎片的覆背纸,老妈演示了几个,李天佑就接手剩下的工作了。

这种重复工作,对手艺要求略低的技术活,他可以帮老妈一把。

老妈刚刚盯着碎片泡开水,这会眼睛都酸了。

捏着卫生纸,不停的擦着眼角的泪。

刚好可以让她休息眼睛,缓一下。

等会揭命纸的时候,这种技术活还得她来。

可能是有点紧张,揭个覆背纸,花了他二十来分钟。

等全部搞定,李天佑乖乖让开位置。

老妈揉了揉无名指的指腹。

用最柔软的肉肉,压在一块碎片的边缘。

沿着宣纸的纹路走向,一点点搓。

指头一下一下,向着一边轻轻的推,并不是来回反复揉搓。

湿软的命纸搓起一个绺,沿着纹理把这个细棒棒一点点搓过去。

(搓命纸)

几个小时一直在重复这个动作。

每当一块碎片清理完毕,都单独放置在一边。

李天佑也随时观察着清理完毕的碎片,表面的湿润程度。

稍微有点干了,就拿着软刷沾点水给它补几下。

因为这个工序,特别考验手艺,所以李天佑插不上手。

只能帮着一直蜷着腰的老妈,不停的按摩揉捏她的腰和背。

终于完成了命纸的去除以后。

俩人才在旁边坐下喝水休息。

期间,他们县上领导和市局领导也中途来看过他们。

看老妈在忙,也没有出声打扰。

远远的看着他们的修补进度,拍了点照片就走了。

临走前细心的叫来李天佑,让他有什么需求随时给他们打电话。

任何需求,他们来协调解决。

同时安抚他们不要紧张,不要有任何心里负担,放心大胆做。

没有太多废话,就不打扰他们修复进度了。

送走领导,老妈表示,揭完命纸,等会工序就轻松点。

拼完大概位置,他们就结束今天工作出去吃饭。

又简单休息了一会,继续动工。

因为桌案上有水,画的碎片也是湿润的。

所以轻轻一推,碎片可以微微的水平移动。

这个时候,老妈用指尖沾了温水。

用手小心翼翼的推动碎片,沿着每一片碎片的边缘。

去找它们临近的部分。

这个动作,看着就像是在玩拼图。

有的地方,缺口明显,好拼接。

有的地方,可能是残损缺失,暂时先空着。

按照照片,一点点拼接完成这块区域。

天已经有点麻麻黑了。

用透明塑料垫板,将拼好的这一处区域。

整张拓印在垫板上。

上下两张透明垫板再一夹。

这块区域,就算完事了。

小心的保存在一边,等着画作其他区域全部评接完成,就可以统一处理了。

收拾了画室里的一切工具,打扫了卫生。

疲惫的俩人,才出来找地方吃饭。

今天一下午,将近七个小时,才处理完这一块区域。

这样的工作,他们还要重复五次。

坐在餐厅,等着上菜的时候。

李天佑伸了个懒腰。

老妈望着快8点了,路上还有很多人才刚刚下班的样子。

也是感到不可思议。

老一辈的人,在小县城待久了,觉得超过五点下班就已经算是今天忙的不行吧。

但是他们可能不知道,大城市,很多牛马人,十点下班都是再正常不过了。

李天佑,默默的回忆了一下以前的加班日常。

幸好自己跳出了那个圈子,回到家乡。

现在干着一份自己觉得很有意义的事情。

白天看了孙承枝老前辈的艺术结晶,也更加确定了他以后想走的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