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这是弟媳妇吧?(1/1)

“新鲜春笋还得回去再筹备一段时间,倒是这些笋干——“

宋向阳尾音刻意拖长半拍,“怎么得也有大几千斤,都是挑最肥壮、最嫩的春笋晒制和烘烤的。“

他的语气里带着几分夸张,实则是想试探这位老板是否有能力帮自己打开销路。

林香正摆弄着摊位上晒得蜷曲的金银花,闻言指尖一颤,花穗簌簌落在摊子上。

她抬眼望向这个眼前的男人,此刻他支着肘斜倚摊子的模样,倒像是真有个万亩竹山在身后撑着。

她没想到,宋向阳在生意场上竟然如此精明,这夸大其词的背后,藏着满满的商业心思。

“大几千斤?你莫不是打算把全国的笋干都承包了去?”老板满脸惊讶,瞪大了眼睛,脸上一副不可思议的神情。

他脖颈上挂着的银秤砣随着晃荡,在屋顶下漏下来的光亮中,划出明晃晃的弧线。

“老板,您可别觉得我在吹牛。这完全可以做成长期生意,等新鲜春笋的季节一过,笋干可就成了紧俏货。您瞧瞧您这生意做得这么大,肯定有不少的销路吧。”

宋向阳一边说着,一边指了指老板那好几个摆满各类商品的摊子,暗示他有能力消化自己的货物。

“我这儿主要做批发,量大从优,零散的买卖也就是顺带做做,混个脸熟。”老板爽朗地笑了起来,毫不掩饰自己的经营模式。

“这个市场我都逛遍了,就属您这儿摊子最大,位置又这么好,就在门口,人来人往的,谁第一眼都能看到。而且您这儿商品琳琅满目,要啥有啥,我看您后面还有好多麻袋打包的,想必是有大客户大采购吧?”

宋向阳一边观察着老板身后堆积如山的蛇皮袋,一边巧妙地恭维着,同时也在探寻老板的生意规模和销售渠道。

“那些都是晒干的中草药,从各个小贩子手里收上来的,像金银花、板蓝根、鱼腥草这些比较多,也有一些蝎子、土龙之类的。”

“主要发往北方,咱这儿不是靠着铁路嘛,南来北往的客商多。”

“他们听说我们这儿物产丰富,都乐意来看看。”

“像那些去广州进衣服的,好多也会在这儿停靠一下,觉得咱这儿物价实惠,有利可图,就会采购一些北方稀缺的物产。”

“北边人稀罕南方的草木根茎,就像咱们馋他们的貂皮。“

老板性格直爽,对于自己的生意经和销路毫无保留地分享着,这让宋向阳对他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您肯定有不少固定的大客户吧?不然也不会囤这么多货。”

宋向阳继续试探着,他一路走来,发现老板这里囤货量远超其他商家,在这个小本生意盛行的年代,能有如此规模,背后必定有稳定的销售渠道。

如果能借上这老板的东风,那自己的春笋和笋干销路完全都不是问题。

“我就是咱本县城的人,没田没地,只能琢磨着做点生意糊口。至于销路,确实有一些,但和那些真正的大客商比起来,可差远了。”老板谦虚地摆了摆手,虽然嘴上谦虚,但言语间还是透露出对自己生意的自信。

老板打量了宋向阳一番,许是觉得和他聊得投缘,便说道:“春笋的话,你要是能弄个几千斤,我倒是可以给你包了,就按刚才说的价格。我之前有两个东北的客户问过这事儿。不过笋干的话,我一下子收不了那么多,得等春笋的季节过了再说,这笋干不比药材,讲究个时令。”

宋向阳一听,心里乐开了花,没想到老板这么爽快,一下子就能吃下几千斤春笋:

“那可真是太好了!咱这第一次做生意,您就这么豪爽,这么大的手笔,我回头一定给您送上些好货,而且多给你添一成的重量。另外再搭些笋干,让您在这摊子上试试销路。您放心,我收上来的春笋都是经过严格保鲜处理的,要是出了问题,您尽管找我!”

宋向阳还没有开始制作春笋的保鲜,但是他已经信心满满。

春笋保鲜的过程并不是很复杂,卖桔子的大部分用药水浸泡但过段时间就会失了味。

自己准备将春笋预煮杀青,放点盐水,然后再给包装袋内充上氮气,保质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做生意,诚信为本。我看你这架势,就知道你不是做一锤子买卖的人。你连包装都做得这么细致,看来是打算长期在这行扎根了。我这些年见过形形色色的人,大致还是能分辨出好坏的。”老板不愧是生意场上的老手,一眼就看穿了宋向阳的决心和诚意,同时也巧妙地给宋向阳吃了颗定心丸。

“行,那今天我先把笋干给您留下,余下的春笋我过几天加工好了就给您送过来,您看这样行不?”宋向阳趁热打铁,确定下一步的合作计划。

“两百斤的笋干你都带过来了?”老板有些惊讶,他没想到宋向阳的货量如此充足。

“嗯,我是用拖拉机拉过来的,大概有四五百斤。本来想着都卖了,不过看样子今天只能先卖一部分了。”宋向阳如实说道。

他敏锐地察觉到,当自己提到拖拉机的时候,老板的眼眸里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

果不其然,老板紧接着说道:“那剩下的你也别费劲拉回去了,我都给你收着。”

在这个年代,能开上拖拉机的人可不多,要么有一定的经济实力,要么有特殊的背景。

再加上宋向阳说起春笋生意像是初次涉足,那这购买拖拉机的资金来源肯定不简单。

老板之前或许是有所保留,但此刻看来,再多收几百斤笋干对他来说也不是难事。

宋向阳心里明白老板的心思,但还是一脸感激地说道:“那就太感谢了!您可真是帮了我的大忙!”

“欸,说什么呢!大家都是做生意的,你都开上拖拉机了,我还骑着单车呢。要论起来,你才是大老板!要是不嫌弃,以后你就叫我大哥,咱交个朋友!”

老板热情地说道,言语间满是真诚。

“那敢情好啊!在这铜锣县能有您这么一位大哥,那是我的福气!以后我肯定常来这县城,还得多多仰仗大哥照应!”

宋向阳连忙应道,脸上洋溢着喜悦。

“清水村离这儿可有大几十里地呢,要不中午去我家吃个便饭?”老板热情相邀,尽显好客之道。

宋向阳看了看一旁百无聊赖的林香,心想她去一个陌生人家吃饭肯定会不自在,便推辞道:

“今天要不就算了吧。我两手空空的,啥礼物都没带,第一次去您家,怎么也得提点东西才合适。而且这眼看天色也不早了,我们还想再四处逛逛,回去路上估计还得花些时间。”

“说那见外的话干啥!以后只要你来县里,别管带不带东西,直接到我家来。我家就在这农贸市场后面,抬脚就到。”

老板一边说着,一边朝着身后大致指了指方向,那热情的模样让人无法拒绝这份好意。

随后,老板的目光落在了宋向阳旁边的林香身上,笑着问道:

“这位是弟媳妇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