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王阳明如果是死在任上,嘉靖皇帝还会找他的茬吗?(1/1)

【嘉靖皇帝为了尽快平息西南的问题,就给予了王阳明极高的规格。

任命其为南京兵部尚书,这个职位说实在的就是喝茶闲聊,要么养老。】

【要么等待东山再起,南京兵部尚书,那可是整个大明朝,长江以南军事这一块的话事人。】

【有着极高的权限,而王阳明这次也是委派了,去总制江西,湖广,广东,广西四省军务。】

【并且为了让王老先生在具体事务上,不受人节制。】

【嘉靖还将时任当地的巡抚,都给免职了。】

【让王阳明同时接领两广巡抚。】

【并且严令日常负责监军的镇守太监,不得干预此次行动中的任何事宜。】

【可以说是军事,民生,内政一把抓,连监察人员都没有安排一个。

信任程度之高,感觉这都不是嘉靖帝能干的出来的。】

【甚至当时有人在重庆里议论王阳明,说他坏话的时候,嘉靖帝一点儿都没给他面子,直接定罪露论处。】

【那么在如此幽默的工作环境,以及顶头上司的极力维护下。

王阳明也的确不负众望,嘉靖6年12月。

明军刚到广西,当地首领卢苏王受,听说是大名鼎鼎的王守仁来了。】

【二话不说立即投降。】

【次年,嘉靖七年二月,大军抵达南宁,略加休整后,4月开始全面进发,】

【连战连捷,于5月到7月尽缴叛军主力。】

【这速度从头到尾仅仅用了半年的时间。

而是在地形复杂的广西境内。】

【只能说神实在是太神了。】

……

古人们看到这里。

觉得这也没问题啊,一个是用兵如神的圣人。

一个是体恤下属的皇帝。

两者之间互相互补,这天下哪有对手?

那为什么这件事就能成为嘉靖对王阳明有意见的导火索呢?

古代外面的老百姓以及封建大家长们都想不通。

如果说王阳明立下如此奇功,嘉靖皇帝还要痛恨他的话。

那以后谁还会给他卖命?

那大明王朝岂不是要走向末路了吗?

这些脑子中的疑问,迫使他们继续看下去。

……

【然而此次可能站在王阳明的角度来看,主力皆已伏诛。】

【剩下的一些散兵游勇,小兵小虾也就不足为虑了。】

【再加上常年的军旅生涯,四处奔波,加之早年被流放过程中的颠沛流离。】

【此时王阳明的身体,已经出现了非常严重的问题。】

【一边上书申请退休,以便在没有得到朝廷批复的情况下,

就离开了岗位,踏上了回家的旅途。】

【而最终大家也知道,王阳明并没有能够真正回到自己的故乡。

而是在行至江西省南安府的时候,就撒手人寰了。】

【虽然从我们看来呢这个事情毫无问题,甚至可以说王阳明是鞠躬尽瘁,死在了自己的刃上。】

【然而在嘉靖帝看来,全不是这样的。】

【在朱厚聪的眼中,你王阳明是死是活不重要。】

【但没有得到我朝天的允许,你身为南京兵部尚书,两广巡抚,说不干就不干了?】

【那朝廷的威严何在?】

【官场的法度何在?】

【朱厚熜身为天子,之前对你如此深重的恩宠。

如今面子又何在?】

【你王阳明要是去世在任上,我认你是个公忠体国,但你不告而别,半路离世。】

【那就是另外一个性质了,再加上此时嘉靖的身边,以张聪,桂鄂,杨一清等人,为首的朝廷忠臣之中,桂鄂与王阳明的关系极差。】

【就这样,盛怒之下的嘉靖皇帝,不但全面否定了王阳明的功绩,

对于两广大捷,也做出了认为王阳明在生前虚报战功。

更在对于内阁的批复中,将阳明心学定义为大坏人心之学。】

【甚至在之后与杨一清的秘疏中,进一步认为当年的平宁王之乱,都是王阳明见风使舵,看到了朱厚照的亲征,明知宁王兵败,才跳出来抢工云云。】

……

看到这里之后,

古代的老百姓倒是和后世之人想法一样。

但是在封建大家长们眼中看来,王阳明就是临阵脱逃。

哪怕是死也得死在任上。

半路辞职不干,还在没有得到朝廷批复的情况下直接离职。

这就是对朝廷王法的藐视。

就是任何一个封建大家长都所不能容忍的。

所以!

从这个时候开始,古代位面之下就分成了两派。

老百姓们当然认可王阳明,因为一个将死之人。

想要死在这个自己的故乡,这本就无可厚非。

可是在皇帝们的眼中,面子和权威才是他们的全部。

你半路辞职离开,就是对皇权的藐视。

我才不管你是什么圣人,只要你敢藐视皇权。

那么!

你就是罪人,你就是恶人。

所以还是那句话。

所站的立场不同,思考问题的方式就不同。

说嘉靖有毛病吗?

站在他的立场上来看,这根本无可厚非。

我们后世之所以认可王阳明的心学,也是站在第三方的立场上看的问题。

说句实话。

确实是有失偏颇的。

……

【可以说此时,年轻的朱厚聪对于王阳明的怨恨,已经达到了失去理智的程度。】

【从而才有了开头说的,全面否定王阳明的一生。】

【可以将心学判定为邪说的事情。】

【总体来说,从嘉靖皇帝对于王阳明,由敬重到喜爱到痛恨的整个过程。

是一点一点爆发。】

【我没有知道,嘉靖皇帝最看重的就是自己这张老脸了。】

【谁要让他没面子,那绝对是死磕到底。】

【然而有趣的是,王阳明及其心学虽然在官方口径中,被深深的钉在了耻辱柱上。】

【但王学在民间,在文臣们私下的圈子里,仍然是大行其道,越来越流行。】

【王学门人更是在许多岗位上,担任了极其重要的职务。】

【其中就包括,嘉靖的吏部尚书,礼部上尚书,还有最为重要的扳倒严嵩的手工之人,徐阶徐阁老。】

【那对于这样诡异的情况,你要说是嘉靖出了口恶气之后不在乎了也好。

还是说他后面记性不佳,把心学这档事给忘了也罢。】

【但不管怎样,曾经的定论是不可以推翻的。】

【否则这不又是在打他朱厚熜的老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