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那个逼装的是真爽啊!(1/1)
此时的苏长清已经提拔为金陵大学副校长。
和他取得了联系之后,本来以为只是一次简单的聚会交谈。
结果,硬生生被金陵大学当成一次正式的学术访问。
接待的规格那是相当之高,在家的校领导几乎全来了。
学校本想趁着他当选米国外籍院士的风头邀请做一次公开演讲。
但直接被陆时羡拒绝了,他之所以提前回南江就是为避避风头,图下安生。
现在又让他公开亮相吸引耳目,那是不符合他的意愿的。
不过,很快金陵大学又提出让他给这一届的生竟省队做一次内部指导课。
这下,陆时羡说不出话来了。
他自己就是从这里出去的,已经婉拒了一次,再拒绝就真的开不了口了。
时间暂定在下周一。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里。
陆时羡一边和苏长清沟通关于抗病毒小麦新型种质的研究事项,敲定了实验室与金陵大学合作的一些细节,答应派人过来对这个项目进行共同研究。
但说是共研,其实跟指导没两样。
因为在进行推广的过程中,实验室研制繁缕一号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现在将其应用到小麦上,难度还是有的,不然根本没有会谈的必要。
主要是因为小麦的基因结构比水稻更复杂,是异源六倍体,含三个亚组A、B、D,而水稻仅仅只是二倍体。 ?
而且小麦基因组中超过85%为重复序列,而水稻的重复序列比例较低。 ?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小麦基因组测序研究进展较慢,而水稻已完成全部测序。 ?
但关于这个研究,实验室里的几位大牛已经有人在着手构建系统性的《跨物种抗病毒通用模型构建》,随便从指甲缝里漏出来一点成果,都够金陵大学努力好几个月了。
所以,金陵大学想走这个支援路线,是一步好棋。
和苏长清沟通完了这件事,陆时羡总算有时间好好休息一下,好好放松放松。
在实验室里,他的精力全部都在项目进展上,一些应酬或者聚会全部被他推掉了。
就在这时,沉寂许久的“剑指筑波四剑客”群里,也闪烁了起来。
他的几位国决竞赛队友都开始讨论起了放假的问题。
好吧,其实最开始只有两位。
至于王辅文是被杨一航骚扰的没办法了,也冒泡说了几句。
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不可避免地就提及到陆时羡当选米国科学院院士的事情,并被cue出来公开发表感言。
正好都在国内,聊着聊着杨一航突然发起过年之前小聚的提议。
杨一航和冯亚男现在已经成为了两口子,而王辅文本来就是一个不太会拒绝的人。
就这样,这件事也这样半推半就的确定下来。
未曾见面的小伙伴们,终于在时隔多年后再会面了。
金陵某家私房菜的顶楼包厢,窗外秦淮河的灯火如流淌的金带。
陆时羡刚推开雕花木门,很快便被两个身影堵在门前。
“诺奖得主居然还敢迟到?”杨一航一把勾住他脖子对着他挤眉弄眼:“高中竞赛时你说'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所以现在海绵总算是挤破了?”
“真是稀客啊!米国科学院院士驾到!”冯亚男也跟着调笑了几句。
而王辅文坐在角落独自品茗,显然是很有年轻时候的风范了。
点了一个特色烤鸭,还有几个配菜,酒水饮料早就已经摆上了桌。
四人分别坐好,一边喝酒一边开始胡天侃地。
烤鸭刚上桌,杨一航举杯和陆时羡碰了下,语气洒脱道:“那还是很久之前,好像是在十九届国际植物学大会上,我就和实验室的师弟师妹们吹牛,说坐在前排的那个是我一起睡过的好哥们。”
“一开始他们还不信,但是当我把我们在筑波上戴金牌的合影拿出来的时候,那个逼装的是真爽啊!”
杨一航感慨着,突然正经起来,一边将手里的酒一饮而尽,一边站起来说道:“这次呢,是我提议的聚一聚,一来是恭喜你拿下国奖,二来是庆祝你当选院士。”
“三来呢,主要还是感谢你这么给力,让我这些年装了不少大逼。”
陆时羡本来还在跟着他的进度喝酒,结果听见他最后一句话,直接忍不住喷了出来。
前面还一本正经的,突然来这么一下,着实让人有点绷不住。
但这很杨一航。
陆时羡只好无语地擦着嘴道:“所以你是不是接下来想说,让我再接再厉,继续加油?”
此言一出,众人皆是爆笑起来。
"说真的,你当年在选拔赛那道基因编辑题,是不是抄我的?"他掏出手机亮出远古照片——燕大教室里,少年陆时羡的草稿纸上画着歪歪斜斜的基因模型示意图。
“等等,你什么时候偷拍的我?”陆时羡真的有些服气了,当时果然有小黑子潜伏在他的身边,留存着他的黑历史。
一旁的冯亚男则是假装没好气的对这杨一航说道:“抄你?你当时怕是连gRNA和siRNA都分不清。”
说起来,这么多年过去了。
可能是因为成家的原因,冯亚男的性子也改变了好多。
按她以前那个要强的性格,放到现在,估计这次聚会就很难看到她的身影了。
从最开始还尝试和陆时羡暗中比较,到后面步步紧追努力提升自己,再到最后完全放弃这个想法。
冯亚男已经越来越明白两个人彼此之间的差距,早就认清现实了,也逐渐意识到,有些人,是怎么追赶,也追赶不上的。
当然,妒忌现在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但要说羡慕,那肯定是有的。
问问现在全华国任何一个研究植物的同行,谁不羡慕陆时羡现在取得的成就。
问起几人最近的近况。
杨一航现在是水木大学植物生物学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发了不少成果了,但现在正在苦逼熬资历。
冯亚男则搞了个生物公司,专心研究酶联试剂,虽然规模不算大,但掌握专利,发展前景还不错。
王辅文则彻底远离了血肉苦旅,开始研究机械飞升。
据他自己介绍在一个人工智能研究所里从事自然语言处理和计算机视觉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