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第四十三回:暗潮汹涌破迷局(1/1)
展昭抱着琉璃盏坠入护城河,刺骨的河水瞬间浸透衣衫。
他强忍着呛水的不适,借着水流的掩护向对岸游去。
月光下,城墙上段氏商队的旗帜猎猎作响,箭雨仍不断落入河中,在水面激起密集的涟漪。
“抓住他!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城楼上传来熟悉的声音,展昭心头一凛——竟是跟随他多年的禁军统领张冲。
他忽然想起段明允临终前的话:“段素廉的人来了”,原来连大宋禁军都已被渗透。
展昭在水中摸到一处芦苇丛,屏息潜伏。一队快船驶来,灯笼上赫然印着“大理段氏”的纹章。
为首之人掀开斗篷,竟是当日在破庙服毒自尽的西夏间谍!展昭瞳孔骤缩,终于明白这是西夏与大理联手的局中局。
“琉璃盏到手了吗?”西夏间谍用生硬的汉语问道。一个白族打扮的年轻人冷笑道:“宋狗果然中计,段素廉那老东西还以为我们在帮他夺权。”
两人的对话如惊雷般在展昭耳边炸响,他终于理清了整个阴谋的脉络。
此时,水面突然传来异样的波动。展昭警觉地握紧琉璃盏,却见一只戴着手套的手从水下伸来。
他刚要反抗,那人已拽住他的腰带浮出水面。“嘘——”救他之人蒙着面,只露出一双灵动的眼睛,腰间挂着段明允同款玉佩。
蒙面人带着展昭潜入一处水洞,洞内烛火摇曳,墙上挂着段氏历代先祖的画像。
“我是段明允的妹妹段明珠。”女子摘下面纱,眼尾有一颗朱砂痣,“三年前使团遇袭时,我被母亲藏在暗格里才躲过一劫。”
展昭将琉璃盏放在石桌上,段明珠抚摸着盏身暗纹,眼中泛起泪光:“这盏中月光石,本是我段氏镇国之宝。西夏人用孔雀胆浸泡假石替换,想借此引发宋夏大战。”她忽然指向画像后暗格,“你看!”
暗格里整齐码放着二十具鎏金棺椁,每具棺盖上都刻着“青蚨”二字。段明珠颤抖着解释:“这是我段氏秘密培养的‘青蚨死士’,他们体内植入蛊虫,能百毒不侵。三年前西夏人突袭使团,就是为了夺取死士培养之法。”
展昭震惊之余,忽然闻到空气中飘来熟悉的曼陀罗花香。段明珠脸色骤变:“不好!他们追来了!”话音未落,水洞入口传来轰然巨响,数名黑衣人破墙而入,为首者正是张冲。
“展大人,别怪张某无情。”张冲阴恻恻地笑着,手中弯刀泛着寒光,“只要你交出琉璃盏,我保你荣华富贵。”展昭冷笑道:“荣华富贵?你不过是西夏人的走狗!”
双方缠斗间,段明珠突然甩出袖中孔雀翎,尖锐的破空声中,三名黑衣人惨叫倒地。
“小心!”展昭推开段明珠,张冲的弯刀擦着她的耳畔划过。展昭反手一剑刺中张冲大腿,却见他伤口处涌出黑色血液——竟是早已中了蛊毒的死士!
“哈哈哈哈!”张冲癫狂大笑,“我们都是西夏人的棋子,你以为你逃得掉吗?”他突然咬破口中毒囊,黑色毒雾瞬间弥漫整个水洞。
展昭抱着段明珠跃入水中,琉璃盏在毒雾中发出幽蓝光芒,竟将毒雾缓缓驱散。
两人顺着暗流游出一里多地,终于在下游上岸。段明珠取出怀中地图:“这是大理死士秘密通道,我们可以通过这里直达黎州边境。”
展昭望着她苍白的脸色,脱下外袍为她披上:“姑娘,此去危险重重,你……”
“我必须去!”段明珠攥紧地图,“我要亲手揭穿段素廉的阴谋,为父兄报仇!”她忽然踉跄着扶住树干,嘴角溢出黑血。
展昭惊觉她吸入了毒雾,立刻撕开她的衣袖——小臂上竟布满黑色蛊纹!
“这是西夏的‘子母蛊’。”段明珠惨然一笑,“当年他们在我体内种下子蛊,母蛊在段素廉手中。”她突然抓住展昭的手,将地图塞进他掌心,“快……带着琉璃盏去黎州,找守将高怀德,他是我段氏旧部……”
段明珠的声音渐渐微弱,展昭急得满头大汗。
忽然,琉璃盏发出耀眼光芒,月光石表面浮现出密密麻麻的西夏文。展昭想起公孙策曾说月光石能解百毒,立刻将琉璃盏贴近段明珠心口。
奇异的景象出现了:黑色蛊纹如潮水般退去,段明珠的呼吸逐渐平稳。
琉璃盏却在此时出现裂纹,月光石缓缓化作粉末,在夜空中飘散成点点荧光。
“原来……这就是它的使命。”段明珠含泪微笑,“月光石牺牲自己破除了蛊毒,而盏身暗刻的‘青蚨’二字,正是死士培养的关键。”
她忽然指向东南方,“顺着这条小路走,明日正午前定能抵达黎州。”
展昭背着段明珠连夜赶路,黎明时分终于看到黎州城头的大宋军旗。
就在他们即将踏入城门时,一支羽箭破空而来!展昭抱着段明珠就地一滚,却见箭矢钉在地上,箭杆上绑着一封信。
拆开信笺,包拯的字迹力透纸背:“展护卫速回!皇上已识破奸计,命你携琉璃盏入宫!”
展昭望向段明珠,她虚弱地点头:“去吧,大宋和大理的未来,都在你手中。”
展昭将段明珠托付给守城士兵,单人匹马赶回汴京。宫门外,包拯早已等候多时。“展护卫,辛苦你了。”包拯将他引进偏殿,宋仁宗正对着地图沉思。
“包卿所言不虚,这琉璃盏果然是破局关键。”仁宗指着月光石粉末道,“朕已命人将此药分发给禁军,西夏的‘青蚨计划’彻底破产!”他忽然压低声音,“至于大理那边……”
话音未落,殿外传来骚动。段明珠在展昭搀扶下缓缓走来,她身上已换上大理公主服饰,身后跟着二十名手持鎏金棺椁的死士。“大宋皇帝陛下,我代表大理段氏正统,恳请与贵国结盟。”段明珠跪下行礼,“段素廉勾结西夏之事,我已修书告知各部族。”
仁宗大喜,亲自将段明珠扶起:“朕封你为‘和义公主’,即日起与大理互市通商。”他转身对包拯道,“包卿,此案告破,朕要重赏你和展护卫!”
包拯正要推辞,宫外突然传来急报:“启禀陛下,西夏十万大军已退至玉门关外!”仁宗抚掌大笑:“此乃天意!”他忽然看向琉璃盏残片,“这盏虽碎,却见证了两国的生死相依。”
展昭站在殿外,望着东方渐亮的天际。段明珠悄悄走到他身旁,将半块玉佩塞进他手中:“这是我段氏的信物,若你有朝一日来大理……”
“展昭定当赴约。”展昭微笑着将玉佩收入怀中。晨光中,两人的身影被拉得很长,如同跨越两国的友谊之桥。
而那破碎的琉璃盏,在朝阳下折射出七彩光芒,仿佛在诉说着这段惊心动魄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