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爬树(1/1)
简单夸赞之后,他忽然倾身靠近,压低声音神秘兮兮地问道:“那你既然不讨厌乌鸦,晚上我就带你去爬树怎么样?“
他的眼睛里闪着孩子般淘气的光,“那乌鸦生了一窝小乌鸦,咱去偷一个来养着。”
时初一原本沉浸在悲伤情绪中,被这突如其来的提议惊得张大了嘴:“啊?”
他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偷,偷乌鸦?”
杨志晔故作深沉地摸了摸下巴:“其实也不能说是偷,毕竟那乌鸦窝已经在我们家定居好几十年了,从你舅姥爷那一辈就开始有了,子子孙孙的都在那里。”
他越说越起劲,仿佛在阐述什么伟大计划,“我们只是去看望一下邻居,邀请它们下来做个客!你有没有兴趣?”
时初一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犹豫地问道:“真的可以吗?”
他脑海里不禁浮现出被乌鸦群起攻之的画面,不会被啄得满头包吗?
杨志晔笑了笑,语气轻松:“明天去试试不就知道了。”
他转头看了时初一一眼,意味深长地说:“人要勇于尝试,才能知道结果是不是?”
时初一听见这句话,不知道二舅是不是在暗示他什么,但确实是这样没错。
他点了点头,轻声应道:“嗯。”
两个小时后,一行人到达了郊区的疗养医院。
今天的阳光确实很好,洒在绿树成荫的庭院里,显得格外宁静祥和。
方奶奶正坐在院子的长椅上晒太阳,一副悠闲的模样。
其实昨天她接到初一的电话后,就隐约感觉这孩子今天会来看她。
虽然在这里的日子清闲舒适,每天吃药、睡觉、散步、做检查,但反而让她觉得有些无聊。
她还是怀念在桃心院管教那些孩子的日子,那时候整个人都有奔头。
好在检查结果显示她身上的肿瘤目前没什么大问题,还能再多活几年,多陪陪孩子们。
而且她真的很想看见初一能够在新的家庭里真正地融合进去。
上次楚方岑带初一来的时候,她就看出来这孩子和另外几个哥哥的关系似乎不是很好。
但昨天初一居然主动打电话征求她的意见,问该不该接受楚家。
既然动了这个心思,说明初一内心也是渴望亲情的有这个想法的。
毕竟血浓于水,方奶奶还是希望初一能够回家的。
她太懂了,什么都不如孩子有个真正的家好啊。
想到家,方奶奶不禁想起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眼眶骤然红了。
这阳光还真是刺眼,也不知道她的孩子如今在哪里。
还活着吗?这辈子生活得怎么样?有被人欺负吗?有没有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呢?
正当她陷入沉思时,视野里突然出现了时初一的身影。
在他的旁边,是一个穿着得体唐装的中年男子,身后跟着她见过的那两个哥哥。
方奶奶急忙侧过脸,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在几人走上前来时,脸上已经挂上了温暖的笑容。
“初一,这是?”她温和地问道,目光好奇地打量着那位气质不凡的中年人。
时初一偏头看了杨志晔一眼,似乎在犹豫该如何介绍。
杨志晔也没有主动自我介绍,而是同样看向时初一,耐心地等着他来介绍自己,眼中带着鼓励的笑意。
几人的目光齐刷刷落在时初一身上,带着温和的期待。
时初一感到些许无奈,但更多的是种被信任的暖意。
他深吸一口气,认真地做起介绍来。
“方奶奶,这是我的二舅。”
他转向杨志晔,声音里带着不自觉的敬重,“二舅,这就是把我捡回去、一手带大的桃心院院长,方奶奶。”
杨志晔闻言,面色立刻变得无比诚恳。
他微微弯腰,郑重地伸出双手握住方奶奶苍老却温暖的手,主动自我介绍道:“方奶奶,您好。我是杨志晔,是初一的二舅。”
他的声音沉稳而充满敬意,“因为家妹和家妹夫有些事情暂时抽不开身,实在没办法亲自过来,我这才代表楚家和杨家来感谢您。”
他握紧方奶奶的手,眼神真挚:“谢谢您将初一养得这么好,这么懂事。更谢谢您当初给了初一活下来的机会。”
每一个字都说得格外清晰,仿佛要将心中的感激之情全部倾注其中。
他的慎重和诚意,让方奶奶感受到了十足的尊重。
老人家眼中泛起感动的光芒,轻轻拍着杨志晔的手背道:“这是我和孩子之间的缘分,是他的命数,我没有做什么特别的。”
她的语气平和而豁达,“你们把孩子带回去,好好照顾就成,不用这么客气地感谢我。”
方奶奶顿了顿,继续说道:“我能在这里住着养病,也是你们帮的忙。要说谢,也是我要说声谢谢才对。”
杨志晔细心搀扶着方奶奶在长椅上坐下,自己则坐在一旁,非常自然地与她攀谈起来:“方奶奶,您可千万别这么说。您对我们两家的恩情是大恩,让您住这里的事是小辈几个弄的,他们感激您是一回事,我们做长辈的哪能还更差了不记人情呢!”
他的目光温暖而坚定:“您放心,我知道您一直记挂着桃心院的那些孩子们。他们日后的一切——上学、生活、日常费用支出,我都会让人打到他们个人的专属卡里,绝对不会让他们没书读!”
方奶奶的眼睛顿时亮了几分,脸上浮现出欣慰的笑容,但随即又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人心不足蛇吞象,桃心院的孩子不是一两个,而是好几十号人,往后还会有新的孩子进来。
怎么能一直让初一的家人帮忙呢?这不就成了吸血鬼了么!
她的嘴唇微微颤动,既想为孩子们争取更好的生活,又不愿过度依赖他人的善意。
这份矛盾的心情让她难以将拒绝的话说出口——如果杨先生真的愿意帮忙,孩子们的生活真的会很好很好,再也不用为温饱和学费发愁。
杨志晔似乎看穿了方奶奶的顾虑,温和地补充道:“您别担心,这不是施舍,而是我们应当做的回报。这些孩子都是您的牵挂,自然也是我们该关心的人。”
可是……怎么能利用初一来赚取这部分的钱呢?
方奶奶心中始终萦绕着这个顾虑,眉头不自觉地微微蹙起。
杨志晔却仿佛能读心一般,连这些细微的担忧也都预料到了。
他甚至没等方奶奶思考多久,便从容不迫地继续说道:“不过方奶奶,我也不是白出钱的。”
他的语气轻松却认真,带着商人的精明与坦诚。
“我会资助他们到大学毕业,成绩优秀、有能力的孩子,我可是会优先留下来替我们公司打工的。”
杨志晔微微一笑,眼神中透着求贤若渴的诚意,“但如果没有达到我公司的用人标准,我也只会给他们一笔足够生活一年的费用,然后提供机会去其他地方试试。至于能不能面试上,可就全靠他们自己了!”
他故意板起脸,半开玩笑地说:“方奶奶您可不能怪我!我公司规模大,需要的是真正优秀的人才。这可是正经的'人才引进'计划,您可不能阻止我为企业发展着想啊!”
杨志晔考虑得十分周全,三言两语就将方奶奶担心的事情直接点明,还用“人才引进”这么光明正大的理由,让人既无法拒绝,又保全了双方的面子。
方奶奶闻言,心中的顾虑顿时消散大半。
她相信桃心院的孩子们,他们都是好孩子,都会好好学习的。
她的脸上终于露出释然的笑容,应道:“那就麻烦杨先生了。你放心,我会督促他们都好好学习,以后争取给你们公司帮忙。”
杨志晔也没有拒绝这份好意,爽快地说:“那就麻烦奶奶啦!”
他又拉着方奶奶问了许多孩子们在桃心院的基本生活和学习情况,两人相谈甚欢。
说了大半天的功夫,杨志晔才仿若初醒般地看向在旁边站着的几个人,故作惊讶道:“你们还待在这里做什么?”
他挥挥手,像赶小鸡似的,“我先跟方奶奶说说话,你们该去哪去哪先待会儿,待会儿吃饭的时候我再来叫你们。”
时初一知道二舅是在赶他们走,但心中不禁疑惑:有什么事是不能让他知道的吗?他固执地站着没动,假装没听见。
楚飞白见状也有样学样,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甚至大胆地与杨志晔直勾勾对视,一副“你能拿我怎样”的架势。
楚天瑞的情绪不是很高涨,始终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对眼前的状况没有任何反应。
杨志晔一时无奈,只好明说:“初一,我跟你奶奶有话要讲。”
时初一点点头,语气平静:“嗯,我不会说话打扰你们。”
杨志晔只好把话挑明:“是单独讲。”
时初一摇摇头,眼中带着不解和坚持:“有什么是我不能听的吗?”
他犹豫了一下,声音不自觉地软了下来,带着几分难得的撒娇意味:“可是二舅,我想留下来。”
杨志晔顿时语塞:“……”
这是撒娇吧?这绝对是在跟他撒娇吧?!
这孩子平时冷淡得像块冰,突然来这么一下,这还怎么拒绝啊?
只是这件事关乎方奶奶的隐私,实在也不好让初一听着。
杨志晔左右为难,最后还是觉得应该尊重方奶奶的意见。
他有些为难地看向方奶奶,语气犹豫:“这……您看……”
方奶奶直觉性地觉察到杨先生要说的事与自己有关,但她也想不到到底是什么事,居然会让他特意要将初一支开。
初一是她从小看着长大的孩子,贴心又懂事,和她之间几乎没有秘密。
这么多年,她早已将他视如己出,有什么话是不能当着他的面说的呢?
想到这里,方奶奶索性也不多琢磨,只温和地笑了笑,语气里带着几分坦然和亲昵:“我跟初一可没什么不能说的秘密。”
她说着,朝时初一招了招手,声音柔软:“来,初一,到奶奶这儿来。”
时初一乖巧地走近,被她牵住手,一同坐到了沙发中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方奶奶握着他的手,轻轻拍了拍,像是要从这个动作里汲取一些安定的力量。
杨志晔见状,也不再坚持,点了点头。他整理了一下思绪,将楚方岑委托他调查的事情先做了一个委婉的铺垫。
他声音放缓,语气格外认真:“方奶奶,我要跟您说的这件事,您得先做好心理准备。”
“您千万别情绪激动,也别着急上火。”
“我能开口,就说明所有事情都已经安排妥当,眼下只差最后一步——就是亲口告诉您。”
他再三强调,语气凝重。
方奶奶原本松弛的神情,随着他一句一句的叮嘱,渐渐凝住了。
她就算再怎样迟钝,此刻也终于隐约触摸到了某个方向——
她手指控制不住地微微发抖,抬起来,像是想抓住什么,又像是想确认什么,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音,望向杨志晔:“你……你是说……”
那句话悬在嘴边,她却怎么也不敢问完。
她怕又是一场空,怕自己这把年纪,再也经不起那样炽烈的期望、又狠狠砸碎的痛楚。
杨志注视着她,没有让她继续忐忑,郑重而肯定地点了头:“是的,方奶奶。”
“就是您想的那件事。”
那一瞬间,方奶奶只觉得耳边“嗡”的一声,仿佛整个世界的声音都迅速退去,又猛地灌了回来。
她下意识攥紧了时初一的手,力道大得几乎掐进他皮肤里。
时初一也霎时明白了二舅要说的是什么——是他曾经在网上发布过寻人信息、是方奶奶惦念了一辈子、是楚家二哥私下里一直在追查的那件事。
他忽然想起,之前二哥似乎曾隐晦地向他提过几句,只是那时他未曾深想。
原来二哥早就找到了线索,却不声不响,一直在背后仔细调查、确认,甚至……连可能存在的麻烦都一一扫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