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6章 小苏厉害么?我教的!(1/1)
“所以,他应该是不认识周豹的,就算认识,也不会很熟。”宋慈说道,“否则的话,他第一时间就会想到周豹。毕竟像周豹这号人,想从那兄妹两人手中把他救走,还是很简单的。”
苏晨之前的判断,被宋慈这么一证实,大家都陷入了思考。
有漏网之鱼,那是肯定的了。
虽然可以尝试继续审问周豹而得到线索,但,周豹已经出现在了县令府。
也就是说,如果奸细是在府里,那么对方就已经有所察觉了。
在这个节骨眼,如果揪住周豹不放,一直审,不排除对方会逃跑,或者去采取别的什么措施。
那么,整个事情的变数就会增加。
当然,也可以现在就把整个府邸封锁了,但是并不能确定这个“奸细”是一个人,还是一批人…
所以,还是要小心点处理比较好。
就在这个时候,苏晨开口说道:
“其实,这个事情也不难处理。
“对方虽然藏在暗处,但是现在也一定像是热锅上的蚂蚁。
“双方处于较量的情况下,着急的一方就一定是被动的。
“所以,我们一定要稳着点来。
“目前,我们掌握着两个有用的信息,只要利用好这两点,我相信是可以把对方揪出来的…”
苏晨在说这些话的时候,宋慈一直在专心致志地听着,并且时不时的还点头。
一旁的罗辑则不断的用胳膊肘怼宋慈。
“小苏这些年跟着我学了不少,一定没错的,好好学着点,受益无穷…”罗辑念叨着。
宋慈心不在焉,没搭理他。
苏晨继续说道:
“首先,就是下毒的事情。
“我刚刚虽然让老齐去看着了,但是并不代表我们真的要全程看着他们。
“我们可以适当的放出一点空隙,让对方觉得自己有机可乘,对方才有机会再次露头。
“那样的话,是有机会人赃并获的。”
听到这番话,朱县令连连叫好:“苏大人!你这一招‘投石问路’,真是太精彩了!一定能成的!”
见朱县令这么激动,罗辑白了朱县令一眼,嘟囔道:“这叫‘钓鱼’,没文化……”
“那第二个信息,是什么?”宋慈主动问道。
苏晨开口,说道:
“刚刚的那个办法,只是用来钓奸细的。
“而且未必一定能成功,所以,我们还要利用好手里的另外一个信息——
“死者身上的,那颗珍珠。”
此话一出。
所有人都愣了一下。
“珍珠?”朱县令一脸迷茫。
“你们忘了吗?当时检查尸体的时候,宋慈从尸体上找到了一颗珍珠。”苏晨说道。
“是的。”宋慈点头,珍珠是他找到的,他的印象最为深刻,“那颗珍珠,就在我这。”
“这颗珍珠其实是最关键的。它不仅可以用来当鱼饵,甚至有可能可以直接查到凶手。只是…”苏晨叹气,“我暂时没有想好怎么利用这颗珍珠。”
罗辑连忙说道:
“这简单啊!
“咱们还是使用同样的套路…
“把珍珠的重要性给散播出去,然后故意放在一个地方。
“等着对方来偷就行了。
“钓鱼嘛,我也很娴熟的。
“小苏,对吧?”
苏晨没有说话。
此时,宋慈开口说道:
“其实,我这段时间就一直在研究这颗珍珠…
“而且,还已经有所发现了。
“只是最近各位都没有机会聚在一起,所以我一直没有告诉你们。”
说着,宋慈就从布袋里,掏出了那颗珍珠。
他将珍珠放在了案台上,继续说道:
“这颗珍珠,并不干净。
“我所说的‘不干净’,并不是指上面有什么污秽之物,而是说上面有一层——阴燧膏。”
苏晨微微皱眉,问道:“阴燧膏?是什么?”
宋慈回答道:
“阴燧膏,是由海中巨蚌产生的汁液和海底阴寒处的淤泥混合炼制的。
“它并没有什么医用价值。
“唯一的作用,就是能让东西在黑夜之中散发夜光。
“许多商人为了提高手中珠宝的市价,就会将阴燧膏涂抹在普通的珍珠上,以次充好。
“甚至可以冒充夜光珠。
“而这颗珍珠,就是被涂抹了阴燧膏的次品…”
听到这,苏晨立刻就明白了宋慈的意思。
“这个阴燧膏,是不是会沾染到手上?”苏晨问道。
宋慈点头,说道:
“是的。
“阴燧膏,性散,很容易沾染到其他物品上。
“不仅仅会沾染在抓取过珍珠上的手上,如果将珍珠放在一个地方久一点,甚至连周围的物品也会沾染上…
“所以,只要我们把消息传播出去,对方来偷这个珍珠…
“只要他触摸过珍珠…
“在晚上,他就一定跑不掉。”
朱县令连连点头,赞叹道:“好啊!宋县尉果然厉害!那我们就这么做吧?”
朱县令说完这句话,所有人的目光就聚焦到了苏晨的脸上。
“苏大人,具体的安排,还是你来吧?”朱县令说道。
“这个容易…”苏晨看着朱县令,“朱县令,你现在在自己家仆中散播消息,就说,马上就能定案了,但是现在人手有限,有一个物证非常重要,放在一个房间里,让他们一定要小心看管…”
“明白,明白。我这就去办…”朱县令连连点头。
“记住,现在把消息散出去,但是晚上的时候再让他们去看守。”苏晨吩咐道。
“明白,明白,下官明白。”
说罢。
朱县令就打算去办这件事。
可就在他刚走到门口的时候,一个仆人匆匆忙忙地跑了进来。
差一点撞到了朱县令。
“你干什么!见鬼了吗?!”朱县令大骂道。
“小的该死,小的该死。”下人连忙弯腰说道。
“到底什么事,你倒是说啊。”朱县令说道。
“刚刚,刚刚在大门下面,发现了一封信…”
“有信就有信,你一惊一乍的做甚啊!”
“不是…朱大人…这封信…”
仆人说了半天,没说出所以然来,只能将信掏了出来。
看到这封信,朱县令愣了一下。
苏晨几人也连忙围了上去。
只见,这封信上,沾满了鲜血。
信上只写了几个字——宋慈,亲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