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袭击天津卫(1/1)

新型粮食的播种在整个大宋广袤的土地上如火如荼的进行着。

短短半年时间,一批批新粮食已经到了收获的季节。

占城地区的红薯产量高达四千多斤,琼州的也达到三千多斤。

岭南地区种植的土豆,也接近三千多斤。

这对于饱受战乱,小冰河时期折磨的百姓来说,简直就是神仙的恩赐。

大量的百姓,争先恐后要求种植新的粮食品种。

同时,朝廷下达了优惠的收购条件,以至于百姓们对新粮食种植热情更是高涨。

短时间内,整个大宋缺粮的情况,大为缓解。

海外贸易的开展,进一步促进了税收的增加。

短短半年时光,大宋从上到下,信心随着实力的提高而增强。

喜悦的表情,开始重新出现在百姓们的脸上。

就连每天操练的士兵,驻守边防堡垒的斥候,甚至是防守在秦岭山脉的军官,都感受到曾经强盛的大宋开始回来了。

为了保卫新粮食的生产,李星辰觉得光防守还不行。

必须得出击。

恰好此时淮河防线基本构成。

大大小小的军事堡垒,还有关隘渡口,都有重兵把守。

水泥的的大规模运用,使得城高墙厚,外加大炮和火枪、火雷,使得江淮一线的防御空前强大。

可惜,就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时候,噩耗传来。

文天祥被杀于大都。

消息传来,举国悲痛。

悠悠公主更是下令举国哀痛一个月。

下令全力寻找文天祥的遗孤。

只在汕头地区找到了文天祥的一个女儿。

悠悠公主下令赐予文天祥这个小女儿南平郡主的称号,派人把她带到临安,让林晓倩亲自抚养。

李星辰穿越到这个时空,最想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崖山海战中拯救十万南宋军民。

他做到了。

另一个就是要拯救文天祥。

可惜,失败了。

虽然,俘虏了一大堆蒙元人的将领,甚至连敌人的丞相伯颜都俘虏了,还是换不回文天祥。

痛心疾首。

李星辰觉得,再不惩罚大都的那帮人,真的就对不起文天祥了。

于是调集最新练成的水师,准备进攻蒙元的海岸,直捣大都。

李星辰从占城和广州、泉州等地的造船厂,紧急调集了最新一批战舰。

因为地方广了,人口多了,物资充裕了不少,此时战舰的生产规模,远超之前。

这次从三个船厂调来的最新战舰,达到了一万六千多艘。

陆战队士兵和水兵加起来,更是达到了十二万多人。

李星辰看着密密麻麻停在镇江以北,扬州南边的一大片战舰,心中感慨。

此时,大量的经过训练的海军陆战队和水兵,整齐地站在甲板上,等待出发的命令。

李星辰把扬州的守卫任务交给了王二虎,自己带领这十多万人,准备沿着淮河口到渤海湾一带,全力进攻。

就在这时候,驻守在川东地区的李铁牛,得知李星辰要从海上北伐的消息,也带领八千艘战舰顺流而下,准备和李星辰一起并肩作战。

李星辰,拒绝了。

“铁牛,你的任务是防守在川东,和襄阳驻守的猴子一起,拱卫住西边的防线。只要你的舰队还在长江和汉江上游弋,我就有无后顾之忧。”

“可是,王爷,我也想要为文丞相报仇。”李铁牛说得义愤填膺。

李星辰还是不同意。

“报仇不在一时。蜀地刚刚收复,一些地方还不稳定。还有猴子驻扎在襄阳,需要你的支援。你需要稳住他的补给防线,绝对不容有失。”

李铁牛虽然一再请求跟着进攻大都,但是李星辰还是不同意。

好说歹说,李铁牛退回了宜昌附近驻扎。

李星辰集合一万六千多艘战舰,浩浩荡荡地沿着江苏外海,一路进攻山东,分兵一路攻击朝鲜半岛上的蒙元船厂。

这些地方的造船厂,舰船虽然很多,基本上来说没有多少战斗力,很快被摧毁。

大军浩浩荡荡地在黄海周边扫荡,遇到无论是蒙元的水师,还是商船,通通击毁。

消息传到大都,元廷震恐。

元廷的知枢密院玉昔贴木儿哀叹:

“宋人余孽,纠集海船上万,游弋于东海,黄海。摧毁了齐鲁沿岸的船厂,盐场。还捣毁了几处水师基地。如今,海上,我等已无抗衡之力。”

元廷众人争吵不休。

最后的结论是,辽东和蒙古草原,调集骑兵,驻守齐鲁的沿海,防止宋军登陆。

李星辰得知消息之后,不由得感慨:“如此一来,淮河防线的压力大为减轻。”

为了威慑元廷,李星辰带队从天津附近登陆。

此时,元廷驻守天津卫的当地主官休沐回家。

此时,管事的叫做梁衍波,是个靠着捐粮买来的官职。

此人平时就是斗大的字都不识几个的草包,听说宋人打来了,好奇地登上城头。

望着海河上密密麻麻的舰船,还有一根根巨炮开始瞄准天津卫城,这草包梁衍波吓得腿都软了。

在护卫的搀扶下,好不容易回到了城内的官署。

就听到了密集的炮声。

抬头一看,天上密密麻麻的炮弹砸下来。

城中顿时硝烟弥漫,火光冲天。

士兵们还没有来得及反应,就被炸死。

三轮炮击下来,天津城内已经没有一处齐整的房屋。

梁衍波也已经被炸得四分五裂,肠子都挂在了衙门的屋顶上。

李星辰的海军陆战队士兵,喊杀着冲入了天津。

此时,城内已经没有能站着的敌人了。

能站着的,都跑了。

李星辰见状,派出得力的参谋带领一支五千人的骑兵部队,佯攻通州,摧毁通州大运河边上的仓库。

“能烧就烧。烧不掉就炸掉。尽可能搞破坏。但是不要恋战,要及时撤退。”

很快,天津卫城陷落,通州仓库被烧的消息传到不远的大都。

忽必烈紧急下令调集大都方圆一千里以内的部队,全部到大都里勤王。

同时,派出掌管枢密院的玉昔帖木儿带领三万骑兵,追歼宋人的骑兵部队。

李星辰早就得到了消息,于是在天津卫城以北的开阔地带,准备了一个伏击圈。

让那五千骑兵,一步步把玉昔帖木儿引入包围圈。

可惜,玉昔帖木儿特别警觉。

到了包围圈外,感觉不对,立刻带领三万骑兵急速退回大都去了。

“老狐狸,跑得倒是挺快的。”李星辰无奈慨叹。

这时候,李星辰手下的几个军官都提议趁着敌人退却,多攻陷天津卫附近的敌人城镇,为文天祥报仇。

李星辰想了想,觉得这里是敌人的京畿地区,捣乱一番,不仅仅能够打击对方的士气,也能捣毁对方的经济。

“好,摧毁敌人的官署,仓库。可以俘虏,但是唯一的要求是不能滥杀无辜。尽可能地俘虏,然后拉回南方当民夫。”

“得令。”

此时一个参谋有点不解。

“天津卫附近的城镇都是汉民为主,为什么允许士兵们分兵攻占?他们肯定会伤害大量无辜的人的。”

李星辰问道:“这些士兵,都是经过严格训练的。绝对不会滥杀无辜。不过,你说的这些汉民,已经在金国人、蒙元人的统治下,对南方的汉人已经没有多少认同感了。就如同张弘范一样,追杀朝廷的官民毫不留情面。”

参谋点点头。

“我明白了。”

很快,天津卫周边的地区,都被宋军攻占。

李星辰的部下,俘虏了大量的人口,押回到船上。

李星辰看着这些可怜的百姓,不由得心生怜悯。

但是又不能表现出来。

只能下令:“无论男女老幼,都带回南方去。但是,不能打骂,不能虐待,尽可能地让这些人活着回到大宋。违令者斩。”

士兵们虽然不清楚李星辰的意图,但都严格执行了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