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稳固阵线,开始种粮(1/1)
当夜,李星辰带着一万骑兵,三万步兵,在炮兵的掩护下,杀向敌人的营地。
原本帖木儿不花想要在拂晓发动对新扬州城的突袭,没想到,偷袭还没动,就被袭击了。
李星辰的派出的骑兵部队,用马拉着轻便的火炮,近距离轰炸了敌人大营。
打光了炮弹之后,快速回撤到新扬州城的堡垒之后。
骑兵回来之后,王二虎派出剩下的三万骑兵,分成三路从北、西、南三个方向,发动偷袭。
意图与李星辰的部队实现对敌人大营的合围。
此时,李星辰带领的骑兵部队,趁敌人混乱的时候,忽然杀入敌营之内。
一时间,浓烟滚滚,火光冲天。
火枪声,喊杀声,战马的嘶鸣声,爆炸声,响成一片。
混战了不到两刻钟,敌人的逐渐不敌,纷纷溃散。
一部分敌人,连战马都不顾了,纷纷徒步溃逃。
李星辰也没有想到敌人溃败的如此之快。
还以为敌人有诈。
等到天光大亮,天上的热气球发来侦查报告,说敌人满山遍野朝西边溃退。
李星辰这才下令总追击。
一时间,当时在扬州城附近,能骑得动马的士兵,纷纷出城追击。
而没有马的,按照命令坚守城中。
帖木儿不花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败的。
原本自己在大营内吃着羊腿,喝着羊奶酒,准备拂晓发动突袭。
可是,突然天降奇祸,一分分炮弹落在他的大帐周围。
密集的爆炸,弹片纷飞,把他的帐篷都撕裂了。
周围的卫兵死的死,伤的伤。
幸存的士兵,还没有来得及集结,就听到喊杀声四起。
有一发炮弹在距离帖木儿不花不远的地方爆炸,把他的胳膊和后背炸伤。
几个受伤的卫兵,奋力地把他推上马背,催促道:“元帅,敌人来势凶猛,宋人可能已经包围了大营。快突围。”
草原人打仗很讲究机动灵活,逃跑从来不是一件丢脸的事情。
此时,敌营内大量的士兵开始骑马逃跑。
剩下的一些,因为战马被爆炸声惊跑了,没有马,只能在营内四处捉马来骑。
没有捉到马的,也只能靠两条腿跑路。
兵败如山倒。
平时威武雄壮的蒙元骑兵,此时朝着西边和北边四散奔逃。
李星辰的骑兵部队四下追杀帖木儿不花的残兵败将。
此时,坐镇扬州堡垒内的王二虎,也带兵过来支援李星辰。
两人一边追击,一边合并一处。
根据热气球传来的消息,不断地追踪帖木儿不花的逃跑路径。
不出五天,淮河以南,敌人的骑兵部队已经不成建制了。
王二虎不禁感慨:“还得是火器部队,专克敌人骑兵。十多万骑兵,还没有突袭扬州,就被我们打败了。”
李星辰感慨道:“我们夺走了敌人的淮南马场,现在的骑兵有了四五万。只是数量还是不够。”
“王爷不用担心,敌人鲁南还有一个军马场。大约有六万匹马,我带兵去把马抢回来。”
李建摆了摆手。
“不用,此地距离鲁南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暂时不用北伐,没必要那么多马,先不动那个马场。”
此时,在镇江休养的悠悠公主,基本上能够自由行走了。
知道前线吃紧,急忙抽调江南仅剩下的骑兵,还招募了一些新的步兵,通过舰船,运往江北。
李星辰急忙把这些援兵部署到淮河以南的方向,打造一条江淮防线。
由于有了水泥等新型材料,加上征调了大量的民夫,防线的修建速度还是非常快的。
江淮防线的稳固,李星辰调动了一部分舰队往西边,协助李铁牛和猴子稳固荆襄防线。
由于火枪和新式火炮的陆续投入使用,越来越多的新式步兵都被训练了出来。
很快,猴子的部队,从汉中入蜀,很快收复蜀地。
消息传来,李星辰高兴不已。
这样一来,当年南宋的半壁江山,李星辰已经恢复。
只要派出新式的步兵,征调民夫,恢复当年的山城防御体系,就能守住蜀地。
很快,收复江南的第一个寒冬到了。
由于宣布免除了江南三年田税,以及众多的税赋,江南地区的百姓终于过了一个肥年。
最让李星辰高兴的是,白衣带领舰队回来了。
当李星辰还在扬州营建新城的时候,白衣的舰队突然出现在江面。
李星辰得到报告的时候,还以为做梦。
很快,白衣带领士兵从船上搬运了大量的土豆、玉米和南瓜、红薯等粮食和蔬菜作物下来,堆放在李星辰的中军大帐。
“太好了,有了这些作物,以后天下就不会再有饥饿的百姓了。”李星辰兴奋地拿起一个土豆,感慨不已。
按照正常的时间线,这东西要在清朝才在国内大规模生产。
就在这时候,李星辰惊讶地问道:“陆公子呢?怎么没有一起回来?”
白衣急忙解释道:“陆公子看到那新美洲大陆,广阔富饶,适合种地和放牧。于是带领着三百步兵,两百骑兵,留在当地,准备雇佣当地的土着,替我大宋种植粮食。”
李星辰感慨:“难得陆公子有如此忠诚之心。”
白衣叹息道:“此去美洲,历时半年,还是在王爷的海图指引之下,顺着洋流和季风而去。如果没有这些,我们的舰队很可能无法及时到达,就会因为缺少食物淡水被困孤岛。”
李星辰笑道:“这些都是古代圣贤留下的。偶然间让我看到了而已。”
王二虎建议:“既然我们的江淮防线已经稳固,何不新的粮食作物大规模进行推广?”
白衣有点为难。
“虽然我经过几个月的收集,筹集几万石。但是没有在大宋试种,大规模推广,恐怕不妥。”
李星辰笑道:“无妨。一部分良种运往占城、清溪城、琼州、广州等地的农学院试着种植。另一部分,在江南选择肥田种植。还有一部分,运到刚刚收复的岭南和川蜀。这么多地方一起试种,哪个地方高产,就在哪个地方大规模推广。”
这时,指挥部一个参谋提议:“此次运回来的良种有限。为了提高百姓种植的积极性,是否可以让这些试种的人获得一定的奖励?””
李星辰点点头。
“好。就这么办。还有,种植出来的粮食,官府以高于稻米三倍的价格收上来,发给更多的人来种植。如此,不出两三年,整个淮河以南,就能种上这些高产作物。”
王二虎这时候提议道:“何必成立一个管理种植的部门?”
李星辰想了想:“好。这事情,奏请公主任命一个年富力强的官员,成立专职部门,专事推广这事。”
悠悠公主此时已经在镇江,得到消息之后,很快渡过长江,来到扬州。
当得知白衣真的把海外高产粮食带了回来, 激动不已。
除了给出海归来的人连升三级之外,还赏赐无数金银。
当得知李星辰要成立新的部门推广良种,悠悠公主 二话不说,当即召集手下的大臣商量。
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让李星辰手下的农学院祭酒亲自去抓这件事情。
理由是,让懂农业的人去搞农业,更加懂行。
李星辰当然同意。
为了推广新粮食作物的种植,李星辰从军中挑选出了一批文化素质较高的中下层军官,给每人升了官,然后分配了任务。
“你们到各地的试验田去,一来保证每颗新粮食都必须得到妥善的保存运输和种植。二来,防备敌国的斥候来窃取良种。”
王二虎还特地强调:“只要这事情推广下去,不出三五年,我们就能筹集足够的粮食,进兵中原,统一天下。一定要有足够高的认识。”
众人一听,种粮食就是为了收复中原,一个个激动万分。
很快,适合热带地区种植的红薯在岭南和占城开始种植,天气暖和一点,就种土豆。
李星辰给这些农作物的都颁布了种植、管理储存的方法。
加上朝廷的奖励,新粮食大规模推广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