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奴仆(1/1)

她雇了五个小孩,每天给孩子十文钱,管两顿饭,一群小孩争着抢着干。

小孩们每天挎着个木头匣子到处跑来跑去,匣子里放着抵用券和油纸包里包的试吃品,走街串巷到处喊。

“林记食铺开业在即,新品试吃,尝一尝不要钱啦!”

“两文钱优惠券,先到先得呀!”

“不要钱直接吃,不满意您转头就走呀!”

“林记新品吃食,一文钱不要,快来尝一尝啦!”

热爱占小便宜是人类刻在骨子里的冲动,一听不要钱,都要叫住小孩来问问怎么回事。

小孩介绍起来头头是道:“林记新品,您看您想试试哪种?这是保管您从没吃过的焖子;这是腊肠,有甜的有辣的;这是老板手打的鱼丸;这是最受欢迎的蛋糕,香甜软糯......您看您想试试哪种?都尝尝也行。”

好家伙,那不得都尝尝吗?

这一下可不得了,手头不富裕的人家惦记着那没肉但是有肉味的焖子;

手头宽裕点的人家早在辣味和甜味的腊肠里沦陷了;

喜好海鲜的日日想着那鲜甜可口的鱼丸;

姑娘小孩儿们最是对那一口甜软的蛋糕念念不忘了。

林记还没开业,一群人已经手里捏着两文钱抵用券眼巴巴等着它开张了。

食客们在等陆记开业,姜念在考虑招人。

她想做的朝食太多了,除了可以提前做好的荷叶饼夹一切、包子、豆腐脑,她还想做油条、馄饨、熏肉大饼、煎饼果子和鸡蛋灌饼,馄饨可以提前包好,但要现煮。

这几天林淮安可以帮她煮馄饨、盛豆腐脑,但林淮安要上学的,不可能一直在店里帮忙。

她想雇个能帮她忙的帮厨,再招个负责收银的账房。

姜念跟林淮安说了,林淮安沉吟了片刻道:“账房好说,帮厨的话,我还是不建议雇人,直接买比较好。”

姜念愣住了。

“你现在说是只帮你煮煮馄饨盛盛豆腐脑,但长久在店里待着难免会看到你做吃食的手艺。如果是雇的人,生了二心把你的方子泄露出去是很麻烦的。”

林淮安分析道:“如果是买下来的,就算是家奴了。家奴背主要承担很严重的刑罚,风险小很多。”

在大越朝家奴背主是很严重的事,被主家逮到了打死也就打死了。

不得不说,如果卖身契握在手里,很多事情确实方便很多。

“账房不用担心,等爹娘过来了,让娘来收银就行。娘算账功夫可以的。”林淮安又说,“这两天我可以先顶两天,另外你去问问袁慧,她愿不愿意,如果她愿意,可以让她来。”

姜念又是一愣。她真的没想到这茬,袁慧做这种事是完全没问题的,袁慧读过书,又是商户人家的长女,记账收银完全小菜一碟。

说干就干。

姜念林淮安立刻就跑去了姑母家,问能不能把袁慧借走。

袁慧正好在家,听说能出去长长见识,连工钱也没问,立刻拍着胸脯答应了:“表哥姐姐你们放心,林奶奶来之前店里的账就交给我吧!”

账房的事解决了,帮厨的事还是很棘手。

林淮安姜念跑了几趟牙行,都没找到合适的人。

姜念想找女孩子,可是现在还在牙行里没有被人买走的女孩子大多都有些问题,要么是心思不单纯被原来的主家给卖了,要么是胆小木讷没人瞧得上。

如果是给自己买丫鬟,木讷一点也无所谓,但做生意要胆小的可不行,她没那么多时间调教。

结果有一天,林淮安突然拽着姜念赶着驴车出去了。

驴车跑了很久,跑到了近郊一个破庙里。

姜念一头茫然跟着林淮安走进破庙,庙里地上杂草丛生,坐着两个瘦弱的女孩,本来听到声音十分警觉,看到是林淮安,连忙爬起来惊喜道:“恩公,你是来带我们走的吗?”

林淮安没理二人,转头看向姜念:“这俩你觉得行吗?”

姜念已经懵了:“这是怎么回事???”

林淮安苦笑一声,解释起了缘由。

原来前几天他去买香料,路过药铺,药铺门口就坐着这姐妹俩。

当时妹妹病了,姐姐正抱着妹妹坐在药铺门口,说要卖身救妹,谁帮妹妹花钱看病,她俩就给谁为奴为婢。但是姐妹俩太小了,又一个干瘦一个病恹恹,真想买奴买婢的看不上她们,连青楼老鸨也不愿意买。

林淮安看两人可怜,从药店买了药给她们。

她们就要卖身给林淮安当丫鬟。

林淮安没当回事,结果这几天跟姜念在牙行到处转也找不到合适的人,林淮安突然想起来这俩人,就带姜念来看了。

姜念问两姐妹:“你们叫什么名字?几岁了?你们父母呢?”

姐姐说:“我叫春分,我妹妹叫冬至,我十岁,冬至八岁。前几年家乡发大水,我们跟着父母逃荒过来。父亲在路上就死了,母亲前几年也死了,剩我们姐妹俩住在破庙里,讨饭为生。前一阵子冬至病了,我觉得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还不如去卖给人家当下人,好歹是个活路。”

姜念听了两人的话沉思片刻,答应带她们回去。

这等于白得俩丫鬟,先带回去看看,实在不行再让她们走也没什么损失。

于是姜念林淮安带着姐妹俩赶着驴车回家了。

到家的时候已经快到中午,姜念烧了两桶水放到厢房让姐妹俩洗个澡再换身干净的衣服。

家里也没多余的衣服,都是姜念之前穿林老太的衣服改的,林老太现在给姜念做了好几件新衣服,以前那些衣服姜念不穿了直接给了姐妹俩。

洗干净换了干净衣服的姐妹俩看起来并不丑,只是瘦弱干瘪,恍惚间让林淮安想到当初的姜念。

林淮安恍惚了一下,带着两人进堂屋坐下。

该吃午饭了,姜念也懒得做什么费功夫的,看着自己走前和的面,干脆做油泼面得了。

姜念烧了一锅水,把面扯开,水开后下进锅里,煮熟后捞出来,捞了四大碗。

调料粉都是现成的,姜念把盐、酱油、一点白糖、辣椒面、花椒面、葱花、蒜末在每个碗里撒了厚厚一层,用锅烧油,将热油滋啦一声浇在四碗面上,浓烈的油辣香味瞬间激发出来。

姜念又切了一盘腊肠,一起端去了堂屋。

“今天时间短,没时间做复杂东西,凑合吃点吧。”姜念一边搅着面一边跟几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