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县学(1/1)

这读书天赋可想而知。

所以刘洪图专门点了林淮安一起来。

例行勉励的时候也是关注林淮安最多。

刘洪图和蔼地问过各人的情况,知道林淮安因为家贫只读过几个月私塾,基本等于完全是自学的,更是大喜过望。

前三名童生每人赏赐了十两银子,勉励一番就放他们走了。

刘洪图专门留下了林淮安。

刘洪图拿出十两银子递给他:“我知你家贫,但你如今已经中了童生,光明前景也算指日可待了,回去跟家里人说一说,不必等八月考完院试了,你现在就直接来县学读书吧。”

林淮安愣了一下,很快说:“其实学生也渴慕县学已久,只是一直囊中羞涩,今年才攒够进学的二十两束脩,有机会进县学的话学生一定会竭尽全力,不辜负大人的期望。”

刘洪图哈哈大笑:“你呀你,你可知道,你如今进县学根本不用那么多钱?”

林淮安懵了:“啊?”

“咱们县学对身份没有要求,只要通过了入学试都可进学,只不过白身一年需要缴纳二十两银子的束脩。你打听的这没错。”

刘洪图捋一捋胡子:“可是你知不知道,童生以上的身份进县学不仅免试,也不需要缴纳那么多束脩。

童生一年只需要缴纳五两银子,秀才一年只需要缴纳二两银子,童生如果考中秀才,县学还会退回三两银子。举人如果想进县学,不需要掏束脩。

你今天就挣了十两银子,拿来进县学,那是绰绰有余了!”

林淮安已经听傻眼了。

他一直发愁的高额束脩问题,这就解决了???

林淮安带着他的十两银子和两个好消息回了家。

他考上了童生,还能直接进县学读书了,全家人都高兴坏了。

但说到全家一起去县里的事,林老大和林老太犹豫了。

姜念惊了:“奶奶,你们怎么回事啊?不想跟着去吗?”

林老大和林老太对视了一眼。

林老太叹了口气:“我肯定是想跟去的,我们淮哥儿这么争气,奶奶很高兴。但是这毕竟是家,还是没办法说走就走啊。”

“奶奶,大哥现在只是中了童生,我们也只是从村子搬到县城去,连武霖县都没出呢,等大哥以后中了进士,去京城做官,难道我们能不跟着他去吗?”

姜念循循善诱:“再说,我们也不是就不要这个家了,家还是家啊,等以后大哥告老还乡或者我们在外边赚够了银子还是要回来的。”

林老太心里思索着,没再说什么。

林老大敲了敲桌子:“我想的是另一件事。再有不久该麦收了,我和你奶奶走了谁来收粮食?粮税官来的时候谁来缴粮税啊?”

姜念和林淮安对视一眼。

姜念完全忘了这一茬,这时候才想起来,这确实是个问题。

最后林家终于定下方案,林淮安和姜念先去县里找房子住下,该开铺子开铺子,该读书读书。

等他们两个把粮收了,把粮税缴了,正好是八月。

那时候林淮安也考完院试了,无论结果如何肯定要回来告诉他们结果。

如果中了秀才,就在村里办宴,然后全家一起走。

如果没中,也全家一起走。

休息了几天,林淮安和姜念赶着驴车去县城了。

俩人直接上了牙行,牙行有个后院,在征求了同意之后把驴拴在了后院。

牙人还是当初看铺子时那个牙人,定住处之前先把铺子定下来了。

四十两银子转眼就没了,姜念心痛。

偏那牙人还在一旁感叹:“其实买下来更合算的。”

姜念虚弱地摆摆手。

她起早贪黑这么几个月,哪里拿得出买房子的钱?

住的地方选择就多一些,也便宜一些了。

牙人知道两人的条件,直接把特别好的和特别差的都排除了,只带着两人看了两套房子。

这两套房子都是一进的院子,四间屋子,都带水井。

最大的不同就是位置不同,一个离菜市近一些,离铺子比较远,四邻做小买卖的多,一年十五两银子;一个离县学近一些,也就是离铺子近,环境清净,周围住的书生比较多,一年二十五两银子。

姜念不禁感慨:无论在哪个时代学区房都贵啊!

然后她毫不犹豫地选了学区房。

契一签完,牙人就给了钥匙。

姜念林淮安牵着驴就直接住进去了。

新房子有四间屋,每个屋子都盘了炕,林淮安和姜念终于不用因为冷挤一个屋了。

俩人好歹收拾了收拾,就作伴去了铺子里。

那铺子只临街一间铺面,后面连通个小院。

小院就单纯是个院,没有屋。

姜念决定在后院搭个防雨棚,方便她放食材,雨淋不着大太阳也晒不着。

再砌个烤炉,想卖蛋糕没烤炉不行。

姜念花了一两银子,找了俩工匠,一天半就全弄好了。

姜念看着那个只有十平米的临街铺面,陷入了沉思。

这和她一开始的想法多少还是有点出入,这个大小安置完做饭的地方其实剩不下多少安置吃饭的地方。

姜念琢磨了一下午,晚上点灯熬油画了一幅简陋的示意图,第二天拿着就去找工匠去了。

等到工匠们叮咣五六忙活了七八天把活干完,林淮安才知道姜念想要的格局是什么样的。

那铺面从大门进入,入口处左手边是柜台,结账算账的地方。

屋子最里面挨着院子的地方,被姜念隔出了一间厨房,里面搭了灶台和烟囱。

屋子里空置的墙面,全部悬空安置了半米宽的木板作桌子用,木板下放置着数把高凳,整个屋子里没摆一张食铺常用的四方桌,全部上墙,足足隔出十几个座位,中间还有空间供人走动。

牌匾依然是让林淮安写的,龙飞凤舞“林记”两个大字。

菜单也是让林淮安写的,姜念想了想,先只写了朝食和小食两张,暮食的串串不需要菜单,其他的先试营业再慢慢加吧。

县城是个完全陌生的地方,怎么才能迅速打开市场呢?

姜念决定依旧用自己的老办法,试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