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8章 尸易无限(53)(1/1)

吴贤和沈文儒脸色大变。洛阳城里有很多无辜的百姓,还有很多珍贵的文物,要是鬼子投放了毒气弹,后果不堪设想。

“咱们得赶紧去洛阳城,阻止鬼子!”吴贤大喊着,拿起洛阳铲,就要往洛阳城的方向跑。

沈文儒赶紧拉住他:“现在去已经来不及了!鬼子的特种部队战斗力很强,咱们这点人根本不是对手。而且,咱们不知道鬼子投放毒气弹的具体时间和地点,盲目冲过去,只会白白送死。”

“那怎么办?难道咱们就眼睁睁地看着鬼子在洛阳城里投放毒气弹,伤害百姓,破坏文物吗?”吴贤着急地问,语气里充满了不甘。

沈文儒沉默了一会儿,突然眼前一亮:“我有办法!日军的指挥官是个文物迷,他一直想得到洛阳城里的一件国宝——唐代的‘唐三彩马’!”

沈文儒的话让吴贤眼前一亮,他赶紧追问:“那唐三彩马现在在哪里?咱们怎么利用它阻止鬼子投放毒气弹?”

“唐三彩马藏在洛阳城里的‘古月轩’古玩店,店主是我的老朋友,也是个爱国人士,一直把这件国宝藏得很严实。”沈文儒语速极快,“日军指挥官松井(注:此处为新登场的日军指挥官,与此前被消灭的松井无直接关联)早就想得到它,只是一直没找到机会。咱们可以假装要把唐三彩马献给松井,趁机接近他,毁掉毒气弹的引爆装置。”

吴贤点点头,心里迅速盘算起来:“这个计划可行,但风险太大。松井肯定会有很多守卫,咱们怎么才能接近他?而且,咱们不知道毒气弹的具体位置,就算接近了松井,也未必能找到引爆装置。”

“我有办法。”沈文儒从怀里掏出一张折叠的纸条,展开后是一张洛阳城的地图,上面用红笔标注着日军的据点和可能存放毒气弹的位置,“这是我之前在北平的时候,从一个日军俘虏嘴里撬出来的情报。毒气弹应该存放在日军的司令部地下室,引爆装置就在松井的办公室里。而且,我认识一个在日军司令部当杂役的中国人,他叫老陈,是咱们的人,可以帮咱们混进去。”

事不宜迟,吴贤和沈文儒立刻带着几个身手矫健的游击队员,朝着洛阳城出发。洛阳城城门处有日军重兵把守,盘查很严。沈文儒拿出之前伪造的日军特务证件,又塞给守门的日军士兵一些银元,才勉强混了进去。

城里一片萧条,街道上行人稀少,到处都是日军的岗哨。吴贤他们不敢停留,按照沈文儒的指引,很快就来到了古月轩古玩店。店主老周是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头发花白,看到沈文儒,赶紧把他们迎进店里,关上店门。

“文儒,你怎么来了?现在城里到处都是鬼子,太危险了。”老周压低声音说。

“老周,我们是来借唐三彩马的。”沈文儒把计划告诉了老周,“只有这样,才能阻止鬼子投放毒气弹,保护城里的百姓和文物。”

老周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好,为了国家和百姓,这唐三彩马就算毁了,也值了。我这就去把它取出来。”

老周走进里屋,很快就抱着一个精致的木盒出来,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匹通体雪白的唐三彩马,马身上的花纹色彩鲜艳,栩栩如生,一看就是稀世珍宝。吴贤小心翼翼地把唐三彩马放进背包里,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保护好它,绝不能让它落入鬼子手中。

接下来,沈文儒联系上了在日军司令部当杂役的老陈。老陈约他们在一个偏僻的小巷里见面。老陈五十多岁,皮肤黝黑,脸上布满了皱纹,看到吴贤他们,赶紧上前:“沈先生,你们放心,我已经跟司令部的守卫打好招呼了,就说你们是来给松井司令官献宝的,他们会放你们进去。不过,松井的办公室守卫很严,你们得小心。”

吴贤从背包里掏出一把匕首,递给老陈:“老陈,谢谢你。这把匕首你拿着,要是遇到危险,也好有个防身的东西。”

老陈接过匕首,感动得眼眶通红:“谢谢吴先生,你们放心,我一定会帮你们的。”

当天下午,吴贤和沈文儒伪装成献宝的商人,背着装有唐三彩马的背包,跟着老陈来到了日军司令部。司令部是一座中式建筑,门口有两个日军士兵站岗,看到老陈,立刻恭敬地问好。老陈跟他们说了几句日语,又指了指吴贤和沈文儒,士兵们便放他们进去了。

司令部里到处都是日军士兵,有的在巡逻,有的在办公室里办公。老陈带着他们穿过走廊,来到二楼的松井办公室门口。办公室门口有两个手持军刀的日军士兵站岗,目光警惕地盯着他们。

“司令官正在里面等着呢,你们进去吧。”老陈压低声音说,眼神里充满了担忧。

吴贤和沈文儒深吸一口气,推开办公室的门走了进去。办公室很大,装修豪华,墙上挂着一幅巨大的日本军旗,桌子后面坐着一个身穿日军军装的中年男人,正是松井。松井的脸上带着一丝傲慢的笑容,目光落在吴贤背着的背包上。

“你们就是来给我献宝的?”松井的中文说得很流利,语气里带着一丝不屑,“把东西拿出来,让我看看是不是真的唐三彩马。”

吴贤慢慢放下背包,打开木盒,露出里面的唐三彩马。松井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赶紧走过来,小心翼翼地拿起唐三彩马,仔细端详着:“没错,这就是我要找的唐三彩马!太好了,终于到手了!”

就在松井得意忘形的时候,吴贤突然掏出藏在怀里的洛阳铲,朝着松井的后脑勺砸去。松井反应很快,赶紧侧身躲避,洛阳铲砸在桌子上,发出“哐当”一声巨响。

“八嘎!你们竟敢骗我!”松井愤怒地咆哮着,掏出手枪就要射击。沈文儒赶紧冲上去,一把夺过松井的手枪,两人扭打在一起。

吴贤趁机在办公室里寻找毒气弹的引爆装置。办公室里有一个巨大的书柜,书柜后面似乎有一个暗格。吴贤用力推开书柜,暗格里果然有一个黑色的盒子,盒子上有一个红色的按钮,旁边还有一个显示屏,上面显示着“毒气弹引爆倒计时:1小时”。

“找到了!”吴贤大喊着,试图打开盒子,却发现盒子上有一把密码锁。“沈文儒,快问松井密码是多少!”

沈文儒听到喊声,更加用力地压制住松井:“快说!毒气弹引爆装置的密码是多少?不然我杀了你!”

松井咬着牙,不肯说话。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突然被推开,十几个日军士兵冲了进来,举着枪对准了吴贤和沈文儒。“放下武器!不然我们就开枪了!”

吴贤和沈文儒陷入了困境。他们看着眼前的日军士兵,又看了看暗格里的引爆装置,心里焦急万分——只剩下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了,要是找不到密码,洛阳城的百姓和文物就都完了。

就在这危急关头,老陈突然冲了进来,手里拿着一把菜刀,朝着日军士兵砍去:“快走!我来挡住他们!”

老陈的出现,给了吴贤和沈文儒一线生机。吴贤赶紧对沈文儒说:“你带着老陈先走,我来想办法破解密码!”

“不行!要走一起走!”沈文儒不肯丢下吴贤。

“没时间了!再不走就来不及了!”吴贤用力把沈文儒和老陈推出办公室,然后关上房门,用桌子顶住。

日军士兵们疯狂地砸着房门,很快就把房门砸开了。吴贤看着冲进来的日军士兵,又看了看暗格里的引爆装置,心里突然有了一个主意——他想起沈文儒说过,这台引爆装置的线路很复杂,只要破坏掉里面的线路,就能阻止毒气弹引爆。

吴贤赶紧掏出随身携带的匕首,撬开暗格的盒子,里面果然有很多复杂的线路。他凭着自己多年盗墓时积累的对机关线路的了解,小心翼翼地剪断了几根关键的线路。显示屏上的倒计时瞬间停止,然后变成了“引爆装置已失效”的字样。

“太好了!成功了!”吴贤兴奋地大喊着。可就在这时,一个日军士兵举着枪,对准了他的后背。“砰”的一声,子弹击中了吴贤的肩膀,鲜血瞬间流了出来。

吴贤忍着疼痛,转过身,举起洛阳铲,朝着那个日军士兵砸去。士兵被砸中胸口,倒在地上。其他日军士兵见状,纷纷朝着吴贤开枪。吴贤赶紧躲到桌子后面,肩膀上的伤口越来越疼,视线也开始模糊。

就在他以为自己快要不行的时候,办公室外面突然传来一阵激烈的枪声,还有游击队员的喊杀声——是司令员带着大部队赶来了!

日军士兵们听到枪声,顿时慌了神。吴贤趁机从桌子后面冲出来,举起洛阳铲,朝着日军士兵们砸去。很快,司令员带着游击队员们冲进了办公室,把剩下的日军士兵全部消灭。

司令员赶紧走到吴贤身边,扶住他:“吴先生,你怎么样?没事吧?”

吴贤摇了摇头,指着暗格里的引爆装置:“毒气弹的引爆装置已经被我破坏了,洛阳城安全了。”

司令员松了口气,拍了拍吴贤的肩膀:“好样的!你立了大功!”

沈文儒和老陈也冲了进来,看到吴贤受伤,赶紧过来帮忙包扎伤口。老陈看着吴贤,感动地说:“吴先生,谢谢你,你救了洛阳城的百姓和文物。”

吴贤笑了笑,心里充满了欣慰。他知道,这场战斗虽然胜利了,但鬼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还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们。

当天晚上,吴贤和众人回到了根据地。医生给吴贤处理了伤口,告诉他需要好好休息一段时间。可吴贤心里却一直惦记着洛阳城里的文物和百姓,他知道,只要鬼子还在中国的土地上,百姓就不会有真正的安宁,文物也不会有真正的安全。

几天后,吴贤的伤口稍微好了一些,就主动向司令员请命,要求去洛阳城协助当地的抗日组织,保护文物,打击鬼子。司令员拗不过他,只好同意了,并派了十几个游击队员跟着他一起去。

吴贤和队员们来到洛阳城后,很快就与当地的抗日组织取得了联系。他们一起在城里开展游击战争,破坏日军的据点,保护文物,帮助百姓。在他们的努力下,洛阳城里的日军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不敢再轻易破坏文物,百姓的生活也渐渐恢复了一些秩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可就在这时,一个坏消息传来——日军的大部队已经到达了洛阳城外,准备对洛阳城发动大规模的进攻,不仅要消灭城里的抗日力量,还要抢走城里所有的文物。

吴贤和当地的抗日组织负责人紧急召开会议,商量对策。负责人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名叫赵刚,性格果断,很有军事才能。“日军的兵力太多,咱们硬拼肯定不行。洛阳城的城墙很坚固,咱们可以利用城墙,坚守城池,等待根据地的援军。”

吴贤点点头,补充道:“咱们还可以在城里布置陷阱,利用古墓里的机关原理,制造一些简单的防御工事,比如陷坑、绊马索之类的,给鬼子造成麻烦。而且,城里的百姓都很支持咱们,咱们可以发动百姓,一起参与防御,这样既能增加防御力量,也能提高百姓的抗日积极性。”

赵刚同意了吴贤的建议,立刻组织人员,在城里布置陷阱,加固城墙。百姓们也积极响应,有的帮忙搬运石头加固城墙,有的帮忙制作陷阱,有的则给抗日队员们送水送粮,整个洛阳城都笼罩在一片紧张而有序的备战氛围中。

几天后,日军的大部队终于对洛阳城发动了进攻。他们用迫击炮朝着城墙疯狂轰炸,子弹像雨点一样密集地射向城里。抗日队员们躲在城墙后面,奋力抵抗,用步枪、手榴弹反击日军。

吴贤则带着一部分队员,在城里的街道上布置陷阱。他们在日军可能经过的街道上挖了很多陷坑,里面插上尖刺,然后用树枝和杂草掩盖起来。当天军的士兵冲进城里,沿着街道推进时,很多人都掉进了陷坑里,被尖刺扎伤,惨叫连连。

日军的进攻持续了整整一天,却始终无法突破城里的防御。到了晚上,日军只好暂时撤退,在城外安营扎寨,准备第二天继续进攻。

吴贤和赵刚趁着夜色,召开了紧急会议。“日军虽然暂时撤退了,但他们的兵力还很强大,明天肯定会发动更猛烈的进攻。咱们的弹药已经不多了,根据地的援军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到,这样下去不是办法。”赵刚担忧地说。

吴贤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了洛阳城外的一座唐代古墓——这座古墓的墓道连接着城外的一条小河,要是能从这里绕到日军的后方,发动突袭,说不定能打乱日军的进攻计划。

“我有一个主意。”吴贤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赵刚,“咱们可以派一支小分队,从唐代古墓的墓道绕到日军的后方,破坏他们的迫击炮阵地和军火库,这样就能削弱他们的进攻力量,为咱们争取时间。”

赵刚眼前一亮:“好主意!就这么办!我亲自带一队人去,你留在城里指挥防御。”

吴贤摇摇头:“不行,那座古墓的墓道很复杂,有很多机关,只有我熟悉那里的情况。还是我带一队人去,你留在城里指挥。”

赵刚知道吴贤说得对,只好同意了。当天夜里,吴贤带着十个身手矫健的队员,悄悄从洛阳城的后门溜出去,朝着唐代古墓的方向跑去。

古墓的入口藏在一片树林里,很隐蔽。吴贤带着队员们钻进墓道,墓道里黑漆漆的,弥漫着一股潮湿的霉味。吴贤掏出打火机,点燃一根火把,小心翼翼地带着队员们往前走,不时提醒他们注意避开机关。

走了约莫一个小时,他们终于到达了墓道的另一端,出口就在日军营地的后方不远处。吴贤让队员们隐蔽在草丛里,观察日军的营地——日军的迫击炮阵地就在营地的东侧,军火库则在营地的中央,周围有很多日军士兵守卫。

“咱们分两队行动,一队去破坏迫击炮阵地,另一队去炸军火库。”吴贤压低声音,对队员们说,“行动一定要快,不能被鬼子发现。”

队员们点点头,分成两队,悄悄朝着日军的营地摸去。吴贤带领一队队员,朝着迫击炮阵地走去。阵地上有四个日军士兵正在打瞌睡,吴贤和队员们趁机冲上去,用匕首将他们无声地解决掉。然后,他们在迫击炮上安装了炸药,设置好引爆时间,赶紧撤离。

另一队队员也成功地摸到了军火库附近,他们趁着守卫不注意,在军火库的门口安装了炸药,然后迅速撤离。

当吴贤和队员们回到草丛里时,炸药正好引爆。“轰隆”一声巨响,迫击炮阵地和军火库同时爆炸,火光冲天,日军的营地瞬间陷入一片混乱。

“成功了!”队员们兴奋地低声欢呼着。

吴贤赶紧带着队员们,沿着墓道返回洛阳城。他们刚回到城里,就看到赵刚带着抗日队员们冲了出来,朝着日军的营地发起了进攻。日军因为迫击炮阵地和军火库被炸毁,士气大跌,根本抵挡不住抗日队员们的进攻,很快就溃不成军,纷纷朝着城外逃跑。

抗日队员们乘胜追击,一直把日军赶出了几十里地,才胜利返回洛阳城。城里的百姓们看到抗日队员们凯旋,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给他们送水送粮,整个洛阳城都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吴贤站在人群中,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自豪。他知道,这场胜利只是抗日战争中的一小部分,还有很多战斗在等着他们,还有很多文物需要他们去保护。但他相信,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坚持抗日,就一定能把鬼子赶出中国,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珍贵文物,让百姓们过上安宁的生活。

可他不知道的是,日军并没有放弃对洛阳城的觊觎,他们在撤退后,很快就重新集结了兵力,还从日本调来了更多的武器和兵力,准备对洛阳城发动更大规模的进攻。而且,日军还制定了一个更加恶毒的计划——他们要毁掉洛阳城里所有的古墓和文物,让中国永远失去这些珍贵的历史遗产。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降临,而吴贤和他的同伴们,即将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洛阳城的欢庆声还没完全散去,吴贤就带着队员们在城墙上巡查。夜风裹着硝烟味吹在脸上,他摸了摸肩膀上还没完全愈合的伤口,指尖能感受到绷带下的硬结——那是阻止毒气弹时留下的疤,也是他和这片土地的牵绊。城墙下,百姓们自发组织的巡逻队正提着马灯走动,灯光在夜色里连成一串,像守护城池的星火。

“吴先生,你说鬼子真的会善罢甘休吗?”身边的队员小李突然开口,他的胳膊上还缠着纱布,是上次在古墓里被影卫划伤的。

吴贤望着城外漆黑的田野,摇了摇头:“不会。松井丢了迫击炮和军火库,肯定会回来报复。而且他们一直盯着城里的文物,没拿到好处,绝不会轻易离开。”他顿了顿,从怀里掏出沈文儒之前给他的《洛阳古墓分布图》,借着马灯的光仔细看着,“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尤其是城北的北魏石窟,那里的佛像和壁画都是国宝,绝不能让鬼子破坏。”

话音刚落,远处突然传来一阵马蹄声,还夹杂着隐约的汽车引擎声。吴贤心里一紧,赶紧让小李去通知赵刚,自己则趴在城墙上,用望远镜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望去——夜色里,能看到一队黑影正朝着洛阳城移动,数量至少有两百人,还有几辆卡车,显然是日军的增援部队。

“鬼子来了!”吴贤大喊一声,城墙上的队员们立刻进入战斗状态,纷纷举起步枪,瞄准城外。很快,赵刚也带着大队人马赶到,他手里拿着一把驳壳枪,脸色凝重:“看来咱们猜对了,鬼子果然不甘心。通知下去,关闭所有城门,百姓们全部躲进防空洞,准备战斗!”

日军的部队很快就到了城下,为首的正是松井。他坐在一辆装甲车上,手里拿着扩音器,对着城里大喊:“里面的人听着,赶紧投降!把所有文物交出来,我可以饶你们不死!否则,我就把洛阳城炸成一片废墟!”

赵刚冷笑一声,朝着城外喊道:“松井,你别做梦了!我们就算是战死,也绝不会把国宝交给你们这些侵略者!有本事,你就攻进来!”

松井被激怒了,下令朝着城墙开炮。炮弹“嗖嗖”地飞来,落在城墙上,炸起阵阵黄土。城墙上的队员们虽然奋力反击,但日军的火力太猛,很快就有几个队员倒下,城墙也被炸开了一个缺口。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咱们的弹药快用完了,城墙也撑不了多久。”赵刚着急地说,“吴先生,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吴贤看着城外的日军,又看了看城北的方向,突然有了主意:“城北的北魏石窟里有很多狭窄的洞穴,咱们可以把鬼子引到那里去。洞穴里空间小,鬼子的重武器派不上用场,咱们还可以利用石窟里的地形,设置陷阱,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赵刚眼前一亮:“好主意!就这么办!我带一队人在这里牵制鬼子,你带另一队人去石窟布置陷阱,然后想办法把鬼子引过去。”

吴贤点点头,立刻挑选了五十个身手矫健的队员,带着他们朝着城北的北魏石窟跑去。石窟离洛阳城有五公里,里面的洞穴错综复杂,像一座巨大的迷宫。吴贤小时候跟着师父来这里盗过墓,对里面的地形了如指掌。

“大家听着,咱们分成三组,一组在洞口布置绊马索和陷坑,一组在洞穴里安装炸药,还有一组在石窟的制高点埋伏,准备伏击鬼子。”吴贤快速分配任务,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

他自己则带着几个队员,在石窟最深处的洞穴里布置机关——这里有一个天然形成的石缝,宽度只能容一个人通过,是绝佳的伏击点。吴贤让队员们在石缝两侧的岩壁上安装好炸药,又在石缝前的地面上撒上滑石粉,只要鬼子一踩上去,就会滑倒,正好掉进他们的伏击圈。

就在陷阱快要布置好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枪声,还有日军的喊杀声——是赵刚他们把鬼子引过来了!吴贤赶紧让队员们隐蔽好,自己则趴在石缝旁边的岩壁上,等着鬼子上钩。

很快,日军的士兵就冲进了石窟。他们沿着洞穴一路往里走,根本没注意到地上的滑石粉。第一个日军士兵刚走进石缝,就脚下一滑,摔了个四脚朝天。后面的士兵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纷纷朝着石缝里挤。

“就是现在!”吴贤大喊一声,按下了炸药的引爆按钮。“轰隆”一声巨响,石缝两侧的岩壁瞬间坍塌,把十几个日军士兵埋在了里面。剩下的日军士兵吓得魂飞魄散,纷纷想要逃跑。

埋伏在制高点的队员们趁机开枪,子弹像雨点一样射向日军士兵。日军士兵们慌不择路,很多人都掉进了之前布置好的陷坑里,被里面的尖刺扎伤,惨叫连连。

松井看到自己的士兵损失惨重,气得暴跳如雷,下令让所有士兵撤退。吴贤和队员们趁机追了上去,又消灭了十几个日军士兵,才停止追击。

“太好了,咱们成功了!”队员们兴奋地欢呼起来,脸上洋溢着胜利的笑容。

吴贤却没有放松警惕,他知道,松井只是暂时撤退,肯定还会回来。而且,日军的增援部队还在不断赶来,他们的兵力越来越多,要是再不想办法,洛阳城迟早会被攻破。

当天晚上,吴贤和赵刚在洛阳城的指挥部里召开紧急会议。指挥部里挤满了抗日队员和当地的百姓代表,大家都在为接下来的战斗出谋划策。

“鬼子的兵力太多,咱们硬拼肯定不行。”一个百姓代表说,“咱们可以发动城里的百姓,一起参与战斗,就算是用锄头、镰刀,也要跟鬼子拼了!”

“没错!”另一个队员附和道,“咱们还有很多陷阱和机关,只要鬼子敢再来,咱们就让他们有来无回!”

吴贤沉默了一会儿,突然想起了沈文儒之前提到的“地下联络网”——这是一个由当地百姓和抗日志士组成的秘密组织,分布在洛阳城的各个角落,负责传递情报和接应游击队员。“咱们可以利用地下联络网,收集鬼子的情报,了解他们的兵力分布和进攻计划。然后,再联合附近的游击队,一起夹击鬼子,说不定能打退他们。”

赵刚点点头:“好主意!我这就派人去联系地下联络网,让他们尽快收集鬼子的情报。同时,咱们也要赶紧联系附近的游击队,请求他们支援。”

接下来的几天,洛阳城陷入了一片紧张的备战氛围中。百姓们自发地组织起来,有的帮忙加固城墙,有的制作陷阱和武器,有的则为队员们送水送粮。地下联络网也很快传来了情报——日军正在集结兵力,准备在三天后对洛阳城发动总攻,而且还从日本调来了一支“文物掠夺队”,专门负责抢夺城里的文物。

“看来鬼子这次是铁了心要拿下洛阳城,抢走文物。”吴贤看着情报,脸色凝重,“咱们必须在三天内联系到附近的游击队,否则就来不及了。”

就在这时,一个队员突然跑了进来,兴奋地喊道:“吴先生,赵队长,好消息!附近的游击队已经收到咱们的消息,说会在两天后赶到洛阳城,支援咱们!”

众人听了,都松了口气。赵刚高兴地说:“太好了!有了游击队的支援,咱们一定能打退鬼子,保护好洛阳城和里面的文物!”

接下来的两天,吴贤和赵刚带领着队员们,继续加固防御工事,布置更多的陷阱。百姓们也积极参与,有的甚至把自己家里的门板拆下来,用来加固城墙。整个洛阳城,都笼罩在一片团结一心、抗击日寇的氛围中。

第三天一早,日军的总攻如期而至。他们用重炮朝着洛阳城疯狂轰炸,城墙很快就被炸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日军士兵们像潮水一样,从缺口里涌了进来。

吴贤和赵刚带领着队员们,在城墙缺口处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子弹用完了,就用大刀和长矛;大刀卷刃了,就用拳头和牙齿。百姓们也拿着锄头、镰刀,冲了上来,与队员们一起,抗击日军。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双方都损失惨重。就在洛阳城快要被攻破的时候,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喊杀声——是游击队的增援部队到了!

游击队的队员们骑着马,拿着步枪,朝着日军的后方冲去。日军腹背受敌,顿时乱作一团。吴贤和赵刚趁机带领着队员们发起反击,日军士兵们纷纷溃退。

松井看到大势已去,只好下令撤退。吴贤和队员们以及游击队的增援部队,乘胜追击,一直把日军赶出了几十里地,才胜利返回洛阳城。

城里的百姓们看到抗日队伍凯旋,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他们为队员们献上鲜花和锦旗,感谢他们保护了洛阳城和里面的文物。吴贤站在人群中,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充满了自豪和欣慰。他知道,这场战斗的胜利,是所有人团结一心、共同努力的结果。

可他不知道的是,松井在撤退后,并没有放弃。他联系了日军的总部,请求更多的兵力和武器支援,还制定了一个更加恶毒的计划——他要在洛阳城周围投放燃烧弹,把整个洛阳城和里面的文物都烧毁,让中国永远失去这座历史名城。

一场更大的危机,正在悄然降临。而吴贤和他的同伴们,还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丝毫没有意识到,他们即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灾难。

几天后,吴贤和赵刚正在洛阳城的指挥部里,商量如何进一步加强防御,防止日军再次进攻。突然,一个队员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大喊道:“吴先生,赵队长,不好了!城外发现了大量的日军士兵,他们还带着很多燃烧弹,看样子是要放火烧城!”

吴贤和赵刚脸色大变,赶紧跑到城墙上,朝着城外望去——只见远处的田野里,密密麻麻的日军士兵正朝着洛阳城移动,他们手里拿着燃烧弹,还有几辆卡车,上面装满了汽油桶。

“不好,鬼子要放火烧城!”赵刚着急地说,“咱们得赶紧想办法阻止他们,否则洛阳城和里面的文物就都完了!”

吴贤看着城外的日军,心里快速盘算着。燃烧弹的威力很大,一旦被投进城里,后果不堪设想。而且,日军的兵力太多,他们根本无法在短时间内组织起有效的防御。

“咱们还有多少水和灭火工具?”吴贤问道。

“水不多了,城里的水井已经被鬼子炸了几口,剩下的也只够百姓们日常饮用。灭火工具也很少,只有几十把水桶和几台抽水机。”一个队员回答道。

吴贤皱起眉头,心里更加焦急。就在这时,他突然想起了洛阳城附近的一条大河——洛河。洛河的水流湍急,水量充足,如果能把洛河的水引到城里,就能有效地阻止火势蔓延。

“我有办法!”吴贤大喊一声,“咱们可以在洛河的上游修建一条临时的水渠,把洛河的水引到城里,用来灭火。同时,组织百姓们在城里的街道上挖掘防火沟,防止火势扩散。”

赵刚眼前一亮:“好主意!就这么办!我带一队人去修建水渠,你带另一队人组织百姓们挖掘防火沟。咱们一定要在鬼子到达之前,做好准备!”

众人立刻行动起来。赵刚带领着队员们,拿着铁锹和锄头,朝着洛河的上游跑去。他们在洛河的岸边,快速修建起一条临时的水渠,把洛河的水引向洛阳城。

吴贤则带领着另一队队员,组织百姓们在城里的街道上挖掘防火沟。百姓们积极性很高,有的拿着铁锹,有的拿着锄头,甚至有的孩子也拿着小铲子,帮忙挖掘。大家齐心协力,很快就在城里的主要街道上,挖掘出了一条条深一米、宽两米的防火沟。

就在他们快要完成准备工作的时候,日军的部队已经到达了洛阳城的城下。松井坐在装甲车上,看着城里的景象,冷笑着说:“没想到你们还挺有办法,不过,这也救不了你们!放火烧城!”

日军士兵们纷纷点燃燃烧弹,朝着城里扔去。燃烧弹落在城里的房屋上,瞬间燃起熊熊大火。很快,城里的很多房屋都被点燃,火势迅速蔓延。

“快,开水渠!”赵刚大喊一声,队员们赶紧打开水渠的闸门。洛河的水顺着水渠,源源不断地流进城里,朝着火势最旺的地方冲去。

百姓们也拿着水桶和抽水机,不停地朝着大火浇水。吴贤则带领着队员们,在防火沟的两侧,用湿布和沙子搭建起临时的防火墙,防止火势越过防火沟。

战斗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在众人的努力下,火势终于被控制住了。洛阳城虽然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但大部分的文物和百姓都得到了保护。

松井看着城里的火势被扑灭,气得暴跳如雷,却也无可奈何。他知道,再继续进攻也没有意义,只好下令撤退。

吴贤和赵刚带领着队员们,站在城墙上,看着日军撤退的背影,心里松了口气。可他们知道,这只是暂时的胜利,日军肯定还会回来。而且,洛阳城已经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他们需要尽快重建家园,恢复防御,为下一次的战斗做好准备。

当天晚上,吴贤和赵刚在洛阳城的指挥部里,召开了战后总结会议。会议上,大家纷纷表示,要尽快重建洛阳城,加强防御,同时,也要继续联系其他的抗日组织,联合起来,共同抗击日寇,保护好中国的土地和文物。

吴贤看着众人坚定的眼神,心里充满了信心。他知道,虽然战斗还没有结束,还有很多困难在等着他们,但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坚持抗日,就一定能把鬼子赶出中国,保护好老祖宗留下的珍贵遗产,让百姓们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可他不知道的是,在日军的总部里,一个更加庞大、更加恶毒的计划正在酝酿。日军的最高指挥官已经决定,调动更多的兵力和武器,对洛阳城发动最后的进攻,不惜一切代价,也要拿下洛阳城,抢走里面的文物。而且,他们还打算在进攻的同时,对洛阳城周围的其他城市发动进攻,扩大占领区,彻底摧毁中国的抗日力量。

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而吴贤和他的同伴们,即将面临一场前所未有的考验。他们能否再次战胜困难,保护好洛阳城和里面的文物,能否在这场残酷的战争中,为中国的抗日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一切都还是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