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1/1)
说做就做,俞醉在从曾惜文那里拿到村长俞立文的联系方式之后,几乎没有丝毫犹豫,第一时间就拨打了过去。
与此同时,在宁静的三水村,俞立文刚刚从市里开完会回来。
他略显疲惫地走进家门,脚步还有些匆忙。
楚晓荷正在厨房里忙碌,看到他的身影,立刻放下手中的活,从锅里端出早已准备好的饭菜,关切地问道:“没吃饭吧?”
“……嗯。”俞立文轻轻点头,他这一整天都在市里奔波,中途就只垫了一点早上买的馒头,此时肚子早就咕咕叫了。
楚晓荷露出一脸我就知道的神色,看着俞立文,眼神里满是心疼。
俞立文见状,赶忙坐到饭桌前,迫不及待地扒拉起米饭来。
结果才刚吃一口,兜里的手机就“嗡嗡”地响了起来。
俞立文放下碗筷,掏出手机,看到是个陌生号码,他迟疑了一下,心中猜测着可能是工作上的事情,还是接了起来。
“你好,我是俞醉,俞立辉家的女儿。”俞醉清脆的声音从电话另一头传来,她赶忙解释自己的身份。
实际上,她心里觉得堂叔应该还记得自己。
毕竟当初她考上大学的时候,堂叔俞立文就积极地给她争取了一个同姓宗族的奖学金名额,在这件事上,她一直对堂叔心怀感激。
“俞醉啊!怎么了?”俞立文听到是俞醉,语气顿时变得关切起来。
在他眼中,俞醉是村里为数不多考上大学的孩子,现在还能把家人都带到s市工作,是个有本事的姑娘。
不过,他也忍不住担心俞醉是不是遇到了什么困难。
毕竟,俞立辉之前刚刚伤过脚,他知道俞醉家里的情况一直不算宽裕。
“我想问问承包山林的事情,就我家茶山附近的。”俞醉直奔主题,说出了自己打电话的目的。
一听俞醉要搞承包,俞立文不禁愣了一下,疑惑地问道:“你承包茶山做什么?”
在他的印象里,俞醉家的经济条件虽然有所改善,但毕竟刚毕业不久,工资应该也有限。
在他看来,承包茶山可不是一件小事,需要投入不少资金,他实在想不明白俞醉为什么突然有这样的想法?
“种植红茶,我手中有一批比较好的茶树苗。”俞醉耐心地解释道。
俞立文听了,下意识地说道:“你不会被骗了吧!”
在他的认知里,茶树苗这种东西质量参差不齐。
而且在他们这里,茶树本就不少,之前也有人尝试种植一些名气稍大的茶叶品种,但由于数量太少,根本无法形成规模,也没做出什么名堂来。
他担心俞醉因为缺乏经验,被人骗了钱。
毕竟打造一个茶叶品牌背后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和资源,而他们这个小地方,似乎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没有,我经营的店铺里正在卖这种茶叶,卖得挺好的,我现在想要自己制作,我不仅想要承包山林,还想要将茶厂接手下来。”俞醉赶忙详细地解释,语气中透露出坚定和自信。
听到这话,俞立文一下子惊住了。他心里清楚,他们村庄的茶厂老板早就不想继续经营了,只是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接手人。
而且茶厂目前还有那么一点微薄的利润,所以老板就勉强维持着。
但如果真有人愿意接手,老板肯定会毫不犹豫地放手。
不过,接手茶厂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价格可不低呢!
俞立文思索片刻后,直接将价格给说了出来:“对方想要将整个厂的机器转让,说是要十几万呢!”
“我可以。”俞醉在电话另一头毫不犹豫地强调道,“请叔叔你帮我谈一谈,茶厂我可以直接拿下来。”
俞立文听着,瞳孔微微一缩,心中满是震惊。
十几万可不是个小数目,俞醉竟然说拿就拿,这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你确定?”俞立文再次强调了一遍,他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十分确定,我茶树苗都已经买好了,到时候我自家茶山就会开始先更新换代,如果可以,村民荒着的茶山,我也可以承包下来,价格就按照市场价来,我想要签三年以上,越长越好……”俞醉语气坚定地说道,详细地阐述着自己的计划。
俞立文听着俞醉的话,心中涌起一阵恍惚,仿佛眼前浮现出一幅村庄未来发展的蓝图。
“叔叔,除了茶树苗之后,我还准备种一些果树,果树苗我也准备好了,只要承包合同下来,我马上就能够开工,到时候会雇佣村里人帮忙种植。”俞醉继续说道,“如果茶厂经营得好,后续我还会在村里开水果相关的一些工厂,商品都会在我的店铺售卖。”
“……”
听着俞醉描绘的美好蓝图(画大饼),俞立文的心弦一下子就被扣动了。
他能够从俞醉的话语中听出,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每一个计划都条理清晰,并且充满了决心。
最重要的是,她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这些项目。
毕竟,承包山林,接手茶厂,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没有几十万根本做不下来。
如果他真的去做了,俞醉就必须拿钱。
如果不拿钱,是在骗人,到时候他们在村里就要待不下去了。
所以俞醉根本没有必要拿这件事开玩笑。
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村庄即将迎来新的转机。
一想到这一点,俞立文激动得忍不住站了起来。
“你干什么呢?接个电话这么激动。”楚晓荷看着俞立文不好好吃饭,接个电话还突然站起来,本身就因为他没按时吃饭而不高兴,忍不住出声埋怨道,“你赶紧吃点东西吧!不然到时候又胃疼得睡不着觉。”
“没事没事,是遇到好事了。”俞立文开心地笑着,脸上洋溢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俞醉虽然说得简单,但他能够敏锐地预料到这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
如果真的能够顺利实施,未来,村子里的人就不需要背井离乡去打工,在家门口就能赚到钱。
虽然并不一定所有年轻人都会因此回到村子,但只要有一部分人回来,他们的村子就能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他们村庄曾经也是远近驰名的大村,可这些年,随着人口不断流向城市,村子逐渐没落。
兴建好的学校,早几年因为学生数量锐减已经停课了,这让俞立文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现在俞醉的这个计划,无疑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能让村民们多一个选择,他打心底里觉得这是一件大好事!
“什么好事?”楚晓荷没好气地问道,她还是有些疑惑,不太相信俞立文所说的好事。
俞立文没有立刻回答,而是继续和俞醉闲聊,在来回打探了自己想要的信息之后,这才心满意足地挂断了电话。
转眼,俞立文就开心地对着楚晓荷道:“有人要回乡投资了,承包山林,接手茶厂,后面可能还会建新厂。”
“你确定不是在做白日梦?”楚晓荷还是有些不太相信,疑惑地看着俞立文。
“是俞立辉家的俞醉,她说她开了一家杂货铺,生意挺好的。”俞立文赶忙解释道,“因为她进的红茶卖得非常好,所以动了自己种植的心思,日后也有卖货渠道……我现在就去跟茶厂老板谈一谈,还有跟村书记聊聊,怎么承包山林。”
说着,俞立文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起身去干活了。
楚晓荷这个时候才意识到,俞立文说得并不是假的。
但看着他心急火燎的样子,还是直接将他拉住了,“你晚点,别着急,先吃饭,身体养好了,后续才能好好干活。”
俞立文听了,觉得妻子说得有道理,又坐了下来,迅速大口大口地吃起饭来。
那狼吞虎咽的样子,仿佛饭菜都变得格外美味。
而楚晓荷在反应过来后,继续道:“俞醉有说她的店铺叫什么名字吗?要不然你先查一查?”
“俞记杂货铺。”俞立文赶紧回答道,“我问了,她说了,说是她还开了网店。”
“那你先叫村书记过来,她是什么博士毕业,学历高,她懂得肯定多。”楚晓荷嘴里提到的书记,是最近刚刚被调到他们村里来的。
这位书记一到村里,就不辞辛劳地走家串户,深入了解村里的情况。
不过,大部分村民都认为,她可能只是来待一段时间就会离开。
毕竟之前隔壁村也有类似的情况,最后担任书记的又换成了村里便于开展工作的工作人员。
但楚晓荷对这位村书记的印象还是很好的。
毕竟人家是真的在实地调查情况,还专门去他们家的茶山查看过,回来后,还特别研究过他们自制的特产。
现在还计划要开助农直播,增加他们村民的收入,俞立文已经在家里夸过她好几遍了。
虽然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但至少人家实实在在地在为村子做事。
“行。”俞立文点头表示赞同。
他心里明白,这件事的确得让村书记参与进来,到时候正好可以给俞醉申请一下市政府的补贴之类的。
必须让俞醉感受到家乡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她在村里多创造一些就业岗位,带动村子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