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平康坊中茶话会(1/1)
又是一日黄昏,由长孙无忌牵头,几位大佬坐在平康坊内某不知名会所小聚。
“怎么选了这么个地方?位置有些偏呐?呀?怎么某家手书的《生查子.元夕》挂在此处?”
一笔臭字格外扎眼,正是崔尧十三岁时节的杰作。
长孙无忌翻了个白眼,戏谑道:“又追忆往昔呢?你才多大呀,倒是惹了不少风流债。”
崔尧挽尊道:“老友休要诽谤某家,某这记性可是正当时的时候,这副字是某家一个亲戚央我代写的,某家只是提供了一些灵感,顺便将灵感转化成文字,中心思想可与我一点关系都没有。”
“呵,这会子倒想着为尊者讳了?你那亲戚可一点避讳的意思都没有,老夫明说了,这地方就是你那亲戚指定的!
否则老夫如何找得到这隐在暗巷里的所在?”
崔尧诧异道:“陛下也要来?既然是谈公事,何不在甘露殿里说呢?地方还宽敞。”
李积精准的把杏核吐在痰盂里,无所谓的说道:“在哪谈不是谈呢?陛下既然将金屋藏娇的所在透露于我等,说明有些事不太方便,需要我等照拂,白拿人情的事不要白不要。”
崔尧回忆了一下,却着实想不起来这首诗词到底是送给谁的,于是反问道:“你便知道是金屋藏娇?万一是个爷们呢?”
李积摇头道:“不至于,以老夫观之,陛下如今后宫的数量还是质量,说明喜好还是有些标准的,也就是说收拢美女这件事上,他是上了心的。
所谓断袖之癖颇有些不尽不实,或许只是少年时期约束太过,起了逆反心理,或偶有猎奇的心思在其中也不奇怪,算的不怪癖。
这种刁钻口味算不得什么,一时兴起罢了,长久不了的。
不过若是当初先皇直接越俎代庖处理掉了,说不得反而会适得其反,既然先皇都没当回事,他自己自然也就不好意思了。”
“哦?倒是为何呀?”
“少年喜欢顶撞权威,却不喜被权威嘲笑。若是权威恼羞成怒,少年自有一番快感,若是权威不以为然,甚至看起了笑话,少年自然会无地自容。”
崔尧竖起拇指,赞道:“果然不愧是揣测人心的行家,在下佩服!”
“滚蛋!小子,我警告你啊,让你手下那帮文贼少写一点老夫的琐事,再让老夫看见,你那书本摊子,老夫给你掀了你信吗?”
“这不是替您老人家扬名吗?怎么还生上气了?”
“有你他妈的这么扬名的?你倒是给老夫解释解释,什么叫每逢战阵,必杀一个女婿祭旗?
老夫怎么就和白起扯上关系了?老夫化身白起,坑杀二十万降卒,还要饶进去七八个女婿?说什么未恐天道惩戒,遂以此献祭?
你自己品品,说的通吗?哪个兵家之人怕什么劳什子报应?这是人写的话本吗?”
“该说不说,您看的还挺仔细哈,欸?这么说来我爷爷和您是同好啊,你俩追的同一本书哩,要不我介绍你俩认识认识?”
眼看就要吵起来的二人,长孙无忌与许敬宗连忙拉起了架。
“你说你二人差着四五十岁呢,怎么就这么容易上头呢?”
“就是,按理说他是小辈,你别和他一般见识。”
“小辈?小辈就能胡作非为了?你们怎么不说他不尊老呢?”
“这不是大家都是官身嘛,平辈论交,平辈论交。”
褚遂良笑眯眯的看着众人打闹,也不言语,还是身处官场自在啊,就是和这帮同僚打嘴炮也比在家闲坐着强。
“哟,气氛不错啊,这是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李承乾绕过屏风,人未到,便已开口调笑起来。
“见过陛下!”
众人停下的口舌,一同起身向李承乾拱手。
“无需多礼,无需多礼,又不是在朝堂上,恁多礼节。”
呵,不打招呼,你又该挑理了。
众人如是想到。
“刚才说什么呢?这么热闹?”
长孙无忌笑道:“我等刚才正在议论昨日小崔大人的现场应对,很是不错呢,这形式看起来不错。
老臣以为这种能直面百姓诉求的会议,应该多开,常开才是。
其实也不一定非要拘泥于长安一地,比如各道都可以选些民意代表进京嘛,这样才能兼听则明。”
李承乾错愕道:“刚才说的是这个?那英国公刚才撸胳膊挽袖子是要作甚?”
崔尧笑道:“英国公谈的起兴,要手舞足蹈哩。”
李积破口大骂:“蹈你娘哩!”
“呔,老贼,欺我拳脚无力也?”
“呸,老夫的宝剑也未尝不利!”
长孙无忌捂着脸,一脸无奈,圆场圆了个寂寞。
李承乾笑道:“哎呀呀,我朝不论是文臣武将,都是很有活力呀,朕很欣慰。”
“文臣?听见了老贼,陛下说你这个兵部尚书是文臣,如何呀?考虑考虑卸甲归田吧,刀把子不是老年人耍弄的,再伤着自己。”
李积怒目而视,呵斥道:“孙子便是文臣!老夫正是当打之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许敬宗、长孙无忌、褚遂良、阎立本、高季辅顿时怒视李积,文臣怎么了?怎么就成贬义词了?
“行了,行了,莫要做口舌之争,今日是有正事要商议的。”李承乾做起了和事佬。
陛下的面子还是要给的,于是几人总算安定了下来。
长孙无忌抚须笑道:“却不知陛下今日是有何事要议?为何不在朝堂之上,反而让老臣选在这么个…… ”
李承乾大大方方的说道:“有些事不方便在朝堂上说,这地方乃是朕的产业,嗯,一点私产。并不对外,算是朕平时白龙鱼服之时的歇脚地方吧,诸位知道规矩吧?”
“明白,老臣绝对守口如瓶。”
“这个陛下放心,某家的嘴一向严实的紧,对了,能带新城过来耍吗?”
李承乾没搭理他,新城知道了,武照不就知道了?武照知道了,皇后还能瞒住?皇后若是说与李象那个不孝子,离公告天下也不远了。
说话间,一名二十许上下的宫装丽人托着茶盘走了进来,未着粉黛,却是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
李积得意的挑挑眉头,意思很明显,怎么说?老夫就说是个姑娘吧?
“见过各位大人,奴家给诸位大人奉茶了。”
说罢,将茶水端上,也不多言,便飘然而去,看上去倒是个本分人。
崔尧疑惑道:“放在外面作甚?你后宫里人也不少哇,差这一个位子?”
“你懂个屁,那能一样吗?”
“那人家能愿意?”
“愿不愿意的关你屁事,主要是朕不想束缚她的自由。”
“放在这么个偏僻地方就自由了?”
“嗯,朕是这样认为的。”
“有隐情?”
“身份上不太合适,玉奴她姓杨。”
“哟呵,和老李家是亲戚啊,那确实不合适,不对啊,杨太妃怎么说?”
“就是杨太妃的外甥女。”
“哦,乱伦啊。”
“你他妈能不能嘴上积点德?我们是真爱!反正你们几个帮忙支应着点,朕不太方便的时候,莫要让人欺辱了。”
“好说,好说,平日里茶水钱能免了吗?”
“怎么着?你还想当客人呐,没听见朕说不对外营业吗?”
“咱们也是实在亲戚,怎么就外了?”
“懒得理你。”
崔尧这一番插科打诨,属实把几个老臣糊弄住了,这厮一直这么没大没小吗?果真不是刻意不尊老?而是天生混不吝?
李承乾吐掉茶叶末,转移话题道:“说事,说事。这样,朕先定个调子,朕要封禅泰山,你们几个给朕出个主意,尽量减小朝中的阻力。
特别是那帮子御史们,让他们少咸吃萝卜淡操心,心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