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1/1)

钱兴仕觉得今日就好像在梦境中一般,他家奋六世之余烈潜心研究的玩意,曾一度被世人当作妖物对待,若不是家族在当地还有一点势力,即便是被当地百姓放火烧了也不稀罕。

其实钱兴仕在他的身份上撒了一点小谎,他并非是钱塘钱氏嫡系正宗,而是偏支中的偏支,属于和嫡脉出了五服的那种。

到他爷爷那一带,基本上钱氏祭祖都不会带上的那种局外人,属于那种在外面吹牛逼可以类比吾乃中山郡王之后……

反正姓氏总不会是假的,至于详细谱系,那却是谁也说不上来。

白日的事情就好像梦境一般,本以为是一介歪门邪道的东西,竟被人视若珍宝,六代人玩物丧志鼓捣出来的玩意就这么稀里糊涂的换了一个七品官身!这上哪说理去?

就是自家新拜的老大有点神神叨叨的,一直刨根问底追寻什么原理?那玩意谁知道?穷举法懂不懂?

说白了就是六世祖碰巧弄出来一个奇怪的玩意,然后五世祖根据这玩意的特性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然后四世祖开始折腾不同的材料,一直到自己爷爷这辈,终于瞎猫碰上死耗子一般折腾成了。

再然后在他爹的各种符箓开光之下,终于实现了五世祖的大胆想法。

最后钱兴仕在奋六世之余烈的情况下,靠着这玩意终于摆脱了白身的尴尬局面,一举混入了老爷的行列。

可是眼前这般情景,似乎老大对于这玩意似乎还有些不满呐。

热心仕途的钱兴仕犯起了嘀咕。

要不,把家里几位祖宗折腾的时候记载的手记整理一下?也不知道还在不在,自己小时候受不得厕筹,且是偷拿了不少好纸擦了屁股,剩下的凑合凑合应该还是能讨老大的欢心……吧?

不理这边厢新任主事的心路历程,单说鸿胪寺驿馆中,约翰与约瑟夫正在绘声绘色的给一干大主教、圣堂武士们讲解着今日的见闻。

“要我说,还是那织机好用,便说咱们目前用的腰机,今日方才得知也是这块土地上大汉皇朝时的产物,那帮臭不要脸的大食人还有脸说是他们真主的恩赐,我呸!

其实只要认真想想就知道,那帮大食人连丝绸都要从东方进口,他们凭什么能造出来织机?

话说我和约瑟夫今日却是没见到实物,确实有些可惜,侯爵阁下也太过鸡贼,直接把人和物直接运进了户部衙门,忒也小气,看一眼又怎么了?难不成还有人敢抢?”

约瑟夫有些凝重的问道:“你说等他们的工部复制出来以后,会出口吗?若是流到大食人的境内,对我昂撒好像不是什么好事啊。”

约翰老神在在的说道:“想什么呢?看都不让人看一眼,你觉的他们会出口?此物若是在民间流传,那我等还有机会上下其手。

可既然朝廷介入了,依照崔侯爵无利不起早的个性,势必不会流出任何东西。”

约瑟夫愈发凝重:“这岂不是国力差距会越拉越大?”

约翰揉着下巴说道:“你不能这么悲观,凡事得往好处想,眼下我等是不是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外国人?”

“对,但也是阴差阳错,想来那侯爵阁下还不知道我等今日混进去的消息。”

约翰拍拍腿笑道:“对咯,既然我们相对旁人占的了先机,那凭什么不能混一口汤喝?如今我昂撒联盟与大唐的海路算是已经打通。

且我国也与大唐建立了直接邦交,甚至还有一笔军火贸易,那么说起来,昂撒与唐也算是贸易伙伴了吧?

一回生二回熟,既然有了第一笔交易,那么后面的贸易自然是水到渠成。

他大唐即将拥有海量物资,那么做个东家自然是没问题,我这个教皇当个掌柜也不过分吧?

咱们可以分包啊,咱们打了那么多年仗,抢劫……积累了那么多的黄金,不就是现在用的嘛。

这样,明日他们还有一日百姓问政环节,估计咱们是进不去了,等到后日,咱们再去拜访大唐皇帝。

就这个海外分销的问题谈一谈,务必要在保证大唐利润的情况下,为我们争取至少三倍的利润!”

约瑟夫疑惑道:“不过是一些布匹,能有那么大的利润?”

约翰胸有成竹的说道:“一定有!届时,在海量的库存堆积下,丝绸、布匹的价格会被压低到一个令人咋舌的地步。

即便我们按照低于市场价格一成的零售价出售,利润也是难以想象的。

这个叫什么来着,对了,工业剪刀差!

我父亲一再提起过这个词,绝对错不了!

对了,最近咱们采购的丝绸都赶快脱手了吧,马上就会大跌了。”

“有这么快吗?”

“两个妇人就能摆弄的机器能有多复杂?你觉得若是有一个部门聚集了全国的能工巧匠,需要几日能够完全破解复制?”

“半个月吗?”

“呵,依我看用不了三日!”

…………………………

“弄明白了,大人,倒是不复杂,不过有些零件不是咱们汉人工匠熟悉的玩意,没有现成的工具加工。

若是依靠匠人手工打磨,未免有些太浪费时间。

所以依小人之见,根据这几个零件再开发几种刀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子时,户部发管委的一处小院里,不停闪烁的灯泡下,几名老匠作围着一堆零件指指点点。

“原理都搞清楚了?”

“清楚了,应是崖州那边的匠作风格,很是有一番巧思。”

“刀具什么时候能做好?可能与现有机床匹配?”

“问题不大,都不是太复杂的结构,明日交予机床工坊,想必午后就能有结果。”

崔尧思忖一番,说道:“若是在这个基础上,还能不能增加效率?”

那匠人想了一番,答道:“能是能,不过要将整个织机放大,纵向加宽三倍以上,人手也得从两人增加到五人。”

“你预设一下效果,说与我听。”

“是,大人,若是改进织机,布幅将从一尺八寸,变为至少八尺宽,同等时间内,相当于效率扩增了四到五倍,且布幅变宽了,相应品项也得到了提升。

至少在小人看来,以后若是制作军帐,再不需拼接,亦可直接成型,省下了不少人工。

而人手从两人增至五人,也不过是才增加了一倍半,与改进后的四到五倍的效率相比,相当合算。”

崔尧得陇望蜀道:“可否添加提花工艺?”

“不难,不过增配相应工件之后,还需增加一名人手。”

“那就是说可以做蜀锦咯?”

“相比之下,难免粗糙一些,难登大雅之堂。”

“那你说,对于百姓来说,是能穿上便宜但粗糙一些的蜀锦合算,还是能穿上精工细作但价格昂贵的蜀锦比较合心意?”

“自然是以价格为重。”

“那某家再问你,你说海外的土包子们,能分清什么是蜀中良品,什么工坊造物吗?”

工匠摇头:“得是勋贵仕女或是世家闺秀才能分得清。”

“嗯,去安排吧。

对了,莫要怠慢你那新同僚,虽说她什么也不懂,可毕竟是我户部发管委的第一块招牌,懂吗?”

“小人明白,一定会让她光鲜亮丽的。”

崔尧揉揉有些发紧的眉心,慨叹自己的熬夜能力简直退化的一塌糊涂,不过刚刚子夜就已经开始眼皮子打架。

往前数二十年,此时正应该是当打之时,什么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了子夜方才是清醒时刻,虽说他今年才刚刚十五。

“行了,歇着吧,这两日多抓紧些,争取在月底开始大批量产出,我会提前在长安、蓝田两县招收工人,届时赶在年前争取屯上三两条船的布匹。”

那匠人便问道:“要走海运吗?大唐内部不是更好消化?”

“不了,容易出乱子,国内还是慢慢来吧,等工坊进一步将所有闲置人口全部吸纳,打破了男耕女织的结构,再考虑吧。”

“大人高瞻远瞩,属下望尘莫及。”

崔尧起身,推门而出,望着繁星点点,不由得松了一口气,今日还真是收获满满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