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第十章,(1/1)
五、二片中间型合体袖的来源与绘制
1.二片中间型合体袖的来源仔细观察分析袖筒是如何通过影像对称后转化成袖板的,最好是亲手操作一下更为直观。
大袖此部位需要归进去,所以在绘制时弧线是略外弧的。小袖此部位则不需要。
5~7在袖口上面的一段绘制成直线状态。
2.二片中间型合体袖的绘制5613口碑袖长
在了解了其来源之后,我们可以直接绘制二片中间型合体袖。依次确定袖长①,袖口辅助线②,后袖中线③,前袖中线④,袖肘线⑤,袖中偏线⑥,袖前偏线⑦,袖口大⑧,后袖折线⑨和⑩,前袖折线11和12,前袖里线13,14和17,18,后袖里线15,16和19,20。
六、二片偏肥型合体袖的来源与绘制1.二片偏肥型合体袖的来源通过比较二片合体袖的这三种情况,找出它们之间的迥异,这样更利于学习和记忆。
2.二片偏肥型合体袖的绘制袖长56,袖口13.5
在了解了其来源之后,就可以直接绘制二片偏肥型合体袖。依次确定袖长①,袖口辅助线②,后袖中线③,前袖中线④,袖肘线⑤,袖中偏线⑥,袖前偏线⑦,袖口大⑧,后袖折线⑨和⑩,前袖折线11和12,前袖里线13,14和17,18,后袖里线15,16和19,20。
这个量就是袖劈势,袖劈势不是在任何合体袖中部有的,只有在偏肥合体检中才有,这是由袖筒结构造型决定的,与人体结构无关。袖劈势是由袖肥加大量的大小决定的。加大量越大,袖劈势越大。小袖比大袖片低落的这个量是由袖劈势的大小决定的,袖劈势越大,低落的量也就越大。由此看出,袖肥加大量决定袖劈势,袖劈势决定低落量。它们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根据袖筒的造型来决定。
七、三片合体袖的绘制
依次确定袖长①,袖口辅助线②,后袖中线③,前袖中线④,袖肘线⑤,袖中偏线⑥,袖前偏线⑦,袖口大⑧,后袖折线⑨和⑩,前袖折线①1和1②,前袖里线13,14和17,18,后袖里线15,16和19,20。
袖山顶弧线的绘制:依次确定线甲和乙,分别以点 Ds、 Du和 Dw为圆心画弧线丙、丁和戊,其中丙和丁相交于点Du1,戊和丁相交于点Du2。画袖山弧线DwDu2和DtDu1。
八、一片肘部省合体袖的来源与绘制1.一片肘部省合体袖的来源
一片袖袖筒和两片袖袖筒的绘制完全一样。主要区别在于袖里线。只有一条袖里线的袖简为一片袖袖筒。如图线 FiEmEv即为袖里线。袖肘省线的起始点为 Ek点,终止点为 Fh点,从结构上讲终止点可画在袖筒的任何位置,原型基础一片袖是画在线 EmEv上,使 EmFh =5cm左右。
2.片肘部省合体袖的绘制
九、一片袖口肘省合体袖的来源与绘制1.一片袖口肘省合体袖的来源
2.一片袖口肘省合体袖的绘制
十、袖肘线省的绘制﹣﹣剪切法在绘制好一片肘部省的基础上,可根据分割线的设计情况,进行肘省的转移。
十一、袖肘省的自由设计不论是何位置的分割线设计,其分割的走向必定经过肘省点或其附近位置。
十二、一片含暗肘省合体袖的来源与绘制1.一片含暗肘省合体袖的来源含暗肘省是指袖肘省不是以收省的形式出现,
而是通过归拔或转移的手段隐含在袖中。这种袖型在女式衬衫中被应用得较为普遍。一片含暗肘省合体袖袖筒,是在一片肘部省合体袖袖筒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图1是袖筒的绘制,图2是袖筒的影像对称展开方法。
2.一片含暗肘省合体袖的绘制
(1)几何法
(2)剪切法
图1所示,在袖肘线处剪开,
图图2所示,以点为圆心,旋转下半部分,把1/2袖肘省量转移到袖肘线上。
图3所示,把前后袖里线绘制圆顺即可。
十三、一片无肘省合体袖的来源与绘制1.一片无肘省合体袖的来源无肘省是指在袖型的款式设计和结构设计过程中不考虑袖肘省所造成的结构影响,而是把袖肘省
量全部隐含在袖片中。这种袖形在女式衬衫和中装中的应用较为普遍。一片无肘省合体袖袖筒是在一片肘省合体袖袖筒的基础上演化而来。图1是袖筒的绘制,图2是袖筒的影响对称展开。
2.一片无肘省合体袖的绘制
十四、一片合体短袖的来源与绘制
1.时装类短袖合体时装类的款式中,一般合体程度越高,时尚和现代感就更强烈。此种短袖的绘制方法更能与之相适应。
2.职业装类短袖职业装类款式中,由于受服装制板传统观念的影响,此类袖型虽不是很合理,但用此法的制板师也很普遍。正因为有不合理处,所以最近几年很多制板师也把时装类短袖用作职业装类短袖。
十五、针织类原型袖的绘制
由于针织面料弹性大这一特性,造成针织类袖的绘制方法与梭织类袖的巨大差异。依次确定袖肥线①,袖山顶斜线②和③,袖长线④,袖口线⑤,袖肘线⑥,袖中线⑦和⑧,袖里分割辅助线⑨和⑩。最后画顺袖山弧线和袖里分割线即可。
第四节连体合体袖一、连体合体袖的概念及制图方法连体合体袖是指把衣身的全部或部分和袖子的全部或部分合二为一的袖子。这种结构制板法丰富了服装款式的种类和造型,为服装的款式设计和结构设计开拓了更为宽广的道路。同时,由于结构的
复杂性,它也是服装制板师制板水平的体现。下面的几款是最常见也是最基本的连体合体袖款式,对这些款式的理解是学习连体合体袖的基础。连体合体袖的制图方法主要有两种:剪切法与几何法。剪切法是指把衣身或袖子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剪切和粘贴的手段组合成新的服装衣片的方法。这种方法较为直观和实用,因此被很多制板师采纳,缺点是剪剪贴贴较为麻烦。几何法是指通过几何绘图的方式把需要拼和的衣身或袖子的一部分或全部统一绘制成新的服装衣片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建立在良好的几何基础之上的,它的特点是制板效率高,可以一步到位的进行制板的绘制。剪贴法是几何法的基础。
二、身贴袖连体合体袖的通用剪切制板法所谓的身贴袖是指把衣身的全部或一部分裁剪下来粘贴到袖子上的相应部位的制板方法。这种方
法是在绘制好袖子之后,把前后片衣身直接拼和到袖子上的制板方法,此种方法具有通用性。1.整个衣身全部拼和到袖子上面
第一步:以点 Du为圆心以0.1袖山高为半径画弧线“甲“
第二步:把前片上的点 Bx和袖子上的点 Dt重合,后片亦然
第三步:把前片样板以点 D为国心旋转,使肩点与弧线甲相交于点 Bf后片亦然
柚子可以是圓装合体袖的任何一种袖子,具体看款式设计的需要来确定。
手经过前面的操作之后,我们在此基础上就可以把样板进行修正。按照图示的方法进行绘制。
在大的轮廓绘制完之后,我们就可以在内部自由设计分割线。不论怎样设计分割线,但此线必须经过点 Dy和点 Dt,或经过这两点的附近,最大幅度控制在1cm左右。另外一方面设计线不要绘制在重叠区域。在此处列举的设计分割线是常见连体合体袖分割线的绘制位置。
2.衣身一部分拼和到袖子上面(以插肩袖和半插肩袖为例)
以点 Du为圆心以0.1袖山高为半径画弧线
以点 Dt为圆心,旋转前剪片,使其与弧线甲相交与点 Bf,后剪片亦然。
半插肩袖(身贴袖)
以点 Du为圆心以0.1袖山高为半径画弧线
三、袖贴身连体合体袖的通用剪切制板法所谓的袖贴身,它与身贴袖正好相反,是指把袖子的全部或一部分裁剪下来粘贴到衣身上的相应部位的制板方法。这种方法是在绘制好衣身之后,把袖子直接拼和到衣身上的制板方法,此种方法同样具有通用性。在具体应用时,选择袖贴身还是身贴袖,应看被剪贴部位的大小。一般情况下,都是小贴大。例如插肩袖,就应采用身贴袖的方法,把身的一部分(肩部)剪切下来贴到袖子上;但对于冒肩袖就需要用袖贴身的方法了,即把袖子的一部分(袖山处)贴到衣身上去。还有一种就是既可用袖贴身也可用身贴袖,如育克袖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