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第五章,第四节(1/1)
四节胸褶的构成及移位围绕衣片胸高点的四周任一位置所打的褶嗣统称为胸褶。
不过本节讨论的仅是打细褶形式的胸招,胸褶的主要作用是为了适应胸部隆起的需要及扩大胸部周围的放松量,其次是为了造型美化的需要,与胸省一样,胸褶也是女装常用的一种结构形式。
一、胸褶的分布条件比起胸省而言,胸褶往往更富于变化和情趣,不论怎样变化,它的功能方面的设计应符合以下二个要求:
①福桐边界线可以处于胸高点四周任一位置,并同胸高点之间距离不得小于4厘米,否则就不能称胸褶,只能算一般褶祠。
②福桐分布应指向胸高点一边,否则也不能称胸褶。而从装饰角度考虑,胸褶的褶桐边界线可以设计成任意形态,既可半分割的,也可全分割的,如图5-4-1所示。
二、胸褶的纸样变换其方法与胸省的情况基本相仿。
首先建立胸褶母型,这与胸省母型完全一致(参见胸省母型),但 t的取值一般在4~6之间。
其次,在胸褶母型上按设计需要确定褶嗣边界线及褶祠中心线(以图5-4-2(7)的胸褶形式为例).如图5-4-3所示。
然后,先复描 a,图形的轮廓线,待闭合腰胸省后再复描a2图形的轮廓线,最后划顺褶祠边界线,如图5-4-4所示。
通过胸褶母型变换得到的胸褶量称基本胸褶量。
很显然,在 t一定的条件下,基本胸褶量大小与褶祠边界线至胸高点距离有关。
但不论怎样,其变化幅度是极其有限的。
这是由 t的取值有限性所决定的。当然,并不因此而可以不加限制地扩大 t值。
因为 t值的盲目扩大,最终会导致胸褶结构失去平衡。
基本胸褶量能保持该胸褶结构起到合体的作用。图5-44量,如图5-4-5所示。
若基本胸褶量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可通过纸样展开,进一步扩大胸褶量。
对此称新增胸褶
上述展开须注意两点,其一,在无特殊情况下,展开线基本与褶祸中心线方向一致或相接近,其二,当褶桐边界线成为或接近水平线,且处在胸高点上方时,新增胸褶量既可通过旋转展开获得,也可通过平移展开获得。
这由设计要求所决定。
当处于其它情况时,均以旋转展开法获得新增胸褶量。
三、胸褶的几何移位这与胸省的几何移位基本相仿。
具体方法及步骤如下。
首先调整腰节差和前肩斜度,然后按造型要求设计褶桐边界线(以图5-4-2(8)的胸福形式为例),再由胸高点连结各有关转折点,并分别作出15:t的角度线及等长点,最后连结各相邻等长点并划顺褶桐边界线,如图5-4-6所示。
四、断腰节的胸褶结构胸褶结构的断腰节同样也包括摆缝吸腰和收腰省吸腰两个内容。
对于摆缝吸腰,可以先调整腰节差和前肩斜度,再确定摆缝内斜及邻近线的变态。
然后按造型要求设计褶桐边界线(以图5-4-2(9)的胸褶形式为例),由胸高点连结各有关转折点并作出相应的角度线及等长点,最后连结各相邻的等长点并划顺褶袍边界线,如图5-4-7所示。
如果认为基本胸褶量不够,可继续扩大胸褶量,具体方法同前。
对于收腰省的吸腰,可以先调节腰节差和前肩斜度,再确定腰省和摆缝内斜(参见胸省内容)。
然后在此基础上按几何移位法求得基本胸褶量,如图5-4-8所示。
第五节波浪的构成由于衣料的柔软及重力的作用,使某一张开的边口自然下垂所产生的高低起伏,称之为波浪,为有别于褶桐形波浪,又可称它为自然波浪。
波浪结构主要用于女装和童装。一、波浪的名称和常见类型
1.名称波位线波浪架如图5-5-1所示。
2.常见类型①扇面波浪和非扇面波浪当波浪形成后,波位线或波源线在人体中处于与胸围线、腰围线及臀围线,臂围线等水平围度线相平行状态,则称之为扇面波浪。
否则称之为非扇面波浪,如图5-5-2所示。
②动态波浪和稳定波浪当波浪形成后,波浪的位置及数量不随人体正常运动而发生显著改变的,则称之为稳定波浪。
否则,称之为动态波浪。
这些波浪间的关系为:扇面式动态波浪动态波浪非扇面式动态波浪波浪扇面式稳定波浪稳定波浪非扇面式稳定波浪
二、波浪结构的展开方法1.动态波浪的展开
①扇面式对于扇面式动态波浪,可以充分利用扇面形结构的非条件作图方法,直接作出波浪体,如图5-5-3所示。
图中 y的大小是由波浪强弱程度来决定的。
y愈大,说明所形成的波浪愈强。
②非扇面式如果波位线(或波源线)不在人体中水平围度线的位置,那么可以先引入一个波浪母型作为过渡,然后,将波浪母型旋转展开即得波浪体,具体方法如下。
首先,准确作出波浪母型,如图5-5-4所示。
从这组图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在立体状态下考察,如果波浪母型与波浪架的夹角处为180度(即处在同一直线上)左右,那么波位线必全部重合或基本重合于波源线。
如图中的( A )、( B )( C )( D );如果波浪母型与波浪架之间明显存在大于或小于180度(即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夹角,那么波位线与波源线必不重合。如图中的( E )、( F ).然后,在波浪母型上适量添加几条展开线,且平均分布或按需要分布。
最后将波浪母型旋转展开即得到波浪体(以图5-5-4中的( B)和( C)为例),如图5-5-5所示。
在上述展开中,展开量的大小应取决于波浪的强弱,并且每个部位的展开量大小应由波浪强弱的分布来支配。
哪一部位较强,哪一部位就应多放;若强弱均等,则展开量就平均分布。
另外还应注意,在波浪强弱均等条件下,对称中心或前、后连接部的展开量应是其它部位的一半。
当然,上述展开法也适用于扇面式的。
2.稳定波浪的展开在非扇面形动态波浪中,当波浪母型旋转展开后,如波源线不加修正,那就是稳定波浪(以各5-5-4中的( A)为例),如图5-5-6所示。
它和动态波浪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的波源线在展开部存在折角,后者的波源线在展开部位是光滑过渡的(特殊展开部位除外)。
同样,在扇面式动态波浪中,通过对波源线的折线化,也能获得稳定波浪,如图5-5-7所示。
由于折角部位是产生波浪线的实际位置,因此,在展开之前,先得考虑波浪线的具体位置和数量,才能相应设置展开线。
为使稳定波浪产生良好的效果,缝制时应在波浪的折角部位适当拉拨。
稳定波浪除了上述波源线处断开情况外,还存在一种波源线处不断开的情况,如图5-5-8所示。
如果仔细分析,将会发现,这两种情况的波浪实质上是一回事,只是它们的连通及分割形式不同罢了。
因此,这种波浪的竖直分割位和数量的确定,及拉拨的作用和部位基本跟前一种情况的波浪相仿。
需要指出的是,伸缩性差的衣料不适宜表现稳定波浪。
另外在波源线上的展开线或竖直分割线的间隔不能过大,一般控制在15厘米以内比较理想,如图5-5-9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