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1/1)

“报!——”

赪桐和绿绮正聊着,府上的探子来报:“禀告仙子,刚刚将军府贴出告示,为加强南国兵力,无论普通百姓还是江湖能人义士,广招武士,说是要成立一支护民军,其中军队首领能者任之。”

绿绮问道:“何来能者?”

“告示上说,于半月后在城西郊外搭建擂台比武,魁首任之。而且还有奖赏。”

“哦?奖赏可说为何?”赪桐好奇问道。

“是失踪多年的血滴子,听说习武之人得之可精进功力,有奇效。”

绿绮挥挥手:“你先退下吧。”

“是!”

“我们找了这么久都没找到,竟然在皇室手中。如今皇帝用它来作比武大赛的奖赏,应该也没知道这血滴子还能做何用。”绿绮看了看赪桐,“仙上应该有主意了?”

血滴子是赪桐五千年前封印妖帝祁焰时,为防遭遇不测,能再次复苏,她取了自己一瓣花心注入了三成灵力所炼化,因形似水滴为血红色,所以被取名为血滴子。所幸镇压祁焰只是受了重伤,化用了血滴子内一成灵力便很快恢复。只是自那之后,血滴子便不知何时消失不见。起初赪桐还会四处留意,绿绮也帮着寻找,时间都久到几乎忘了。

“既然出现了,自己的东西必然要拿回来,不过如今是人家的,我们要遵守规矩,取之有道。”赪桐喝了口茶幽幽说道。

“仙上要亲自去取?”

“老人家对当军队首领可不感兴趣。”赪桐眯眯眼看着绿绮。

“绮儿担任户部尚书已经常常不着床了,可无法分身再做个军队首领。”绿绮真诚哀求道。

“不用你,锦安阁里不还有一位闲人?”

绿绮灵光一闪:“仙上说的是暗罗?”

赪桐默认,拿起桌上的枣糕尝了尝,味道不错。

“除了您,谁能使唤得动他这棵倔草,很为难……”绿绮撇撇嘴,可怜兮兮地看着赪桐。

“你跟他说,我到时候去会观赛即可。”

听到这,绿绮不禁感概,“仙上高明!”

暗罗灵根微弱,当年赪桐为了暗罗修炼化形,花了不少精力为他收集灵气,甚至自身损耗颇多。暗罗是四大护法中绿绮最头疼的精灵,因为在他心里,只听命于一人,就是他的蕴养者赪桐。绿绮最怕仙上叫她安排暗罗这块臭石头,因为大多时候,人都见不着。

“绮儿,我这几日在花仙寺,若无重要的事,都由你和窃衣做主,不必寻我。”几块枣糕下肚,赪桐又轻飘飘消失在侍郎府,只留绿绮看了看桌上空空的碟子,无奈地摇了摇头,心想仙上对枣糕的极致喜爱。

齐琛从昨天夜里接旨回城,至今都未曾合眼,捏了捏紧皱的眉头,向一旁的顾青风吩咐道:“招兵告示一出,必会引起各地习武之人前来,让官府安置好前来临城参加比武的人,加强入城时的核查,勿让心怀不轨之人有机可乘。”

顾青风看着少将军一脸疲惫;“属下已经安排妥当,少将军要不先去休息,余下的都交给属下。”

齐琛想了一圈也没想到新的疑虑,便点了点头:“有事到我房中叫我。”

昨夜皇上给了齐琛一封密函,上面记录了当朝宰相李烈所有私下养兵的证据,明面上能查到他手底下的兵都已经有十万之多。自萧伩登基,宰相根基雄厚,独揽朝政十余年,如今竟还私下养兵,谋反意图同司马昭之心。

“李烈可知陛下已经查到此处?那探子可值得信?”

“这密函是你二哥给朕的。”

“二哥?”

“众所周知齐珏是临城有名的风流公子,但这只是方便他在暗处为朕办事的表象。这几年他帮朕集齐了宰相暗中勾结东阳敌国招兵买马的证据,朕本欲传令召回大将军将他一举拿下。”

齐琛问道:“那为何父亲却告知臣回城?”

“朕的密令刚出城门,就收到了一个消息——勿妄动,李烈十万大军。”萧伩说着便从袖中取出一张纸条给齐琛,可以看出字迹潦草匆忙,还未干透,“若此事为真,回来的是你父亲齐臻,便打草惊蛇后果不堪设想。你与朕从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即刻急追一道旨意告知你父亲,以母妃思念成疾为由召回你,同朕共商此事。”

“李烈招兵买马已有十万大军之多,却从未走漏半点风声,只有两个可能。要么这是个假消息,要么李烈的兵不在城中。但李烈多年来树敌无数,那兵力定不会离自己太远,定要安置在能随时调遣的地方,而临城能容纳如此多人的地方就只有一处——城西郊外的梧桐岭。”

“朕也想到此地,梧桐岭由西向东百里绵延,山势陡峭,习武之人上山,稍有不慎,都有可能落入万丈深渊,十万大军,实在想不到能怎么藏。”

“皇上有所不知,臣十五岁时随父行军赶路,曾在梧桐岭停留过一晚,当晚将士歇息,臣未入睡便四处摸索了一圈,意外看到山脚下零零散散几个山洞,好奇便入了其中一个,走了许久才看到出口,有一片极为空旷的长地,即使两侧高岭围绕,也可见零零星星的月光投下来,刚好看清路面。梧桐岭在外看时绵延陡峭,但勘测过就会发现实际为两条山脉相贴,中间的山脉平地宽敞隐蔽,挡风遮日。十万大军藏于此处,未尝不可。”

萧伩想到宰相悄然无声手握十万大军不寒而栗:“这国,朕可还护得住吗?”

“皇上,臣有一计。”

“快说。”

“回来之前,父亲交代臣告知陛下,南国国库充盈时,可多用于民与兵。既然国库财权掌握在陛下手中,为何不用于此呢。南国富裕安乐,国力雄厚,已经两年未征收新兵,而今又有西启国屡屡进犯,东阳国不时挑衅,军中也该补充新人了,天下的太平局势不好说了。”齐琛想了想继续说道:“李烈并未知晓陛下对他所查之事,他在明,我们在暗。既要招收新军,那就要选拔,需要领军,需要场地,而场地就定在城西郊外。届时再乘机探查清楚。”

“你当如何?”

“比武大赛。需要陛下从国库中取一件宝物作为取得魁首的奖赏,凡入军者可得月钱三贯,粮食一担,吸引百姓投军。”

“朕准了,你即刻去安排此事。”

“若没有别的事,臣先告退了,皇上早些歇息。”

齐琛正准备离开,萧伩说道:“承华,母妃思念已久,等忙完此事,去看看她吧。”

齐琛的母亲和如今的太后曾是闺中密友,在他五岁那年母亲意外去世后,当今圣上也就是当时的太子生母淑妃,怜爱挚友的孩子幼小失去母亲,父亲终日在外领军,无人照看,孤苦无依,便把他接入宫中,同太子同吃同住,习武读书,待他如亲子。他比萧伩大两岁,他把淑妃给他的爱都给到了萧伩,如兄长般扶持萧伩坐稳皇位。他十五岁那年先帝突然暴毙,年仅十三岁的萧伩在各方势力的挟持下坐上了那个皇位,为了帮萧伩坐稳皇位,他十五岁那年出宫随父行军,至今用了七年时间打出了少年将军的赫赫战功,稳下了边境几十年的太平。

但这七年,他从未回过临城一次……

只因他手握兵权,战功赫赫,没有传召不得私自回都城……

他深知在皇权争斗中,没有亲情,所以从不去奢求,如今国有难,无论是为人臣子还是作为兄长,都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