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桂花树下:青梅煮酒贺新婚》(1/1)

靖远县乡镇巡回演唱会的最后一个音符落在石坎的暮色里时,桂花庄园的红灯笼已经亮了起来。年二十八,正是江胜伯和何家老人掐指算好的好日子,江河与何云露这对从小在庄园桂花树下追跑的青梅竹马,要在这里把明星光环暂且收进红绸,做回最寻常的新人。

婚礼简单得像石坎的山风,却热闹得能掀翻屋顶。桂花树下摆着流水宴,八仙桌拼成长长一串,乡亲们捧着粗瓷碗喝米酒,嘴里念叨着“这俩孩子,总算成了”。江河穿的中山装还是何静茹特意改的,袖口绣着小小的桂花;何云露的红棉袄是薛玉瑾连夜纳的鞋底,针脚里都带着暖。

靖远县宣传部的张部长端着酒杯,望着台上并肩而立的新人笑:“巡回演出时,全靖远都知道这俩是金童玉女,今天可算喝上喜酒了!”省团委的刘奕跟着起哄,非要江河唱首《桂花谣》——那是他写给何云露的第一首歌,当年在庄园的晒谷场,他抱着旧吉他唱,她蹲在桂花树下听,辫子上还沾着花瓣。

李修贤站在人群里,看着新人眼眶发热。他和江河、何云露是光着屁股在庄园长大的,小时候偷摘桂花泡酒,被何家老二奶奶追着打,三人总往柴房钻。如今老二奶奶坐在主位上,摸着何云露的手抹眼泪:“云丫头梳辫子的光景还在眼前呢……”

石坎公社的周峥嵘书记和沈东阳主任也来了,带来公社食堂蒸的喜糕,上面用红糖写着“永结同心”。李校长夫妻拉着新人的手,念叨着“要互相多担待”,他们教过这俩孩子念书,知道江河练歌练到嗓子哑,何云露为了等他演出,总把晚饭温在灶上。

流水宴的菜刚上到第三道,江河忽然抱起吉他,何云露自然地站到他身边。没有舞台,没有聚光灯,只有桂花树枝桠间漏下的灯笼光,照着两人相视而笑的眼。“这首歌,还没在巡演里唱过。”江河拨响琴弦,调子比《桂花谣》更柔,“送给云露,也送给看着我们长大的石坎。”

歌声漫过酒桌,漫过凑来看热闹的孩子,漫过庄园里老桂花树的枝桠。张部长跟着打拍子,李修贤悄悄红了眼眶,老二奶奶把喜糖往嘴里塞,连周峥嵘书记都放下了干部的严肃,跟着哼起了调子。

没人提凌晨和林沫——大家都知道,林沫在香港拿了新秀大奖,凌晨陪着去领奖了,电话里他把贺礼托李修贤带来,是对刻着“江河云露”的银质话筒架,此刻正摆在新人身后的条案上,闪着温润的光。

夜色深了,乡亲们渐渐散去,桂花树下还留着酒碗碰撞的余温。江河牵着何云露的手,踩过满地桂花和鞭炮碎屑,忽然想起小时候,他说“长大了要让云露当最亮的明星”,她仰头问“那你呢”,他说“我当你的吉他手”。

如今,他们都做到了,又不止于此。在巡回演唱会的终点,在长大的地方,他们把舞台还给了生活,把情话唱给了彼此,把日子过成了石坎最寻常也最热闹的模样——就像这桂花庄园,年年花开,岁岁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