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3梦与行尸与长安城(下)(2/1)
“咳!”
沈鹤山清清嗓子,把崔文道的目光吸引过来。
新见到的两人,很明显是他的身份高一些。
他抬手施礼:“在下姓沈,名虔,月前搭家里商行的船去新罗,路上遭逢海难,流落此地,多谢几位大人搭救!”
崔文道继续看着他没说话,这时,老刘拍了拍那口钟说道:“这小子有点鬼门道在身上,一个普通人,只要手摸这钟,居然能看到咱们身上的龙虎气!”
赵云贞大吃一惊,崔文道神色凝重,沈鹤山则默默记下名字相当形象的‘龙虎气’。
看到崔文道的脸色,沈鹤山明白这事可能有些忌讳,连忙施礼再道:“大人明鉴,在下只有小时候练过几天武,书院读书也没有毕业,这些事情我毫无头绪啊!”
崔文道脸色缓和下来,开口问道:“你是哪里人士?”
“回大人,在下是豫州山阴府人,家父是沈氏商行的总商。”
崔文道松了一口气,踱步到钟前,伸手抚摸钟壁上结满铜锈的铭文,半晌才继续开口。
“你在这荒岛上待了多久?如何吃喝?可曾去过那鬼城里?”
‘荒岛?’
沈鹤山注意到关键词,继续回道:“在下醒来已有四五日,只是今天才清醒过来,之前几天都像是做梦一般,也似那些行尸生活在鬼城里。不知几位大人是否知晓,这里不知有什么妖怪,能让人陷入幻境,据我亲身经历,幻境里,人会以为自己身在长安城里,实则每天吃着生肉腐肉,喝些海水血水。”
考虑到目前的情况,沈鹤山决定把知道的事情全交代了,毕竟这些人可是封建权贵,还有着相当明显的武力优势,万一察觉到不实之处,可能会一刀宰了我吧?
沈鹤山继续补充,打算将自己的一切嫌疑洗干净。
“若说有什么奇怪之处,只能是我醒来后,突然想起了一些不明就里的记忆,就像是传说中的宿慧一般!”
“宿慧?”×4
其他人惊呼出声,崔文道则冲过来一把抓住沈鹤山,另一只手盖上头顶。
“大人?”
“不必紧张,我只是查探一下你的魂魄有没有受伤而已。”
沈鹤山其实并不紧张,除非他能直接看出来自己的魂魄不是原装,但是前身的记忆他历历在目,说他是沈家次子也没错,身体、魂魄不管哪个有问题,都可以推到这里诡异的幻境和鬼城经历上。
崔文道好半天没有放手,二王兄弟在周边警戒,老刘和赵云贞干等着不耐烦,走到一边去了。
赵云贞摸了摸铜钟,悄声问道:“刘大人,这宿慧之人有什么说法?崔大人这么激动?”
老刘嘿嘿一笑:“修行有根骨天资之分你知道吧?有宿慧,虽然不算天资绝顶,但起码也比普通人高上四五成!”
赵云贞啧舌:“这么说,这小子出海一趟变成天才了?真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啊!”
“谁说不是呢,沈氏商行我知道点儿,他们暗地里的生意是买卖新罗婢,那是相当有钱!到时候这小子进了书院,他老爹不得给他往死里花钱?虽说不一定能当官,可好好修行几年,也能算一号人物了!”
两人正嘀咕间,崔文道已经查探完毕。
“魂魄没问题,你现在的天资比我想象的还要好!”
“天资?”
沈鹤山还想继续问,崔文道已经开始吩咐起其他人。
“老刘!你和赵千总留在原地等着接应张大人,二王兄弟带上铜钟返回船上!”
说完,转身对沈鹤山说道:“先随我回船上吧,路上我们慢慢说。”
——————
不能过去!
停在路上,张灵蕴感应到前方有种如渊似狱的恐怖波动,仿佛是在恶鬼沉眠之地,凶兽巢穴之旁!
蜃气楼!
一块珊瑚为底、兽骨作字的匾额挂在那里,张灵蕴缓缓后退,几步之后,转身跃上路边的房顶,准备先去其他区域找找。
这时,蜃气楼突然大门洞开!
张灵蕴定眼一瞧,正是他手下的人!他伏在屋顶,看着他们三三两两的走在路上。
相比于昨晚,现在的他们已经不见了那种痴狂,只有一脸的木然,和其他行尸们一般无二。
“成为行尸要先进蜃气楼?不知道早上那个人影怎么回事,会不会知道些东西。”
起身在屋顶上移动,他一路向南,准备远离蜃气楼再强行抓住一个新行尸,看看他们的具体情况。
一个时辰后。
四个新行尸接替了原先站在城门的几个罗刹鬼行尸,开始执勤,张灵蕴等他们换完以后,深吸一口气,一步蹬出,脚下窝棚瞬间爆裂,电光火石间,他已经抓住一个新行尸,向南边飞速离去。
回头看看,行尸们一无所觉,往来依旧。再看手中的新行尸,行动迟缓,面目呆滞,连挣扎都没有力道。他法力一探,行尸皮囊里空空如也,没有魂魄,也没有灵蕴!
张灵蕴叹了口气,既然已经无力回天,就只能放弃他们了。船上还有十几个水兵,等压制住幻觉,应该能勉强开动战船离开这里。
随手扔掉行尸,张灵蕴往之前说好的集合地点赶去。
——————
回船的路上,沈鹤山开始套近乎:
“此番流落荒岛,多谢大人们搭救,能否请几位大人告知姓名,日后回了大唐,虔也好略备薄礼,登门道谢,只盼今后能有机会为几位大人效犬马之劳,以报今日之恩!”
二张兄弟脸上露出笑意,崔文道也笑着摇摇头:
“看来你这宿慧不是应在人情世故上,这也是好事。”
“什么意思?”
我算盘珠子蹦你脸上了?
“你既然有宿慧,我也当你是成人。这么说吧,你刚才的表现还是有些急切,应该不常和官员打交道吧?而且,大唐的官员们可不像其他国家一样,我等的行为是尽大唐官员的本分,你不必如此。”
出了学校就打工,不爽领导就辞职,我一个孤儿要懂什么人情世故?
看着沈鹤山懵逼的表情,崔文道调笑道:
“虽然言语刻意恭敬,但从神色和语气看来,你应该对我们没有惧怕的意思,我说,你前世宿慧该不会是什么大人物吧?”
沈鹤山也忍不住笑了。
“大人说笑,宿慧里我不过一介草民,哪儿有大人物对修行一无所知的。”
崔文道点点头:“也是,那么介绍一下,后面搬钟的二位是从八品禁卫长,王守思王守义兄弟。”
沈鹤山转身行礼:“二位王大人。”
两人冲他点点头。
“在下姓崔,名简,字文道,任正七品侍御史,我等出海,是出使东瀛,册封东瀛国王。”
“留在那边的两人,老刘——就是路上抗你的那个——名叫刘志成,正七品禁军长史,另一个是从七品水师千总赵云贞。”
“我是使团副使,正使大人姓张,名灵蕴,官员就是这些,至于其他人……”
沈鹤山想起早上出门时,那群动作灵活、披甲执戈的人影。
“他们也变成行尸走肉了?我早上见到一群披甲的人进了城。”
崔文道语气低沉:“是,不过我们绑回来十几个,现在捆在船舱里,应该快没力气挣扎了。”
“原本还以为能从你这儿找到办法,解决他们的幻觉,结果你情况特殊,没法用在其他人身上。”
“情况特殊?”这话勾起了沈鹤山的好奇心,“是因为宿慧吗?”
崔文道的脸色肉眼可见的红润起来:“是也不是,你的特殊之处在于灵蕴,我猜测你的宿慧一定非常特殊,所以才能有这么好的天资!”
沈鹤山有些不明白。
“崔大人,灵蕴和天资是什么关系?特殊的宿慧为什么会导致天资好?”
“我刚才高兴你的宿慧不在于人情世故的原因就是这个。灵蕴是灵机流转的痕迹,它存在于天地之间、万物之内。”
“不管什么东西,只要都会诞生灵蕴,而修行就是不断吸收灵蕴。它有无数种根源,也有无数种道果。”
“我大唐的基础修行之法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武道法门,要看根骨好坏,根据骨骼肌肉的灵蕴判断。二是观想法门,要看天资高低,根据魂魄中的灵蕴判断。”
“宿慧,能增强灵魂,更强盛的灵魂也会诞生更多的灵蕴。而宿慧带来的记忆,也会诞生灵蕴。”
听到这里,沈鹤山有些明白崔文道的激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