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0章 卢象升至凤阳(1/1)

凤阳府城,巡抚署。

这凤阳城的重建工程在去年年底全部竣工,并通过了巡抚朱大典的验收。

这工程质量合不合格,朱中丞直接用手摸一下公文袋的厚度就知道了,根本就不需要用尺子去量。

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话。

这作为凤阳巡抚驻地的巡抚署,所以原来的中都留守司衙门,朱中丞在修城的时候自然是要将他的办公地点好好的装修一番。

这原来中都留守司机构也就随着凤阳巡抚移驻凤阳,在形式上也就取消掉了,不过这中都留守使的职务还存在,但也仅作为凤阳镇高级武官的加衔。

...

此时这巡抚的三堂的书房内,只见那书案后面坐着一个头发花白了一片满脸的大胡子,看着还有几分帅气但显得徐爷半老的中年男人。

这中年男子穿着一身红色的箭衣胸前还挂着一张一品文官的仙鹤补子,此人不是巡抚朱大典,而是令中原江淮地区的贼寇闻之心胆怯的卢阎王。

这卢老爷之所以出现在巡抚署办公,倒也不是朱大典主动将巡抚署让出来给卢老爷当督师行辕,毕竟这朱中丞虽然没卢老爷官大, 但也没那个必要去舔卢老爷。

主要是这朱中丞在巡抚署完工之后就没有进去住过几回,这朱中丞长期带着抚标营跟陵卫副将刘良佐一块给老朱家看坟。

毕竟这凤阳城丢了的话,朱中丞最多也就是革职流放,几年之后活动一番回老家又是一条好乡绅。

但这祖坟要是再被刨一次的话,那他朱中丞就得跟他的前任杨一鹏一块去见太祖皇帝了,说不定一家老小还有可能一块陪着去。

所以这巡抚署空着也空着,索性朱中丞就主动让出来给卢老爷当督师行辕。

...

这卢老爷去年在大别山剿贼有功,弄死俘虏招抚了不少有名的大贼,所以今年年初进京述职的时候,朱由检为其酬功加从一品的太子太保衔,所以这卢老爷胸前就可以挂一张仙鹤补子。

卢老爷来凤阳的时间并不是很长,大概是三四天前才来的,按道理说卢老爷一月底就应该到凤阳,不过当时卢老爷是直接坐船从运河南下到了南京去。

这军饷的问题的朝廷已经帮他解决了,但这军粮以及各种军械的问题那就得南直隶这边来解决。

所以卢老爷没有直接回凤阳而是去往南京,找南京的户部和工部以及兵部尚书协商这个军粮和军械的供给问题。

卢老爷对这南都官员痛陈厉害晓以大义之后,南都的高级官员纷纷表示要为卢老爷解决这个后顾之忧,哪怕是死也要死出这几十万石的军粮和几万人的军械。

本来这卢老爷是想就在南京坐镇督促这南都官员筹集粮草军械的,毕竟这卢老爷在大明官场混迹多年,太清楚这帮官员是什么鸟样。

当面拍胸口赌咒发誓帮你办的事,转头等你走了之后就忘的一干二净就当无事发生一样。

所以卢老爷也只能是在南京等粮草军械筹齐之后再开着船从运河北上转淮河到凤阳。

但计划赶不上变化,就在七八天前,卢老爷这边收到了滁州那边送过来的求援信,说这贼寇已经开始攻击城墙了,卢老爷再不发兵来救那他们可就顶不住了。

别看着滁州被义军围的是水泄不通,但是这参与围城的义军那也是鱼龙混杂,守城的官军稍微使用几发银弹便可轻而易举的从包围圈中穿过将信送出去。

所以这滁州被围城这么多天,那城中的守军与城外的官军依旧保持着畅通的联络。

也正是因为如此,卢老爷及时的掌握了这贼寇排干了滁州护城河河水的这一情况,卢老爷行伍多年,自然是明白滁州城最大的依仗就是这护城河。

所以卢老爷也就顾不了那么多了,直接就带着家丁坐船到江北的六合县,然后从六合县骑马穿过滁州与来安县之间前往凤阳。

在穿过滁州的时候,这卢老爷艺高人胆大,甚至还伪装成江洋大盗前去这贼军营寨附近递近侦查过。

卢老爷在侦查过程中,曾经远远的看见,那铁贼站在那银子堆成小山上,拿着一个铜喇叭忽悠那群可怜的贼兵当炮灰去攻城。

...

就在卢老爷搁书房里面批阅公文的时候,那卢老爷书房门被悄悄的推开了,只见走进来一个与老爷长的十分相似的青年人,不过看着要比卢老爷年轻多了。

此人就是卢老爷的弟弟,同时也是卢老爷幕僚之首,已经考上秀才的卢象同。

那卢象升进来之后,卢老爷抬头看了他一眼,瞧着他弟弟手里拿着一摞公文,于是便一边接着批阅公文,嘴里漫不经心的问道:“又是哪部官兵在催促军粮?!”

虽然这卢老爷将军饷已经发了下去,但是这军粮因为转运的问题迟迟没有发放到位,所以最近一段时间催要军粮的将帅非常的多。

那卢象同听到他哥这话后看了他大哥一眼,卢象同瞧着他大哥如此苍老的模样这心中也是十分的心疼,这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头发就已经快白完了。

卢象同心想这大哥要是不出来做官,一家人在一起读书种田侍奉母亲该多好啊!

紧接着这卢象同便从手中的公文中抽出了一封信,只见那信封处写着“吾儿象升亲启”,这信封已经被撕开了,可见这封家书卢象同已经看过了。

卢象同拿出这封家书后将其放在了卢象升的书案上,然后叹了口气对卢象升说道:“大哥,母亲已经知道您前段时间回南京的消息,母亲在信中责怪您为什么不回家一趟看看他老人家。”

卢象升如今的手握六省兵权的封疆大吏,他到南京去自然是会惊动地方,再加上南京离着卢象升的老家常州非常近,所以他妈知道他回江南了也很正常。

但卢象升去南京是去办公事又不是回乡办私事,所以这哪怕南京离着常州再近,卢象升也不可能公私不分抽空回老家一趟。

那卢象升看到他桌子上的这封信后放下了手中的笔,然后也叹了口气说道:“是我这做儿子的不孝啊!”

其实卢象升是准备打算把老母亲接到南京来一趟,这样既不因私废公,又能为母尽孝,但考虑到他的老母身体不好,再加上他来南京办公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走。

所以卢象升经过综合考虑之后,也就没有将他的老母接到南京来,但他又怕老母责怪,所以卢象升连封家书都没寄回去想瞒着老母亲,结果没想到还是让他妈给知道他回江南了。

紧接着那卢象同又对他哥说道:“母亲说他对您不回家看他心中确有不满,但母亲说他能够理解您,可母亲有一事实在是对您非常不满!”

卢象升一听他兄弟这话大概也猜到了是什么事,所以卢象升瞧着那封家书的眼神也是非常的难受,他实在是有些害怕去读他妈训斥他的那些话。

卢象同见他哥一言不发,于是便直接把话给挑明了。

“大哥,您干的这事别说是母亲对您不满,就连我这个做兄弟也看不下去!”

“大嫂跟您成婚已经有快十年了,在咱们老家那也是出了名的贤惠,大嫂虽是续弦且大嫂家的门楣没有咱们家的高,可您也不能如此的羞辱她呀!”

“这知道的明白您是对亡妻一往情深,这不知道还以为是大嫂有疾不能生养!”

“母亲在信里已经说了,您年纪也不小了,她让您要么把大嫂接过来一块过日子,要么就过继一个到大嫂的名下给您做儿子。”

卢象升听到他兄弟这话后闭上了眼睛靠在了太师椅上,只见那卢象升的眼眶有些微红,可见是有些想哭但是没有哭出来。

这卢象升之所以想哭,倒也不是出于对他先让妻子王氏的愧疚,而是他想起了他的死了十年的前妻,那才是卢老爷的真爱。

对于现任妻子卢老爷本身就不怎么喜欢,是他老娘非得硬塞给他的。

所以卢老爷不愿意与现任妻子上床,除了卢老爷练气功之外,那就是卢老爷实在是对现任妻子提不起任何的兴趣。

卢老爷回忆了一会亡妻之后,便坐了起来看向卢象同叹声说道:“你给母亲回信,就让王氏在族中挑一个令她喜欢的孩子过继吧。”

“好!待会我就去给母亲回信。”

说罢,这卢象同拿出了一份公文递给卢象升,然后对卢象升说道:“大哥,这范司马来函,说南京那边已经凑了十万石粮草以及部分军械,现在已经装船走海路入淮河往凤阳这边转运。”

卢象升一听这话心中大喜,于是一把接过了卢象同手中的这封公文打开看,卢象升看完之后高兴的说道:“范梦章这事办的利索的好,才几天的功夫就将这粮草军械筹集到位了。”

“有了这十万石军粮,我马上就可以统兵南下剿贼,一把将这铁献诸贼给他全部荡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