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3章 司马懿开始效仿贾诩(1/1)

带着刘俊的信任,诸葛亮马上给前线下达了调拨命令,让马超和关平两人给调到自己的身边。

马超和关平本来是在南昌前线,与曹军和江东军打得不亦乐乎。

在这种情况下收到调拨命令,两人都异常无语。

然而心细如发的贾诩却看出了端倪。

诸葛亮居然是用五官中郎将的名义下令,这意味着刘俊让诸葛亮为主帅,开启新的战场。

而江东现在的战况激烈,无需诸葛亮前来。那么就只有一个解释!

益州那边出现状况了!

老狐狸不愧是老狐狸,一下子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为了不妨碍刘俊的大事,贾诩命令马超和关平迅速前往襄阳。

马超和关平无奈离开南昌城,最终与诸葛亮在襄阳城会合。

一见面,马超就直接对诸葛亮展开了质问。

“诸葛大人,你把我们两个调过来做甚?”

马超的胆子大,他可不管诸葛亮现在是什么官职。

关平也一脸的疑惑。

诸葛亮轻轻一笑,说道:“带你们去汉中打刘备!”

马超和关平面面相觑。

带他们去汉中打刘备?

诸葛亮就知道马超和关平是这副表情,他自己却是很期待。

得知刘备杀入汉中之后,诸葛亮瞬间就明白刘备要干什么。

效仿高祖刘邦!

大汉好不容易来到了一统天下的时刻,诸葛亮绝对不允许刘备割据一方。

如果让刘备成功了,大汉的百姓将陷入更庞大的战乱之中。甚至于动摇了汉室的根基。

同时诸葛亮也不想一直待在荆州当什么刺史,他的梦想是成为像管仲乐毅那样的传奇人物!

加上刘备麾下有司马懿这样的高手在,诸葛亮很想会一会。

于是诸葛亮带上马超、关平,告别家人,开始北上。

汉中,南郑城外,一场恶战刚刚结束。

刘备神情严峻地看着南郑城。

“大哥,已围城二十余日,张鲁还是不肯投降!”张飞勒马至刘备身侧,丈八蛇矛拄在地上,很不甘心地说道:“俺率军攻东门,城上滚木礌石像不要钱似的往下砸,弟兄们死伤了无数,还是没能靠近城门!”

其他文武也都脸色阴沉。

刘备沉默颔首,目光扫过城下的伤兵。

他们裹着渗血的布条,有的断了手臂,有的瘸了腿,却仍靠在帐篷外,望着南郑城的方向,眼中满是疲惫。

从阳平关回来之后,刘备试过劝降、强攻、断粮,可张鲁像是铁了心要与南郑共存亡,不仅斩杀了三名劝降使者,还亲自上城督战,让全城上下拧成一股绳抵抗。

而且刘备也打探到张鲁早就将老弱妇孺给遣散了,如今南郑城内都是精壮,主打的就是拼命。

城楼上,张鲁身披重甲,浑身血污,已然没有了以往的仙风道骨。

他扶着城垛,看着城外密密麻麻的刘备军,声音嘶哑却坚定,呼喊道:“将士们!刘备乃汉贼,若降了他,咱们不仅会丢了汉中,还会连累家人!南郑在,咱们在;南郑亡,咱们便与城池共存亡!”

城上士兵齐声呐喊,声音响彻内外。

刘备脸色阴沉,下令道:“暂且休战,回营帐议事。”

益州军迅速后撤,战局陷入了平静。

张鲁也松了一口气,依靠在城墙上休息。

张鲁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援军一定会到,刘备只有灭亡一途。

城外的刘备军帐里,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孙乾铺开舆图,手指在南郑城四周划过,说道:“张鲁却仍在顽抗,想必是在等援军。若再拖下去,一旦刘俊杀过来,咱们就会腹背受敌。”

刘备的脸色一沉。

法正和魏延分别都挡住了刘军,但仅仅是暂时的。刘俊绝对会动用大军前来,甚至于刘俊的大军已经在来的路上了。

拖下去,对刘备没有任何的好处。

徐庶和张任坐在一边偷笑。刘备想要顺利拿下汉中,绝对没那么容易!

徐庶一直盘算着如何给刘备添乱。

张飞急躁地说道:“大哥,就让吾再攻一次!吾保证攻破南郑城门!”

刘备摇头不已。

张飞有万夫不当之勇,可张鲁铁了心当乌龟,张飞再强也飞不到城墙上去。

且南郑被张鲁打造得如同铁桶一般,不出奇计,难以攻破。

刘备的脑子都不够用了,他看向了四周,询问道:“诸位可有破城之策?”

徐庶装作苦思冥想之状,让刘备很失望。

司马懿站起来,突然开口说道:“主公,末将有一计,可逼张鲁三日之内投降。”

众人纷纷侧目,刘备也看向他:“仲达有何妙计?”

司马懿起身,目光扫过帐内诸将,声音冰冷,说道:“据在下所知,张鲁已经遣散了城内老弱妇孺,意欲死战到底。吾以为可将周边的汉中百姓聚集起来,让他们作为先锋,我军紧跟其后…”

话音刚落,帐内顿时炸开了锅。

张任直接跳起来,喝道:“驱民攻城!司马懿,你好狠的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一般情况下,张任不会发表意见。但司马懿这一次太狠毒了!张任都受不了。

徐庶对着司马懿冷哼一声,义正言辞地说道:“司马仲达,主公爱民如子,仁义无双,你建议主公驱马攻城,是想让主公痛失民心么?”

徐庶转身对刘备拱手道:“主公万万不可采纳此计,否则必将陷入万劫不复!”

刘备觉得很有道理。

仁义一直都是刘备的招牌。如果连驱民攻城都干了,那就等同于将自己苦心经营的人设给毁了。

刘备当即说道:“百姓何辜!”

好了,司马懿知道刘备不会同意了。

不过司马懿也泄气,他还有第二个办法,说道:“主公仁慈,乃是百姓之福。如今战火纷飞。想要拿下汉中,可攻心为上!”

“何为攻心为上?”刘备有点期待了。

司马懿沉声道:“张鲁拼死抵抗,我军就围而不攻。此战之中,多有战死者。可将他们的尸体用投石机扔进南郑。”

“尸体处理不当,引发瘟疫!城内人心惶惶,只需旬月,南郑可破!”

徐庶现在知道司马懿做事没底线了。

用尸体来引发瘟疫,不是司马懿首创,却是最为恶毒的计策。

自诩仁义的刘备麾下文武,很多人都无法接受。

“不可!”张飞率先反对,猛地站起身,大喝道:“战死的弟兄本就该入土为安,怎能将他们的尸首抛入城中受辱?再说,此法太过残忍,会遭天下人唾骂!”

孙乾也皱眉道:“仲达此计虽能逼降张鲁,却失了民心。咱们取汉中是为了‘兴复汉室’,若行此不仁之举,日后如何让汉中百姓信服?”

张飞更是怒目圆睁,指着司马懿道:“你这计策也太歹毒了!我张飞征战多年,从没听过用弟兄尸首当武器的!要我说,不如明日让吾率军强攻,就算拼了性命,也要拿下南郑!”

帐内诸将纷纷附和,都觉得司马懿的计策太过残忍,有违道义。

徐庶和张任等人沉默不语。而徐庶的注意力都在刘备的身上。

刘备坐在主位上,脸色变幻不定,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狐裘的领口——他心里清楚,司马懿的计策是眼下最快拿下南郑的办法,可“仁君”的形象他经营了多年,怎能轻易毁于一旦?

“仲达,此计不妥。”刘备终于开口,语气带着几分痛心,说道:“战死的将士都是为兴复汉室而死,吾岂能让他们死后不得安宁?再说,城内百姓皆是无辜,若因瘟疫丧命。此事休要再提!”

司马懿躬身道:“主公仁厚,在下佩服。可眼下局势危急,若不速取南郑,一旦援军赶到,咱们之前的努力都将白费。难道要让更多弟兄战死,才对得起死去的人吗?”

他转向张飞、孙乾等人,继续道:“诸位将军觉得此计残忍,可张鲁斩杀我军劝降使者时,怎不见他仁慈?城内百姓如今帮着张鲁抵抗,他日刘俊大军杀到,我军将如何是好?用一时之‘忍’,换汉中的安定,何乐而不为?”

帐内陷入沉默,诸将虽仍不认同,却也找不到更好的办法。

刘备看着帐外的风雪,又想起城下死伤的士兵,心中“挣扎”许久,终于长叹一声。

徐庶知道刘备刚才是在演戏,内心其实已经采纳了司马懿的计策。

“罢了……吾也不想如此,可事到如今,为了减少更多伤亡,只能出此下策。”

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几分沉痛,说道:“此举乃是逼迫张鲁投降,而不是散布瘟疫。而仅此一次,日后决不能用此伤天害理之计。”

诸将听他这么说,虽仍有不满,却也不再反对。

毕竟刘备已做了“让步”,既保留了“仁君”的体面,又采纳了计策。

司马懿眼中闪过一丝了然,躬身领命道:“主公放心,在下定会按您的吩咐行事。”

徐庶站出来,对刘备拱手道:“主公,卑职以为不可!”

司马懿大急,都到这个份上了,徐庶还出来捣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