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由检?怎么是你做的皇帝?(1/1)

“微臣惶恐。”

感受着身体上传出的麻木,一众官员跪在地上瑟瑟发抖。

“惶恐?”

“滋滋”

轰隆。

“你们弑君的时候可有惶恐!!!”

老朱的语音刚落,身体周遭的雷霆径直落在了跪成一团的官员中。

当场劈死了十几个倒霉蛋。

其他的官员闻着身边传来的焦香味,吓得裤子都尿湿了。

奉天殿内弥漫着烤肉的焦香味和尿骚味,让朱厚熜眉头直皱,太脏了。

就在老朱准备将这些狗东西活活劈死的时候,朱厚熜连忙劝道。

“太祖高皇帝,让他们这么死了,太便宜他们了。”

“朕觉得将他们送入锦衣卫的诏狱,尝遍酷刑,再行凌迟,留其一丝血脉后,夷三族。”

“诛九族,咱要诛他们九族。”

老朱现在火气很大,夷三族都不足以平息他的愤怒,更别提留其一丝血脉了。

“太祖高皇帝,这些人做官,除了为财,也是为了光宗耀祖。”

“朕只夷三族,令他们九族内,三代人不得入仕,并将原因宣告他们的家族。”

“到时候,他们的血脉将会在族人的仇恨中长大,庸碌无为,清苦一生。”

“他们弑君的行为,将会在他们的后代身上偿还。”

朱厚熜的这个办法可谓毒辣之极了。

这个时代,人的宗族感极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大明给士大夫的待遇极为优渥。

一个家族中,只要有一人出仕,族人都会将名下的田地全都挂靠在那人身上,避免交税。

朱厚熜将他们族群的代表处死,留其一丝血脉,又阻断了他们族群上升的道路。

到时候,他们对出仕的人自然会由感激慢慢的转变为仇恨,可是出仕的人已经死了。

族人的仇恨就会转移到出仕之人的后代子孙身上。

而朝廷又特意去恩准出仕之人留下血脉,宗族绝没有那个胆子杀死他的后代。

那么,可想而知,那人的后代将会过着怎样的生活。

虾仁猪心啊!!!

朱厚熜的声音不小,在场还活着的官员们听的一清二楚。

他们的额头冷汗冒个不停。

明明是九月的天,他们却汗如雨下。

太毒了这招。

“太祖陛下,臣愿意认罪。”

“臣认罪了。”

“臣弑君了。”

“恳请太祖高皇帝陛下,用神雷赐臣一死吧。”

“臣也认罪啊,太祖高皇帝陛下。”

“但求一死啊!”

刚刚还嘴硬不肯认罪的官员们,如今一个个抢着承认自己弑君了。

只求速死。

他们甚至有些羡慕刚刚被太祖高皇帝陛下召唤神雷劈死的同僚了。

起码不用知道自己的后代,会经历什么。

而在场的官员们不仅要去锦衣卫的诏狱里走一遭,后面还要被凌迟。

太残暴了!!!

“现在认罪?”

“晚了!”

老朱看着态度截然不同的官员们,脸上露出了嗜血的笑容。

“刚刚你们的嘴不是挺硬的么?”

“咱的雷霆都没你们嘴硬。”

“传朕旨意。”

“泰昌朝官员以丹药弑君,夷三族,然,天有好生之德,准其留下血脉,九族三代不得出仕。”

老朱冷漠的看着下方不断跪求的官员们开口说道。

“父皇仁善。”

“太祖爷仁善。”

永乐朝朱棣和建文时空的朱棣躬身称道。

身后,一应朱子朱孙们称其仁善。

“来人。”

“拖入诏狱。”

“是。”

殿外的禁军们走了进来,将跪在地上哭喊着的官员们像拖死狗般带了下去。

之后,老朱从各朝调了一批官员过来维持朝廷机构的运转。

接着便是喜闻乐见的抄家行动了。

陆炳带着一众锦衣卫去了朝堂中各个官员的府邸进行抄家。

本来三朝朱高煦和朱高燧们也想跟着过去,可是朱厚熜却将他们拦了下来,说一会儿还有事情需要他们去做。

乾清宫内,泰昌皇帝朱常洛鼻青脸肿的跪在了地上,旁边的是满脸懵逼的太子朱由校。

旁边,崇祯皇帝朱由检满脸委屈的跟着跪在后面。

崇祯皇帝朱由检:“为什么啊?”

“我爹犯了事儿,跟我有什么关系啊???”

“为什么我也要跟着跪啊!!!”

跪在地上的泰昌皇帝朱常洛还有些疑惑,自己身后穿着龙袍的中年男人是谁啊?

看样子似乎有些眼熟。

“你是?”

“父皇,儿臣是由检啊!”

泰昌皇帝朱常洛:“⊙?⊙”

太子朱由校:“五弟???”

他们很难将眼前的中年男人跟那个十来岁的皇子朱由检联系到一起。

“为…为何是你做皇帝?”

“由校呢?”

“是啊,五帝,孤呢?”

“孤难道没有登基?”

太子朱由校看着面前的崇祯皇帝朱由检心中隐隐闪过一些不好的念头,难道是由检他篡位了?

“父皇…皇兄。”

“儿臣是兄终弟及啊!”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着亲爹与大哥的脸色哪能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连忙开口解释道。

可是他这样解释却越抹越黑。

“你是多大年纪继承的皇位?”

泰昌皇帝朱常洛问到了点子上。

太子朱由校也紧紧的盯着面前的崇祯皇帝朱由检。

“儿臣是十七岁登基的。”

泰昌皇帝朱常洛:“⊙?⊙”

太子朱由校:“(╯°□°)”

“十七岁???”

“父皇,儿臣今年十六岁,比五弟大了七岁,也就是说,儿臣登基后仅仅做了七年的皇帝就驾崩了。”

太子朱由校脑子转动的飞快,算出来了。

“你皇兄是怎么死的?”

泰昌皇帝朱常洛眼神有些冰冷。

“皇兄他…”

崇祯皇帝朱由检看了一眼面前的父兄,脸上有些犹豫。

“说。”

泰昌皇帝朱常洛冷声道。

“是。”

“天启五年,五月十八日。”

“皇兄前往西苑游玩,与皇嫂在桥北浅水处划船,后游至深处。”

“水上忽然起风,导致小船倾覆。”

“皇兄意外落水,虽被及时救起,但也因此受了惊吓,落下病根。”

“兵部尚书霍维华进献“灵露饮”,称其为仙药。”

“皇兄服用后,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严重了,最后浑身肿胀,无法进食,衰竭而亡。”

“临终前,皇兄将皇位传给了儿臣。”

崇祯皇帝朱由检将自己登基的过程解释了一遍,不过对于天启皇帝朱由校的死因回答的比较笼统。

“混账。”

老朱在龙椅上将父子三人的对话全程收入耳中。

“又是溺水。”

“朱厚照落水,朱由校也落水。”

“怎么,我朱家的皇帝就这么容易溺水?”

“太祖爷息怒。”

一众朱家老少看着暴怒的老朱连忙说道。

“息怒个屁啊。”

“那群狗东西,咱要一刀一刀活剐了他。”

“霍维华是吧,去,让人剐他三千刀。”

老朱下令道。

“是。”

有太监接到旨意跑了出去,将太祖高皇帝的旨意传达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