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老大,世子多疾,朕说过这话么?(1/1)

“太子在哪儿?”

永乐朝朱棣脸色肃然,在夜色的渲染下显得有些阴森。

太监李顺强忍着牙齿打颤的冲动,跪在地上结结巴巴道。

“回…回陛下…”

“太子…太子殿下…他正在乾清宫…为您…守灵…”

“他登基了么?”

“没…没有…”

“殿下…他说要为您守灵三日…”

“嗯。”

听到好大儿没有在自己驾崩后第一时间登基,永乐朝朱棣脸色稍霁。

接着,永乐朝朱棣和建文时空的朱棣看都不看其他人,径直走出了偏殿。

“扑通”

待两人的身影消失后,李顺再也坚持不住,整个人都趴在了地上。

身上早已被汗水浸透,下身一股子尿骚味。

“干…干爹…”

“咱们…还继续么?”

两个小太监从地上爬了过来,凑到了李顺的耳旁颤声道,

“继…继你娘个头…”

李顺听到干儿子的话后,直接破口大骂。

“没瞧见陛下显灵了么?”

“要是他老人家想让这些娘娘们下去伺候,那雷霆干嘛劈在他们头上。”

“怎么,你想试试遭雷劈的感觉么?”

李顺指着地上身子还在微微抽搐的禁军们恨铁不成钢道。

自己怎么就收了这么两个蠢货做干儿子。

“是,是,干爹教训的是。”

“是儿子多嘴,该打,还打。”

说着,其中一名小太监已经上手抽自己嘴巴子了。

那力道让李顺听着都觉得有些脸疼。

“蠢货,还不快扶咱家起来。”

“干爹,您慢点。”

听到李顺的话后,抽自己嘴巴子的小太监动作一收,接着麻利的搀扶着李顺站了起来。

“去,叫几个人过来,将娘娘们好生安置着。”

“儿子这就去。”

小太监扶着李顺到一旁的位置上坐好后,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永乐朝朱棣和建文时空的朱棣从偏殿后走出后,熟门熟路的往乾清宫的方向走去。

“什么人?”

路上有值守的禁军听到动静,正欲将两人拦下,可是当他们看清永乐朝朱棣两人的面容后。

急忙跪在了地上行礼道。

“卑职…拜见陛下。”

永乐朝朱棣和建文时空的朱棣不管不问,直接走了过去。

留下地上跪着的禁军面面相觑。

“刚刚…那真的是陛下???”

其中一名禁军怀疑自己是否眼花了,扭头看向自己的袍泽。

“废话,王二狗,咱们当初跟陛下在草原上驰骋的时候,你忘了?”

袍泽没好气的瞪了他一眼。

“可是…陛…陛下他不是已经驾崩了么?”

“俺怎么知道,不该问的事儿别问,瓜怂。”

禁军:“赵二河,你他娘的管谁叫瓜怂呢?”

“谁应了谁就是瓜怂。”

两人就这样跪在地上大打出手,你打我一拳,我回你一腿。

永乐朝朱棣和建文时空的朱棣脚程挺快的。

很快便走到了乾清宫外。

看着面前跪了一大片的官员和灵堂。

永乐朝朱棣和建文时空的朱棣,脸上同时一黑。

这人还没死呢就看到了自己的灵堂,感觉,就挺怪的。

随着两人的走近,一阵阵哭声传到了他们的耳中。

皇帝大行,前来吊唁守灵的官员,你眼泪都没掉一滴,是不是就盼着这一天。

在这个时代,一国皇帝驾崩是件极其重大的国丧事件,整个事件中,由礼部负责丧葬相关事宜。

而鸿胪寺则要引导皇室成员以及文武百官行丧礼。

包括但不限于指导众人如何哭灵、如何进行祭悼仪式的跪拜、上香等具体动作。

不哭会被视为对皇帝不忠、对朝廷不敬,仕途也会因此蒙上阴影。

轻则被降职,重则贬谪出京。

百官哭丧的时候,旁边的礼部会有专门的官员对其进行监督。

一旦发现官员不哭或哭丧态度不够认真、不合规,礼部官员有权上奏弹劾。

所以,这些哭丧的官员们,全都做好了准备。

乾清宫这边灯火通明,永乐朝朱棣和建文时空的朱棣看的分明。

那些跪在地上的官员们,有些怎么哭都没掉眼泪。

他们观察了一下周围,发现礼部监督的官员并没有注意这边后,他们悄悄的从袖子里掏出了一个小瓷瓶,然后快速的从里面倒出了几滴不明的液体在手心,然后直接往脸上抹去。

效果十分喜人,刚抹完没多久,那几名官员的眼泪便止不住的往下流。

这下子,哭的像那么一回事儿了。

永乐朝朱棣和建文时空的朱棣看到这里嘴角不由一抽。

怎么办,刚驾崩便看到自己的臣子在灵前假哭。

在线等。

挺急的。

两人对那名官员抹在脸上的东西有些好奇,便直接往那边走了过去。

哭灵的时候,百官是禁止交头接耳的,必须跪在地上放声的哭。

所以其他人对身边有人走过,也不敢抬头去看。

而礼部的官员们则是看清了朱棣两人的面容,吓得直接跪在了地上,不敢起身。

“你刚刚在脸上抹的什么?”

正在哭灵的官员忽然听到身后的声音,还以为是自己的同僚。

“胡葱碾碎的汁水,抹在眼睛上,保证你眼泪都止不住。”

官员得意的从怀中掏出了小瓷瓶,正欲给对方观摩一下。

却发现眼前的人竟然已经大行的皇帝朱棣。

“陛…陛下显圣了!!!”

“还是俩。”

“嘘。”

永乐朝朱棣伸手将官员手中的瓷瓶拿走,装入怀中后,然后径直往乾清宫内走去。

留下眼泪直流的官员,愣在原地,不敢动弹。

乾清宫内,有小太监跪在太子朱高炽的身后汇报着汉王朱高煦和赵王朱高燧的行踪。

“殿下。”

“沿途的城池接到您的命令后全都没有抵抗,汉王与赵王的军队已经开拔回了京师,二位王爷正在往此处赶来。”

内阁的杨士奇听到这里后面色一变,正欲开口,却被太子朱高炽伸手阻止。

“去,请汉王与赵王前来为父王守灵。”

“是。”

小太监恭敬的退了出去。

“殿下,您糊涂啊。”

“汉王与赵王此次带回来的可是京营精锐,随陛下一同北伐草原的雄师。”

“您让沿途城池不做抵挡,任由他们进城也就罢了。”

“怎么还让他们堂而皇之的入宫呢?”

“杨卿家,父皇生前最疼爱的便是老二了,如今老二和老三回来,不让他们过来见父皇一面,孤这心里过不去这个坎儿啊!”

永乐朝朱棣和建文时空的朱棣刚走进来便听到好大儿的这句话。

两人冷哼一声,大步跨了出去。

“老大,你心里过不去这道坎儿?”

“那朕问你。”

“世子多疾,朕说过这话么?”

(三月的最后一天,终于更完了,好吧,这个月的摆烂更新已经完成,大明也剩下隆庆皇帝朱载坖和天启皇帝朱由校了。

南明的话,这一次土豆君不打算写了,清朝也是,毕竟上一本书已经写过了,再写也是炒现饭,大明写完,土豆君就要开其他朝的副本了,之前有书友说土豆君这本书一点也没涉及修仙的方面,简介里已经说的清楚了,不是传统的修仙文,主要还是乐子文,不喜请喷,新的一个月,希望书友们身体健康,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