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 番外二(1/1)
新的一周。
丰耕县衙会议大厅。
今日要开全员大会,县衙所有相关人员都到齐了。
会议大厅里,几乎坐满了人。
“哟,都开始磨墨啦。”
段衍进门,看到的就是大家一边磨墨一边聊天讨论的场景。
他举目寻妻,任音就坐在第一排的位置。
他走过去,想坐她身旁。
但任音身边已经没位置了。
林宝初难得召集县衙全员各组开大会、干大事,大家都争先往前坐。
来晚了,就只能坐后头了。
任音让他坐后头去。
今日开会的主题是运动盛典,段衍是负责人才市场管理的,他坐后头没事儿。
人才市场这个组是县衙两年半之前新增的。
丰耕县被沈琅特设为特别朝政县之后,丰耕县的经济便势如破竹,遍地开花。
前来丰耕县做生意、过日子、寻活计的人越来越多。
用工市场也随之壮大。
用工需求变大,人员混杂。
入城口等活的地方经常出现恶意抢活、故意压价、用工霸凌,以及拖欠工钱的问题。
还闹出不少安全问题。
这么放任下去,定会对丰耕县的秩序造成影响。
所以林宝初提出对人才市场进行管理。
段衍还是不喜做生意,他还是想回到县衙来和大家一起做事。
所以他将冰铺交给店里的掌柜,自己又回县衙来了。
这个会议大厅,是由之前的县衙小间打通改造而成。
丰耕县发展越好,县衙的工作也就越多。
衙门每年都在加入新人。
开大会的时候,办事大厅根本挤不下。
只好把县衙小间打通,改造成会议室。
反正这两年城里多了好几家新客栈,足够接纳入城的客人。
就算住不下,还有县衙出资建成的新客栈——丰耕客栈,用来招待贵宾。
当然,平时也会做做生意。
林宝初和沈戟一同走进来,福珠、赵佳儿紧随其后。
二人进门就把周末赶着印刷出来的东西发给第一排。
大家自觉往后传。
无必要时,林宝初都不做大幕布了,直接印刷,人手一份更方便。
“哇——好厚啊!”
沈筝激动地喊,语气中尽是兴奋。
县衙太久没有新的挑战,大家都相当期待。
她好怀念和大家一起入户扶贫、一起抗疫救灾、一起办美食街、一起驻村、一起迎检,一起为了丰耕百姓奋斗的感觉。
沈筝想想就觉得热血沸腾。
“嫂嫂,快开会吧,我们都等不及了!”
即便是有了孩子,沈筝的性子依旧未变。
还是那么咋咋呼呼、大大咧咧的。
不过有商卓宠着,有林宝初和沈戟这一双哥哥嫂嫂保护着。
县衙大家互相之间相亲相爱。
沈筝……哦不,是县衙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尽情展现自己的个性,不被人情世故所改变。
“还没到上工时辰呢。”林宝初失笑。
她都提前一炷香来了,没想到其他人来得比她更早。
“到了到了。”沈筝催促说:“人我都数了,大家都到了,可以开会了。”
扶贫小队、驻村工作队、消防司、体育组、医馆,还有商卓手底下等相关人员,全都到齐了。
“好吧。”
林宝初见过开会拖延的,还没见过想提前的。
她走到前方小台子上,一开嗓,整个会议室瞬间安静下来。
“那我就直奔主题了。”
林宝初举起手里的策划书,“咱们丰耕县将要在今年的月圆节前,举办盛朝第一届运动大会!”
仅仅一句开场白,下面就已经掌声雷动。
大家实在太激动、太期盼了!
甚至是老泪纵横!
“好!太好了!”朱金华抹泪,“我还干得动,真是太好了!”
林宝初笑他们太夸张了,“请大家翻阅手上的策划书,这次的运动大会需要咱们各方部门配合举办。”
会议室里传来纸张翻阅的声音。
林宝初继续说:“根据我和体育组的一致商讨结果,这次的运动项目还是以球类为主。”
“马球、蹴鞠为两大项,长跑、短跑、马术等为小项。”
因为是第一届,邀请来参赛的队伍不一定都专业。
所以不宜设置太多项目。
应以常见项目为主。
会议室众人还在低头翻阅林宝初给他们发的东西。
这份策划书足有十页纸!
每份都用铁丝拧成的曲别针别好,不会脱落。
“嫂嫂!嫂嫂!”
沈筝着急,不想在策划书里找她的任务。
她直接问:“我们戏院这次主要负责什么任务?”
林宝初挑眉,啧了一声儿,冲她一笑,“你这次的任务可艰巨了。”
她掰手指给她列举:“主题曲、开场曲、加油曲、啦啦队,还有开幕汇演、闭幕汇演,我保证你接下来两个月都忙得脚不沾地。”
这丫头,很快就天真不起来了。
沈筝真怕县衙的大事不带她的戏院玩儿。
让她不能和大伙儿同甘共苦。
现在一听她的任务还挺重,她高兴得不行。
衙门还是需要她的!
沈筝不以为然,“忙才好呢!戏院都好久不忙了,我都快闲出病来了。”
这三年来,虽然戏院常常都有演出,但三年了,戏院的班子早已走上正轨。
哪天开演、开演什么曲目,都已经固定。
她每日去戏院也只是转一圈,就没什么事可干了。
沈筝不想这样。
林宝初看向台下其他人,“距离月圆节还有五十天,听起来时间充足,但实际上我们需要做的准备工作比大家想象中的要多得多。”
“这次运动大会,咱们丰耕县除了邀请皇上、朝廷,以及肃朝代表前来观赛、参赛之外。”
“也将正式邀请盛朝其他所有州县府衙,全部前来。”
“不管这些州府有没有派出代表队参赛,我们都将邀请。”
既然要办,那就往大了办!
办得比旅游季、比迎检时还要盛大、隆重!
“全都来啊?”
会议室里一阵惊叹。
大伙儿收回嘻嘻哈哈的态度,严阵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