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不长命(1/1)
“有些是他们这些学生从图书馆借来的,有些是我们在东南亚找来的,还有些是深入偏远村落找到的,来源都挺复杂,很多我们都搞不懂是不是南诏时期的东西。
各位师傅,应该知道南诏奉圣乐吧?我们想从头制作乐器,还原那场恢弘盛大的乐舞,来宣传大理。
让所有游客都能看到南诏时期的文化和音乐.....
南诏时期的历史缺乏资料,关于南诏奉圣乐的资料缺失严重,我们只能找到这么多,好多图片乐器跟资料还对不上,急需你们的帮助。”
各位老师傅听到南诏奉圣乐,脸色各异....
杨师傅朗声大笑:“听到了吗?这些小子跟我们年轻时候一样!
可惜我们那代人没能还原南诏奉圣乐的乐器,当年倒是收集了不少资料....五十年了,我们回家找找吧。
南诏奉圣乐很复杂,涉及的乐器多达上百种,我们本土的只有三十多种,资料嘛,找找总会有的。
至于胡部,军乐部,龟兹部,中原及骠国的古乐器要还原的话,那就太难了。
资料找到,咱们也没听过,做出来的东西如同盲人摸象,不好说。
南诏奉圣乐是集不同历史文化背景的产物,是一场空前的乐舞任务,关乎很多人的生死,所以才成就了那样的经典。
我们现代人要想还原,那不是一星半点的难。资料收集齐了,好多制作方法也失传了。
再说当时唐朝都没留下什么资料,咱们这么个小地方,又经历过多次战争,对音乐文化这一块挖掘和保护不够。
你们要做的话,我们尽量帮忙,但恐怕还要找省里面的一些老教授。”
周师傅突然想起一件事:“前几年,有位全国知名的老教授找我了解过这段历史,他写了不少乐器的来源和制作方式。后来出版后,给我寄了两本,我看看能不能找来。
他就是这方面的研究大家,不过已经去世了。他对南诏历史文化特别了解,要是能得到他收集的资料,也很有帮助,我帮你们联系他家人问问吧。
还原南诏奉圣乐是我们这些老头年轻时候的梦想。现在你们年轻人想做,我们不会袖手旁观。”
西里十分感激,他就知道天无绝人之路。
“剩下资料的事,我们会继续找的,先去看看木料吧,本土乐器大多数是木质或者竹子,铜鼓或者铜锣就需要铜和铁,对冶炼技术也有要求。
看看网上能不能买到吧,我们都找一找认识的老朋友。
这是一件大事,你们都上心点,我想死之前看到这个乐舞,哪怕只是听到乐器,我也高兴。”
其中一位老师傅老泪纵横,或许这也是他毕生的遗憾吧?
西里安慰他几句,答应一定完成任务,他才笑嘻嘻地跟着去看木料。
当老师傅们看到西里昨晚拉来的木料,他们不由得摇头。
“你们收集的太少了,做一把乐器可不是一件木料就够的,要是做坏了,木料损耗很大。
年轻人,这点木料不够啊,你这里面大料都没几件,就那个箜篌、月琴,琵琶都要大料。
我们给你想想办法吧,实在不行,家里剩余的木料都给你吧....我们快死了,也没精力去做一件像样的乐器,都给你用吧。
你们这几个老头子,家里那些料子都给小年轻吧,留一块做棺材板就行。
我们的子孙没有一个想做乐器,再过一百年,他们也不会用到那些木料。
还是苏段吾管教有方,几个徒弟现在天南海北还做木雕。现在徒孙都培养这么优秀,很少有年轻人不为挣钱,就想做纯粹的木雕。
你们都是老苏的旧识,他的徒孙想做这事,也是我们大家的期望,应该支持。”
杨老师十分和蔼,看店里这点木料,他觉得寒酸。
看在老友苏段吾的面子上,这个忙,他们无论如何也要帮。
苏郁繁过来的时候,正好听到这些话。
原来这些老师傅曾经与外公是旧识,她脸上挂着笑意走进去。
“各位老师傅好,我是苏段吾的外孙女,谢谢您们能帮我们这个忙!”
一屋子人的目光转向她,好像在她身上看到了苏凤霞的身影。
“哎呀....谢什么?师傅之间互相帮忙很正常。你长得跟你妈妈年轻时候一模一样。
你妈妈小时候,我们这些人都抱过,曾经你外公在乐器厂工作一段时间,带着你妈妈来看我们做工....
不说这些了,我看新闻说,你生病了,身体好点了吗?”
杨师傅开心了一会,转为一脸担忧。
苏郁繁冲他们挤出大大的笑脸:“我听妈妈提过,她的童年在木雕坊度过,她也会一些简单的手工。
我身体很好,不好的话,不会每天往外面跑。您们年纪大了,也要保重身体。”
“唉....你外公和你妈都是和气善良的人,就是不长命...
我们这些老古董,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死,但你放心,你们既然找到我们,拼了老命,我们也要托举你们后辈一把。”
“感谢你们的慷慨无私,命这东西,谁都说不清。您也往好处想,活着能和老朋友见见面,弹弹乐器,唱唱山歌,也是很幸福的事。
我想我外公他们,一定很愿意看到你们长命百岁。我们也知道,自己经验不足,底蕴不够,要是有你们加入,我想一定能做出南诏的乐器来。”
西里看他们聊得热络,他跟大伙打了招呼,继续带着学生们研究资料,整理和清绘手稿。
苏郁繁陪着这群老人寒暄了好一阵,从小时候讲到现在。
从他们嘴里,自己又得知了一些关于外公和妈妈之间鲜为人知的事。
聊到很晚,苏郁繁邀请他们吃饭,然后再开车送他们回去,体贴周到。
她拎着打包的饭菜回到研学社的时候,只剩西里一个人。
“西里,这些老师傅真的会帮咱们吗?吃饭的时候,他们跟我聊了许多乐器厂的事,原来的乐器厂现在荒废了,一些资料被县文化馆收走。
我想明天去问问,能不能借来看看。他们年纪大了,有些细节之类的可能记不清,我们务必要做好最棒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