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番外·李绍然(一)(1/1)

他死后,在萧索的冬日被葬于一处枯树林中。

来年时节,树树玉兰花开满枝头。

………………………………

李家在西秦是有名望的书香门第。

然而家中子嗣不多,故极重视香火传递。

对家中男丁更是关心不已。

每年若有新添男丁,家中必会请高人看相批命。

李绍然出生后,请来的高人一看他面相,便说他命中克母。

家中长辈大骇,将信将疑。

过了几年,李母竟然真的病故了。

坐实了李绍然克母的名头。

那时他尚年幼,不懂什么,只感到许多人都不喜欢他。

连父亲都不待见他。

后来李绍然的姨母嫁入李家,成为父亲的续弦。

新的主母不但没有因为姨侄这层关系好好待他,反而对他冷言冷语。

很久以后,李绍然回忆起那段年幼时光,只记得冷。

很冷。

风是冷的。

饭菜是冷的。

周围人的眼神是冷的。

说出的话也是冷的。

也是因为环境太冷寂,小小的他喜欢跑跳。

想要在那冷冰冰的氛围里,闹出一些响动。

也是因此,才撞上了云夙母亲上门和父亲争吵。

才会后来悄悄去云府见他那小未婚妻。

被云府的人送回后,父亲将他责罚一顿。

主母劝着父亲说,孩子太顽劣总喜欢乱跑,应当派人好好看着。

于是,李绍然就被关在了那个不大的院落。

极少出门。

他哭,他闹,他偷偷地爬墙想出去。

然后失败。

一次又一次的失望。

最后他沉默了。

越来越寡言少语,性格孤僻。

坐在院中,看那一方天地,失去了和外界交流的渴望。

一个姑姑问他怎么了。

他说不出来。

他不知道要怎样去表达那段时光的心情。

直到后来他长大了,知道到一个词——万念俱灰。

心中种种念头,皆化成了灰。

他和李家同族男儿一同上课时,也总是静默着不说话。

只有先生再三询问,他才勉强开口。

先生看他极少言语,以为他反应迟钝,可是看见他的功课后却赞赏不已。

先生说以李绍然的天资,将来必定高中,位极人臣。

父亲这才对李绍然颇为看重,族中人也对他的态度好转。

那是李绍然第一次体会到人心势利,连亲族都是如此。

可也就是这时候起,李绍然的身体每况愈下。

一到冬日就全身瑟缩发冷,难以出门。

夏日炎炎时,又极易晕倒。

大夫说李绍然恐怕活不过而立之年。

族中人都叹息,这岂非天妒英才。

也就是那一年生辰,他要了一棵玉兰树移植在院子里。

他以这病弱的身体,是不能拖累那小未婚妻了。

可他忍不住想她。

她是那段冰冷回忆里,唯一有温度的部分。

直至后来他们长大,云夙出征。

他去看她,方才真切明白了自己的心意。

回到家后,他开始准备科举考试。

以往他只知自己生命所剩无几,科举功名一律不放在心上,只当身外之物。

可这次他决心奋力一搏。

因为他看见她在人群中,优秀夺目,即使她当时眉间染上哀痛,也没有令她逊色半分。

他的内心燃起一簇火苗,一点奢望。

想要站在和她一样高的位置。

想要在近一点的地方看她。

想要为她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

而后,他中举了。

凭借着满腹才智,成为肱股之臣。

皇上怜他身体病弱,特命御医为他看诊。

那御医早年行走天下,见惯了疑难杂症,给他诊断后,却神色古怪。

李绍然追问之下,御医告知他,他得的并非是病,而早年被人下了毒。

长年累月,毒已侵入五脏。

眼下只能延缓,不能根除。

李绍然是情绪不喜外露的人。

听了御医的话,没有大惊失色,也没有愤恨不已。

他恭恭敬敬地向御医鞠了一躬,感谢御医点拨。

李绍然从李家搬了出去,搬进了皇上赐给他的府邸。

一个新的李府。

而他搬出去后不久,同父异母的弟弟李绍楷就染上了风寒,一病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