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知青女主播-恶意(1/1)
“给人写信就是不知检点了?不回复人家,不同意交往就是不知好歹了?”
“陈来弟,这不是旧社会!咱们大学也不用什么媒婆来保媒拉线!”
“你平常就是这个思想觉悟的吗!不经人允许,看人信件,私留信件,可是违法的!”
“你年纪大你就能教训人了?那你怎么不去当老师?教学生去多好?都听你教训好不好?”
陈来弟家里是农村出身,这个时候对班长的概念就是家里大队长小组长的对比。
所以不想跟宋华章那么针锋相对,更多的是被压制着被动听训。
看陈来弟讷讷的不敢再出声,苏子曦上前一步,把手张开。
“把人家的信全都拿出来!你看了几封信了?从实交代!”
“我,我就看,就看了几封,我真的是好心!”
陈来弟也没有什么好借口了,看班长要信,赶紧回了床铺,在褥子下面翻出了一沓子。
苏子曦随手就把信件扔给了宋华章,看都不看就直接往外走。
“记住了,同学之间关系再亲密,你也没有权利侵犯别人的隐私!”
“即使是一万个人给宋华章写情书,也轮不到你说三道四!管好自己,好好学习才最要紧!有那功夫就多读读书!”
“以后不要再偷看别人的东西了!记得下不为例!”
班长走了,同学们也散了,宋华章也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去师傅那边。
最近郑连州帮她买了一台自行车,还是辆女款的飞鸽。
再也不用怕回来宿舍晚了,就等不到公交车。
她最近也是陆续的,在把宿舍里的东西往回搬。
每天一点点,省的麻烦同学不说,师傅的身份也特殊。
让人察觉了,不说同学之间的关系吧,以后也是个麻烦。
可这个举动又惹怒了陈来弟,她觉得宋华章是看不起她,才开始把东西往外拿的。
也是她做贼心虚,之前她趁着宋华章不在,还偷偷用过她的香皂和大友谊。
这回看宋华章连这些东西都收到了柜子里,心里更是憋气,她攥着书本,在宋华章没走前,离开了寝室。
又过了一个星期,宋华章以为这些事儿就算是过去了,没想到和姜南辰去图书馆看书的空档,又沾染上了危机。
校园里的公告栏处,不知道被谁贴上了大字报。
最上面第一句就是醒目的,宋华章不知检点!
下面还写上了她的年级,专业,和年龄性别。
又写她收信收到手软,对同学不尊重,狐媚等诋毁词汇写满了整张纸。
围观的学生们,看的简直是惊叹连连,等宋华章和姜南辰走到跟前,还有些神色莫名的看向她。
这可真是捅开了马蜂窝,宋华章能吃这个哑巴亏吗?一看就是谁写的,跟自己有仇的在学校里就没别人了!
她扯下了这张大字报,直接就去了学校里的政教处。
这时的大学生一般都是不会麻烦学校领导,或者自己班级的老师的。
可事情已经发展到这个形态,宋华章觉得就不能再任人宰割了。
这幸亏革委会都被撤销了,数字帮也打碎了,反之她就能被这张大字报给害死!
学校也很重视这件事,直接着手调查,通过学生的举报,陈来弟直接浮出水面。
“你确定这上面写的不是真的?宋华章同学,这件事影响非常恶劣,你一定要对你说的每一句话负责任!”
政教处的领导拿着大字报,也是非常头秃了!这刚刚自由点了,咋还把文革那一套搬回来了?
“主任,我非常肯定,我学习是我们班最突出的,并且是我们系最突出的一批!”
“每天我的生活和学习路线,就是学校的教室,图书馆,食堂,和宿舍。”
“我晚上还会去家里学习一段时间,并且给家里人做做饭,宿舍熄灯前会回来休息。”
“每天忙都忙死了,很多情书我都是当面拒绝的,还有一些是宿舍里这两个人帮别人带给我的。”
“我当着宿舍里还有寝室楼里的很多人都说过,不要她们再给我代收情书,我也不会看。”
“前几天因为她们私自拿回了情书,还打开阅读被我撞见,引发了争吵,这些寝室楼里的同学都能作证。”
“哦?那陈来弟同学,你怎么说!为什么写大字报?”
陈来弟没想到自己能被抓住,还被政教处的领导约谈,这时脸色已经一阵青一阵白了。
她真的就想教训教训宋华章而已,没想到舆论没打倒她,还把自己给扯进来了。
“我,我我就是实事求是写的,她最近真的收到了很多情书,爱慕者太多了,我感觉这非常影响学校风气!”
“那个,我之前也说了,帮着她收信,是好心帮忙,她说的不让我们替她收信,这,这不是怕我们看吗?”
“我觉得为了组织的安定团结,必须要看一看那些信里有什么不正经,不符合要求的言辞。”
“老师,我这是为了学校的名声考虑啊!我做的没毛病吧?”
没毛病?这前言不搭后语,还努力抹黑同学的劲头,看的政教处主任一阵恶心。
前几年被这样的学生,给害了的老师还少了?
她说的轻巧,为了组织,为了学校。之前那些学生不也这么说的?
最后迫害的老师和学生们一个个死的死,判的判,哪有好下场了?
“你以为这还是几年前吗?你以为你一个学生的权利可以代表集体了?”
“你是组织吗!你还能代表组织了?你是什么组织?什么身份?”
政教主任把大字报啪的一声,扔到了桌子上。
他尽量让自己说的话不那么恶毒,但是前几年那些磨难,让他不能也不愿意轻轻放过。
“一个学生,不好好学习,你眼睛里倒是全都是别人的好坏,你怎么不去考警察那!”
“警察办案还要讲证据,还要讲法律,你一个学生就凭着想象,就把事儿给定下来了?”
“这里是大学,不是街坊乡村,也不是你家炕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