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知青女主播-鸿沟(1/1)

不管众人是怎么考的,高考成绩和录取通知书还是陆续发下来了。

这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愁,这第一次应考,全国五百多万人加入,可录取率只有可怜的不到三十万人。

兰旗大队绝对算是录取率高的了,也才将将只有七个人收到录取通知书。

跟原着一样,韩晓嫒并没有通过考试,别管她是多么沮丧,刘雅已经学会了冷眼旁观。

在全村人惊讶于不可置信的目光下,她考上了京市的外国语大学。

比旁人还多考了一科,这时的刘雅才真正感觉自己有了金手指。

那就是自己的脑子,自己存储在脑子里的知识。没有比这些更能改变自己命运的东西了。

她的英语成绩接近满分,毕竟试卷比二十一世纪的初中试卷都简单。

除了这几年坚持不懈的研究书本上的知识,和背诵政治教材,她想考一个好成绩,简直不要太轻松。

在看看考不上的韩晓嫒,和只考了个师范的李观海。刘雅都想仰天长啸一声!

以后她的前途有可能是个翻译官,有可能是个空姐,还有可能偷偷攒钱去国外镀金。

他李观海有什么前途?以后他不过就是个在自己父亲羽翼下,高不成低不就的官二代罢了!

在往上冲刺,他也不可能冲到他父亲的高度了。

难怪书里给他安排了韩晓嫒这样一个女主角!

韩晓嫒那?能明年开放专科学校,她才勉强考上了录取线,护士的职业也能勉强跟李观海那个臭男人配上了!

不,她怎么能心里诋毁护士这个高尚的职业那!这样的心机婊进入医疗行业,那都是给护士这个神圣职称抹黑!

何红霞在宋华章的劝解下,还真就考上了大学,而因为放心不下丈夫,她报名了哈市的一所大学。

她想着如果丈夫考不上,她还可以去丈夫的家乡读大学,这样苏建昌跟着自己一起走,至少有父母在身边。

事情还真就照着这个节奏发展了,苏建昌落榜以后,也没有太沮丧。

毕竟如果跟着妻子陪读,那就是回家了,到时候家里再找找关系,他可以在哈市找个工厂上班。

宋华章那?她顺顺利利的考上了京市的医学院,现在她正在这个住了接近四年的屋子里打包行李。

杨大妮带着两个小的,在一旁哭天抹泪的心里怎么也舍不得。

小宋知青给家里带来的变化太大了,细数这几年家里攒的钱,就知道自己家到底占了多少便宜。

早些年丈夫的死亡,对家里是个重大的打击。

小宋知青没来时,女儿邋里邋遢的带着刚一岁出头的儿子,自己也整天忙着奔波在编织厂脱不开身。

可看看现在,因为小宋知青的提议,现在工厂可以允许把材料垫钱拿回家来,自己也有时间照顾家庭了。

几年的教育,宋华章把娟子的小学知识都给教完了!

虎头的启蒙也教出来了,两个孩子只要上学,就能在班级里名列前茅!

再有小宋知青的指点,杨大妮编筐子的速度更快。

这些年家里还有小宋知青看着,两个孩子不生病没有灾,这不就净攒钱了吗!

还有她时不时的买肉买大骨头,再有跟陶庆德师傅出婚礼带回来的好吃食,全家人养的比那地主老爷家都有油水。

健康上就更不用说了,自从小宋知青拜了郑老为师,杨大妮还把自己贡献出来给小宋知青当学医练手的靶子。

用了几年的时间来调理,杨大妮也不知道是宋华章获利多,还是自己获利多。

反正三十多岁的杨大妮,竟然连一点妇科疾病,和长时间低头编筐的后遗症都没有。

这冷不丁的小宋知青要上大学了,以后也肯定不会回来了。

家里就跟要有一个亲人出远门了一样,怎么能让杨大妮舍得?

小宋知青在这几年里,完全融入到了自己家里不说,走的时候杨大妮发现,小宋知青给了自己家多少好处。

“你到了家,也给杨婶子来封信,报个平安啥的!都这么多年了,你就是咱们家的一份子,以后可别忘了家里!”

杨大妮一说完这话,哭声也跟着尾音冒出来,看的出是真对宋华章舍不得。

“婶子,你可别哭了,我以后一定还会来看你们,咱们书信也别断了,你可要听我的,俩孩子咱们可都要送上学的!”

看杨大妮点头,宋华章又继续嘱咐他们。

“你看这以后工厂招工,也都希望要大学生去当领导。”

“还有以后大学毕业了就给指派工作,那大学的工作可比工厂工人稳定多了!”

“现在的好工作,只要是你有能力,就不分男女的,咱们娟子以后要是学习工作都好了,那嫁人就能嫁个实力相当的!”

“现在看俩孩子学习的劲头,以后孬不了!婶子你以后可不能听什么学习没用的话,耽误俩孩子!”

“他们俩好了,你老了可就享大福气了!”

虎头已经上前去拽宋华章的行李了,死活也不想让宋华章走。

娟子一边帮宋华章抓虎头,不让他捣乱,一边也抹眼泪。

年纪大了,更懂事,她已经明白考大学是什么意思了。

最后这几句话,都是华章再给自己挣未来,怕妈妈不给自己上学才说的。

这几年华章姐姐对自己,可比村里其他人家的姐姐都好,可在不舍得,自家也不能耽搁华章姐姐的前程。

拽过来只知道哭的虎头,娟子也一起帮她的华章姐姐收拾行李。

最后还是郑老过来找人,这一家子才慢慢平复了心情。

“我跟你一起走,等到半道儿咱们就先分开,我到了京市给你发电报。地址啥的到时候给你一起发过去!”

“师傅你那边也办妥了?大队长舍得放人那?”

宋华章看郑连州要跟自己一起走,心里也挺开心,这就证明师傅是想回京市发展了。

她只怕自己这是国家调配,队里是要遵守纪律的,可郑连州一走,队里就没有村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