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匪首苗美卒(1/1)
等大军人马一到,直接围住让对方无处可逃,此刻杜文焕的计划就已经完成了一半,只需几日就能完成计划的另一半。,
杜文焕想,把他们围到了一起,让他们自行乱起来,到时候只要轻轻在攻打一下,这些本来就没有什么凝聚力的流寇,定然会被击溃。
开始几天杜文焕总是会派人过去传信,让他们投降,只要放下武器一切都好说,不过流寇就是没有什么动静。
李卑每天让手下两百杆台枪对着对方的营地开始轰,每天刚到这些流寇都在到处找要提土堆躲避。
看着这些新奇的玩物,张元梁好奇不已,盯着这些玩意看了又看。
这东西和火铳样式差不多,不过大小可是有很大差距,是火铳的两倍还要大还要长。
张元梁看的心头火热:“李大人,李大人!”
老远看见李卑开始喊人家,听见呼喊的李卑走了过来。
“怎么了,张游击找我有事?”
李卑态度友善。
“哈哈,没啥太大的事,就是来看看,李大人把这些流寇吓成什么样子了。”
“怎么,我看张游击不止于此吧!”
张元梁有些不好意思:“李卑大人,真是火眼金睛吧,有点什么想法都逃不过大人的大法眼。”
听着对方的话,李卑也只是觉得这个小子好玩,这几天自己这抬枪阵地,这小子就没有哪天不来的。
不是询问自己士兵威力咋样,就是对着自己抬枪造就观摩,样式图纸都带着手下画了好几版了,前天手下还说这张游击一个劲儿的要提他们教训流寇,要自己开枪。
被自己手下以炸膛的危险拒绝了,今日逮着自己多半也是因为这事,如果真是如此那李卑也是准备做个顺水人情。
多的没有毕竟现在自己也只有四百把,二十杆以下自己还是都能接受的。
张元梁不知道对方心思,只是想要讨要些回去仿制,所以有些不好意思的伸出了一根手指头。
“一百把?”
“不行不行,张大人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呀,你这太黑了,哪有一下要这么多的!”
李卑觉得这小子太黑了,想都没有想就拒绝了。
“李大人,不是一百把,我哪有这么贪心了,你放心我拿东西给你换,你是要银子还是粮食。”
张元梁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让李卑随便开口,就没有他给不起的,好像后世一个霸道总裁对着一旁人说道。
这是农村信用社的银行的本票,要多少自己写吧!
李卑心里想着,原来不是要一百把呀,那就好说,正好落个人情。
“张游击,十把抬枪好说好说,咱老李也不是小气之人,这些东西给你就给了,还要什么银子!”
“只不过,以后有需要用到张大人的地方,还望施以援手啊!”
“十把嘛?行呀,都好说好说,咱们都哥们儿。”
本来以为一把就行了!没想到还有意外之喜,这让张元梁高兴的跳脚。
兴冲冲就让手下去抬人家的东西,这抬枪至少要两人才能操作。
“都小心点,别给磕坏了,那个,那个啥,李大人我们就先过去了,您接着忙,我看着流寇很快就顶不住了,到时候您就不用动手了,让我来。”
看着张元梁离去,李卑无奈的摇了摇头,这小子哪里像个游击将军,只像得了心爱玩具的小孩子一样。
不过这并没有让李卑有了轻视之心,反而只觉得这小子有趣的,毕竟一个普通的游击将军可是养不活五百骑兵的。
何况他也见识过对方火铳的威力,比他的射程还要远些,还不容易炸膛。这都让他在李卑心中加重了份量。
这才有了李卑白送他东西的想法,毕竟谁都不可能做赔本买卖。
回到自己驻地,张元梁就开始测试威力,让底下的实验不同装药量的威力,一声炮响,冒出阵阵白烟。
看着被砸出的坑洞张元梁流出满意的笑容,心里感慨这玩意好,比火铳威力大,比大炮威力小些,相当于小炮。
“在装,多装点点!!”
“大人,还装嘛?”士兵苦笑着询问。
感觉火药都快把枪管塞满了,这才让他们停下,离老远了点火,点完直接跑,只听见嘭一声。
张元梁几个人才出来查看,好在没有炸膛路过铁管也坏了,以后也不能用了,看着远方的弹坑更远了更深。
这玩意深的张元梁满意,主要是这东西好制作,做大炮没有这个能力,但是有了这么个玩意也是一样的。
“狗子,你尽快派人把这个送给元梁,让他大量防制!”
张元梁言语中透露着欣喜,搓着双手幻想以后自己算是抬枪的场景,铁骑什么的都是狗屁。
三日后苗美那边开始闹内讧,有人送来信儿要向官兵投降。
杜文焕把李卑、张元梁二人叫了过来,准备和苗美最后的决战。
天没有亮战斗就已经打响,因为前后有追兵,内有骚乱苗美众不敌再次想跑。
明总兵杜文焕、参将李卑袭击苗美叔苗登雾所领农民军于双柳沟,
张元梁带着兵丁约束秩序,招降王左挂部王虎、小红狼、一丈青、龙得水、掠地虎等。
杜文焕给免死牒,安置在延绥镇的河西。苗登雾和苗登云也投降官兵,孤家寡人的苗美再次西走。
张元梁奉命带着骑兵一路追击苗美至白家岭,苗美接战失利,手下的流寇四处逃窜。
次日清晨苗美山穷水尽还想再次抢劫大户,不过这次好运没有眷顾他,清涧庠生李攀桂带民壮围着杀害苗美于贺家湾。
张元梁骑马赶到后,看着往日威风凛凛的起义军大王,浑身鲜血裹挟泥土静静躺在地上,只感叹世事无常,当日决定造反时候,能否想到今天结局。
收拾好残局,带着苗美尸身回去复命。
三人都很开心,这次几乎没有付出多大的代价,就把匪首苗美彻底剿灭,可以说杨鹤的“抚策”十分管用。
杜文焕本来是坚定的“剿派”,这次也可是慢慢同意杨鹤的策论,不过他仍然坚持小匪抚,大匪剿的策略。
张元梁仗打的很漂亮,人又谦卑懂事,最主要不逼着找朝廷要钱粮,这种好牛马怎么会不被上官喜欢。
自然也会被对方二人高看一眼,从今天这顿酒起才算是慢慢融入了陕西的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