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灵木仗的传承(1/1)
夜凉如水,月华如练,洒落在芜园深处。青石小径蜿蜒于灵植之间,露珠在叶片上凝成晶莹的光点,随风轻颤,仿佛整座园子都在低语。灵草轻摇,藤蔓微动,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木质清香与泥土的湿润气息,那是生命在静谧中呼吸的声音。
沈青芜独立于石阶之上,一袭素袍随风轻扬,眉目沉静如古井。他手中握着那根陪伴了他三十余年的灵木杖,杖身通体呈温润的琥珀色,纹理如年轮般层层叠叠,仿佛记载着无数岁月的秘密。此刻,它静静伫立,仿佛也感知到了今夜的不凡。
脚步声自林间传来,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沉稳的节奏。阿尘从暗处走出,身影被月光勾勒出一道清瘦的轮廓。他抬头望向师尊,目光中既有敬重,也有一丝难以掩饰的波动。
“来了。”沈青芜轻声道,声音如风拂过林梢。
阿尘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师尊。”
沈青芜没有多言,只是将手中的灵木杖缓缓递出。那一瞬间,时间仿佛凝滞。杖身离手的刹那,仿佛有某种无形的牵连被轻轻斩断,又仿佛另一种更深的联结正在悄然建立。
“它敲开了我的路,”沈青芜的声音低沉而悠远,“现在,该陪你走更远了。”
阿尘双手接过灵木杖,指尖触到杖身的瞬间,一股温润的力量如溪流般涌入掌心,顺着手臂经脉缓缓流淌,直抵丹田。那不是霸道的冲击,而是一种温和的共鸣,仿佛这根杖早已认得他,只是在等待这一刻的相认。
他闭了闭眼,压下心头的震动,低声应道:“弟子……必不负所托。”
沈青芜转身,目光投向整座芜园。月光下,灵植如海,静谧而蓬勃。他知道,这座园子不仅是一方灵药之地,更是一种信念的延续——为那些被世人遗忘的“不同”者,保留一片生长的土壤。
“从今日起,芜园由你主理。”他缓缓说道。
阿尘猛然一怔,抬头望向师尊的背影。他早知今日或有交接,却未曾想到来得如此之快。主理芜园,不只是管理灵植、布阵护园,更是要承担起守护“异类”的责任——那些无灵根者、被宗门拒之门外的修行者、被天道视为“残缺”的人。
这是一份重若千钧的托付。
他深吸一口气,双膝跪地,郑重叩首:“弟子领命!”
沈青芜微微颔首,从袖中取出一枚青玉玉简,递向阿尘。玉简表面刻有繁复的符文,隐隐有灵光流转。
“这是芜园的‘护园阵’与‘灵植图谱’,我三十余年的积累,尽在其中。”他顿了顿,语气加重,“记住,管理芜园,重在‘顺势而为’。灵植有灵,不可强求,亦不可压制。你要做的,不是掌控,而是引导。”
阿尘双手接过玉简,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浩瀚信息,心中肃然。
沈青芜的目光再次落在灵木杖上,眼中闪过一丝追忆:“这根杖,是我早年在北境雪林中偶遇的灵桦所化。那是一株已活过千年、却因天劫将亡的古树。它自愿献出本源,化为灵木杖,只为延续‘生’的意志。”
他伸手轻抚杖身,指尖划过古老的纹路。刹那间,灵木杖微微震颤,柔和的光芒自杖心泛起,如晨曦初照。一道道符文自杖身浮现,流转不息,仿佛在回应主人的召唤。
“它认主。”沈青芜的声音低沉而庄重,“当年它选择了我,如今,它也选择了你。”
她看向阿尘:“闭上眼,感受它。”
阿尘依言闭目,心神沉入灵木杖中。刹那间,他的意识仿佛被卷入一片浩瀚的原始森林——参天古木拔地而起,枝叶遮天蔽日,灵泉自山涧奔流而下,雾气氤氲,百兽低鸣,万物共生。
无数画面在识海中闪现:一粒种子破土而出的挣扎,一片枯叶在风中飘落、最终化为泥土的静谧;两种本应相克的灵草,在特定时辰、特定方位下竟能共生共荣;一株濒死的灵药,在灵木之力的滋养下缓缓复苏……
知识如潮水般涌入,不是以文字,而是以“感知”的方式直接烙印进灵魂。他“看”到了灵植的呼吸,听到了大地的脉动,感受到了生命最本真的律动。
不知过了多久,阿尘缓缓睁开双眼,眼底似有星光闪烁,又似有绿意流转。他的气息变得沉稳,仿佛与这片园子融为一体。
“弟子……明白了。”他低声说道,声音中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
就在此时,林梦冉匆匆赶来,脚步急促,神色凝重。
“青芜!”他唤了一声,随即压低声音,“东境传来消息,那个无灵根的少年……有下落了。”
沈青芜与阿尘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凝重。
林梦冉继续道:“他出现在东境边陲的一处废弃驿站,似乎被天衍司的人盯上了。他们行踪诡秘,显然在暗中布局。更令人担忧的是——北境剑冢与南境烈火门也派了人前往东境,目的不明。”
沈青芜眉头微蹙,目光望向东方,仿佛穿透了重重山峦。
“看来,一场风暴正在东境酝酿。”她缓缓说道,语气中无惊无怒,却透着一股深沉的忧虑。
她转身看向阿尘,目光如炬:“芜园就交给你了。我需亲自前往东境一趟。”
阿尘郑重点头,握紧灵木杖,沉声道:“师尊放心,芜园有我在,固若金汤。若有异动,弟子定以‘护园总阵’守之,绝不让外人踏入一步。”
沈青芜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她没有再多言,只是轻轻拍了拍阿尘的肩,转身离去。
临行前夜,沈青芜再次来到灵植园。
月光如水,阿尘正立于园中最高处的石台上,手持灵木杖,闭目静立。他不再只是被动接受灵木的馈赠,而是主动以心神感应园中每一株灵植的灵力流转,尝试与它们建立更深的联结。
灵木杖轻轻点地,一圈圈柔和的灵波如涟漪般扩散,整座芜园仿佛被唤醒。灵草微微摇曳,藤蔓轻舞,仿佛在回应他的呼唤。
沈青芜站在不远处,静静看着。她看到了阿尘额角渗出的细汗,也看到了他眼中那股不屈的执着。她知道,这个少年,已经真正踏上了属于他的道。
她缓步上前,声音轻得几乎融入夜风:“记住,阿尘,我们的道,不在于拯救天下,而在于为每一个被遗忘的‘不同’点亮一盏灯。”
阿尘睁开眼,转身望向师尊,目光坚定如磐石:“弟子谨记在心。”
沈青芜点头,转身离去。她的背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孤寂,却又无比挺拔,仿佛一座沉默的山岳,默默守护着身后的一切。
阿尘望着那远去的身影,久久未动。他低头看向手中的灵木杖,轻轻摩挲杖身。他知道,从接过这根杖的那一刻起,他的人生将不再平凡。他不再是那个被宗门拒之门外的无名弟子,而是芜园的新主人,是“生”与“养”之道的继承者。
数日后,东境。
一处荒废已久的驿站孤零零地矗立在荒野之中,墙体斑驳,屋顶塌陷,唯有几根残柱还支撑着昔日的轮廓。风穿过破窗,发出呜咽般的声响。
角落里,一个面色苍白的少年蜷缩在干草堆中。他约莫十七八岁,衣衫褴褛,却有一双异常清澈的眼睛。此刻,他双目紧闭,眉头微皱,仿佛在聆听着某种常人无法感知的声音。
忽然,他猛地睁开眼,瞳孔剧烈收缩。
“他们来了。”他低语,声音沙哑。
几乎同时,驿站外,几道黑影悄然逼近。为首者身着玄色长袍,胸前绣有天衍司的银色天平纹章。他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闪过一丝贪婪。
“找到你了,完美容器。”他低声道,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少年缓缓站起,背靠墙壁,双手微微颤抖。他不知道自己为何会被盯上,只知道自己似乎天生无法修炼灵力,却能在梦中“听见”万物的声音——草木的低语,山川的呼吸,甚至……人心的波动。
就在此时——
“咻——!”
一道剑光如流星划破长空,撕裂夜幕,直逼驿站而来!剑气未至,寒意已侵肌骨。
天衍司为首者猛然抬头,脸色骤变:“剑冢的人?怎么会来得这么快!”
话音未落,另一侧,一股炙热的火浪席卷而至,地面龟裂,草木瞬间焦枯。火光中,数道身影踏焰而来,衣袍烈烈,正是南境烈火门的修士。
“这‘容器’,归我们了。”火浪中,一道冷酷的声音响起。
三方对峙,杀机四伏。
驿站内,少年抬头望向窗外,眼中满是迷茫与恐惧。他不明白,为何自己会成为各方争夺的焦点。他只是个无灵根的普通人,为何会被称作“完美容器”?
而在遥远的芜园,阿尘正立于灵植园最高处,手中灵木杖轻轻敲击地面。
他的目光越过重重山峦,望向东方,神色凝重。
“师尊,东境……恐怕不太平了。”他低声呢喃。
就在此时,灵木杖忽然微微颤动,发出一声低沉的嗡鸣,仿佛在回应某种遥远的呼唤。杖身的纹路隐隐泛起微光,如同心跳般律动。
阿尘心头一震,猛然意识到——
这根灵木杖,不仅传承了“生”与“养”的道,更承载着一种超越时空的感应。它在警示,也在呼唤。
他缓缓抬头,望向天际。东方的夜空中,一颗星辰忽明忽暗,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师尊……”他握紧灵木杖,声音低沉却坚定,“弟子虽不能同行,但芜园之灵,必与您同在。”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
一场关乎“不同者”命运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而阿尘知道,从今夜起,他不仅要守护这座园子,更要守护那盏——为所有被遗忘者点亮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