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胚璞(1/1)
“也就是说,有人在这里豢养死士,死去的就抛入河中,活下来的就委以重任?”
顾清瑶越想越觉得不对劲,“那其他尸体,是侥幸丢进去的,还是刻意丢进去的?”
“如果幕后之人是同一人,说不定抛尸入河就是他们常用的处理尸体的法子,只不过这次被人发现了。”
裴景淮仔细看着那些尸体,“这些人,看着不像梧州人,从骨相看,更偏向北方人。”
突然,凌思音惊叫一声。
众人回头看去,只见她躲在顾清尘身后,指着一具尸体,颤颤巍巍道:“有……有虫子,好大一只虫子!”
“这尸体泡在河里那么久,有虫子不正常吗?”顾清尘无奈地看着她。
“不是。”凌思音白着脸,“不是蛆虫,是一只圆形的虫子,在那个人的肚皮底下,还动着呢!”
众人看向凌思音指着的尸体,那里是一具尚未完全腐烂的尸体,此时,尸体的腹部正时不时鼓起一个包。
隔着肚皮,可以看出是一只深蓝色的虫子,一指大小,形状奇异,正在挣扎着破腹而出。此时,尸体的肌肤已经被撕裂开一条缝,那虫子正努力地往外爬。
“玹夜,将那虫子抓住!”
玹夜闻声,从旁边拿起一个茶碗,将那虫子抓住,倒扣在碗下,放在一旁的桌面上。
“这种颜色,倒是少见。”
顾清尘仔细打量着虫子,突然他脸色一变,“这,会不会就是南蛮常说的蛊虫?”
众人一惊。
死士,蛊虫,这两个词放在一起,可绝不是小事。
“把这件事情报给六皇子。”裴景淮看了一眼玹夜,后者立刻走出门,寻了守卫传话。
“难道这些也是楚晏锦做的?”
顾清尘有些不可置信。
若是楚晏锦真的豢养死士,甚至还勾结了南蛮九族,一旦事发,纵使楚瑜昇再疼爱他,也难逃一死。楚瑜昇对于南蛮九族的厌恶世人皆知,楚晏锦当真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及自己的父皇吗?
“此事交由楚晏钧自己解决吧,是大义灭亲还是如何,他自己决定。”
裴景淮看向那些尸体,“已经死了这么多,还不知道活着的有多少。这些绝不是第一批死的,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还不知埋了多少皑皑白骨。”
一时之间,义庄的氛围格外低沉。
……
梧州城外的宅子里。
“你说什么?”
一个黑衣男子猛地站起身,“东离的那帮人,真的发现了尸体?”
“是的,我们丢在河里的尸体,这次打捞上来不少。”
“没用的蠢货,主说过多少次,不要遗留把柄。”男子一怒之下狠狠踹向那人,“一旦被他们发现主的计划,你们丢了命是小,若是连累了主,就是将你们挫骨扬灰都于事无补!”
“金鲵大人,我们实在没想到他们会去清河道。”
那人忍痛从地上爬起来,跪行到男子身边,“这么多年了,河里的尸体从来没被发现过。可偏偏,这次桥断了,引来了朝廷的那帮人,还被人看到有人往河里扔尸体,这才被他们发现的。”
“究竟是哪个混蛋,居然炸断桥,还抛尸!”金鲵恨得咬牙切齿,“我们好不容易在梧州扎稳脚,这么一来,前功尽废!朝廷那帮人查到这里,也只是时间问题。来人,传我命令,即刻抹去所有的,撤离梧州。”
“可那些胚璞……”
“可以培养的都带走,没用的一律就地处决,尸体全部销毁。”金鲵说着,大步朝外走去,“即刻传信风鹰,梧州据点已毁,我等将退回灵州。待我入京,自会向主请罪。”
……
楚晏钧和温衡来到义庄的时候,天色已暗。
“这些尸体,确实像极了死士。这种豢养方式,与暗卫如出一辙。”
温衡是暗卫队出来的,对于那一套手段再熟悉不过,一看到那些人的尸体,便已知晓三分。
“那你白日为何不说?”
裴景行不明所以地看着他。
“那种情况下,我如何说?”温衡看了他一眼,面无表情道:“骤然发现那么多尸体,百姓们本就躁动,若是再提及死士,他们如何作想?况且这些都还不是真正的死士,还算是胚璞,需要经过不断厮杀、筛选最后才能成为真正的死士。豢养死士的手段本就残酷,要杀掉很多人才能培养出一人。你觉得,如果真有人这么做,死在胚璞时期的人会有多少?或许,这些人也可能只是百之一二。”
他就是不断厮杀,才有机会站在雍帝面前的,他早也不记得有多少人死在自己手里,他只知道,他不杀别人,别人就会杀他!那时的黑狱,天都是红色的。
“这么说,我东离子民,还有很多都折在那些人手里?”楚晏钧脸色分外难看,“他们怎么敢!这件事情我绝不会善罢甘休,温衡,你最熟悉死士,立刻带人彻查梧州,绝不能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殿下,还请派人彻查河道总督陈丰之死,我相信这二者必有牵连。”裴景淮说罢,看向裴景行,“允明,那几个孩子可还在城里?请他们面见殿下,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悉数禀告。”
“孩子?”楚晏钧不明所以。
“回殿下,我初到梧州之时,曾遇到几个乞儿,从他们口中知晓了当一些事情。”裴景行将小忆说的那些话简明扼要地说给楚晏钧,“他们虽是孩童,但童言无忌,不可不信。”
“关于此事,还有一事需向殿下禀告。”裴景淮低声道:“程怀笙还活着,但伤得极重,怕是难以面见殿下。若殿下有意,还请殿下亲临。”
楚晏钧松了一口气,“我才不相信程怀笙会做出那种事,还好他活着,只要活着,总能平反。待他伤养得好些我再去,免得惊动他。”
“还有一事,救下程怀笙的不是旁人,而是梁胥泽梁公,此事知之者甚少,还请殿下秘而不宣。”
楚晏钧虽诧异,却也知道轻重,于是点头应下,“过些日子,我亲自去见过程大人和恩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