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这窍开得是不是有点歪(1/1)

“我想把小满留下!”

林清玄的声音清晰而坚定,没有半分犹豫。

大夫人一听,立刻眉开眼笑,得意地看向老夫人,眼神里明晃晃写着:【瞧!我就知道!我儿子开窍了!】

然而,林清玄话锋一转,语气依旧平静无波:“可不是为了什么开枝散叶。”

大夫人的笑容瞬间僵在脸上。

老夫人回望儿媳,眼神里带着同样的无语:【看吧,不是你猜的那样。我就说没那么简单。】

只见林清玄一脸宝相庄严,笃定地说道:“孙儿心中,除了佛祖,便只有小满一人。留她,是因为她在此,孙儿心便安,修行便更顺畅。此乃……嗯,修行必备之缘法。”

大夫人和老夫人再次对视一眼,眼神复杂得能拧出水来。

【开窍是开窍了……可这窍开得是不是有点歪?】大夫人用眼神询问婆婆。

【不忘佛祖?这到底是看上人家丫头了,还是找了个‘人形木鱼’来助念?】老夫人以眼神回敬。

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又好气又好笑的诡异沉默。

最后还是老夫人先缓过神来,清了清嗓子,试图把话题拉回正轨。

“那个……清玄啊,你的意思祖母明白了。但这‘留下’,总得有个名分吧?你打算如何安置小满?”

老夫人斟酌着用词,生怕刺激到这个一心向佛的孙儿。

“总不能让她一直不明不白地待在祥云居伺候你……呃,助你修行吧?”

林清玄微微蹙眉,觉得这个问题有些多余,理所当然地答道:“她自然是在祥云居。孙儿的经文需她整理,笔墨需她伺候,参禅时她在旁……孙儿觉得甚好。”

他顿了顿,想到了什么关键点,眼睛都亮了几分,补充道,“况且,她做的素斋点心,甚合佛祖……呃,甚合孙儿心意。”

大夫人听得差点背过气去。

她捂着心口,胸膛剧烈起伏,要不是老夫人还在这儿,她高低得跳起来。

她压低了声音,用气声对老夫人道:“母亲!您听听!他这哪里是找媳妇!这分明是找了个……找了个会做饭的贴身法器!”

老夫人也是哭笑不得,抬手揉着额角,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

“罢了罢了,能留下人就是第一步。至于这‘名分’和‘缘由’……日后再说,日后再说。”

她挥挥手,感觉再问下去,自己这把老骨头都要被这孙儿的“佛理”给绕散了架。

“行了,清楚你心意了。去……去寻你的‘缘法’吧。”

林清玄这才满意地双手合十,对着二人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转身退了出去。

那背影,依旧挺拔出尘,带着一股子不食人间烟火的清冷。

只是落在两位长辈眼中,莫名地带上了几分“我得证大道”般的喜悦。

虽然这喜悦,很可能只是因为他觉得可以继续让小满给他做好吃的点心了。

人一走,厅内的气氛顿时松懈下来。

大夫人和老夫人面面相觑,半天说不出话。

终于,大夫人憋不住了,她幽幽地冒出一句:“母亲,您说……这虚慈师太算的‘开枝散叶’……会不会是指,清玄和小满一起,能种出特别好养的菩提树?”

老夫人眼皮一跳,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

“……快吃你的饭吧!”

大夫人低头又扒拉了两口饭,可心里那股邪火怎么也压不下去,话憋着实在是难受。

“母亲,您说会不会是清玄经书念多了,不懂男女之事?很多世家大族都会备几个专门教男女之事的嬷嬷!要不咱们也找人教教清玄?”

老夫人听了这话,筷子一顿,竟然觉得有些道理。

毕竟清玄这孩子三岁起就只晓得念经拜佛,对男女之事可能真是欠缺得厉害,脑子里压根没那根弦。

“可清玄是男子,找嬷嬷教不合适吧!”老夫人有些为难,这事儿传出去也不好听。

“要不问一下世子爷!”大夫人眼睛一亮,想起丈夫书房里藏着的那些宝贝,“我记得德芳哪里有……有春宫图!”

“对!”老夫人一拍大腿,当即拍板!

“让他这个做爹的教!你晚上回去和德芳说,他的儿子他自己教!天经地义!”

入夜,世子夫人回到自己院里,屏退左右,神情严肃地将今日在老夫人处的谈话,尤其是儿子那番“修行缘法”论和“人形法器”说,原原本本、一字不落地学给了世子爷林德芳听。

林德芳起初听得眉头紧锁,听到儿子坚定要留人时,还欣慰地点点头,觉得儿子总算有点像自己了。

可越听到后面,脸色越是古怪,听到最后“点心甚合心意”时,终于忍不住,“噗嗤”一下笑了出来,越笑越大声,最后几乎笑倒在榻上。

“哎哟喂!我的好儿子!真真是……哈哈哈哈……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为父当年追你娘,好歹还晓得写几首酸诗、送几支珠花!他倒好……直接把人当做法器供起来了!哈哈哈哈!修行必备?亏他想得出来!”

世子夫人没好气地捶了他一下:“你还笑!母亲可是发了话,让你这个做爹的想办法教教儿子!这事儿就交给你了!”

林德芳笑了好一阵才缓过气来,擦着眼角笑出的泪花,坐直了身子。

他捋着短须,脸上露出一种混合着无奈、好笑又颇觉有趣的神情。

“教?怎么教?难道把我那些珍藏的‘宝贝图’塞给他,让他对着佛像参详参详?”

他想象了一下那个画面,自己又忍不住乐了。

“只怕他转头就拿来垫了香炉,还觉得玷污了清静地!”

他摸着下巴思索片刻,眼中闪过一抹狡黠。

“不过嘛……这事儿急不得。咱们这儿子,心思纯净得像张白纸,你得顺着他的思路来。硬塞是没用的,得来点……嗯,‘润物细无声’。”

“怎么个‘无声’法?”世子夫人好奇地问。

“他不是觉得小满是‘修行必备’吗?那就让这‘法器’多在他眼前晃晃。”林德芳笑得像只老狐狸,“多创造机会让他们独处,院子里别留那么多碍眼的人。春日赏花,夏夜乘凉,秋日诵经,冬日煮茶……这日久天长的,‘法器’看久了,说不定就能看出点不一样的味道来?”

他顿了顿,补充道:“至于那些图画册子……先备着。等哪天他自个儿觉出不对劲,跑来问你‘母亲,为何我近日见到小满,总觉得心经念不下去,反而总想起一些……一些不太像佛经上的画面?’的时候,再给他不迟!”

世子夫人听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喃喃道:“你们父子俩……这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一个能把姑娘当法器,一个能想出这种“潜移默化”的教法……

林德芳得意地一扬眉:“这叫‘因材施教’!对付非常之人,就得用非常之法!夫人放心,这事儿包在为夫身上!保证让咱们那宝贝佛子,早日参透这‘最高深的佛法’!”

说罢,他自个儿又忍不住笑了起来,只觉得这事儿真是越想越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