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冯渊追船续前缘(1/1)
雨村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且慢声。金陵江水流千尺,不及冯渊连滚带爬跑得快。
原本官船是可以连夜出发的,但考虑到封夫人和英莲都情绪激动,交替昏过去两次,会加重晕船。
另外贾大人被激动的娇杏夫人困在舱房里,直到半夜也没出来下令开船,船工们自然也就乐得轻松。
反正官船的船工,领的是官府的工钱,是按日子算的,所以他们希望每个码头都呆几天才好呢。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还是王义捂着屁股出来下令:“贾大人说,可以开船了,我隔着舱门问的!”
王义是很想快点回京的,一来在路上,屁股得不到很好的医治和修养,二来他急于见王子腾。
他想看看,王子腾对他的天才想法有什么看法,以及如何对付贾雨村,为王家众人报仇出气。
所以天刚亮,他就跑到贾雨村的舱室外敲门,请示是否可以开船了。
屋里有些动静,似乎也有嘴里发出来的声音,但不像是有条理的回答,比较混乱。
所以王义耐着性子又问了一遍,终于,他听到贾雨村“啊”地喊了一声,王义认为这是同意的意思。
所以王义赶紧跑出来,命令船工们开船。船工们心里暗骂王义多事儿,却也不得不懒洋洋地起来解缆绳。
就在此时,岸上忽然传来高喊声:“贾大人且慢行,小生冯渊求见!”
船工们大喜,这真是天随人愿,看来又能偷得浮生半日闲了,便不顾王义的恼火,大声帮忙传递信息。
“贾大人,贾大人,有个叫冯渊的人求见!”
片刻之后,贾雨村脚步虚浮地出现在船头甲板上,看着岸上同样脚步虚浮的冯渊。
两人都是一对儿黑眼圈儿,看得出来,这一晚上睡得都不太好。
冯渊带着自己那个忠心的小书童,身上背着一个不大的包袱,在船头跪倒便拜。
“大人,晚生昨日回去思量了一夜,终是不能放下英莲。晚生思来想去,夜不能寐。
后来终于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所以我连夜找来牙行,将家产尽数变卖。
如今晚生已经房屋一间地无一垄,肯定大人收留同行,以期延续我和英莲的缘分。”
贾雨村皱着眉头,看着跪在船头的冯渊,实话说心里还是挺震撼的。
红楼梦原着中,对冯渊这个家伙着墨不多,基本上透露了三点信息。
第一:喜好男风,双管齐下。这家伙原来不喜欢女人,只喜欢男人。
原文写:小乡宦之子,名唤冯渊,父母俱亡,又无兄弟,守着些薄产度日,年纪十八九岁,酷爱男风,不好女色。
第二:一见钟情,洗心革面。是不是以后真的不会再变弯,这个不好说,毕竟他也没有以后。
但至少他当时是下定了决心,要跟往事干杯,迎娶英莲,厮守终身,白头偕老。
原文写:可巧遇见这丫头,他便一眼看上了,设誓不近男色,也不再娶第二个了。
第三:不畏强暴,以身殉道。虽然殉的这个道不算正经,但比起之前的道,已经正经很多了!
原文写:两家都不肯收银,各要领人。那薛公子便喝令下人动手,将冯公子打了个稀烂,抬回去三日竟死了。
可见一根棍子,如果弯了太久,要变直也要慢慢地掰,猛然一下想掰直,搞不好就会掰断了……
所以贾雨村对冯渊的了解不算很深,只能说他是真喜欢英莲的,不惜为此对抗薛蟠,导致被打死。
因为不知道冯渊如今没死,以后会不会变坏,所以贾雨村并不愿草率地决定英莲的命运。
“冯渊,你这番决心确实不小,只是能不能收留你,却不是我一个人说了算的,还得看英莲的意思。”
冯渊一愣,在这个时代,女子的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何时轮到女子自己参与意见了?
英莲原来是没有父母的,自己买来成亲便可。如今英莲有了干爹和亲娘,自然是这两人说了算。
看贾雨村的意思,竟然是要让英莲自己决定。这倒是让冯渊又惊又喜,又充满希望又没有底气。
充满希望是因为薛蟠的神助攻,如果没有薛蟠,自己可能也算不上多出色,但和薛蟠一比,自己简直就是无双公子啊!
心里没底是因为英莲的身份今非昔比了。原本只是个被拐的苦孩子,只要能跳出苦海,只要是个人她估计都认可。
但现在英莲摇身一变,成了世宦甄士隐的女儿,五品御史贾雨村的义女,堪称一步登天了。
上岸第一剑,先斩意中人。意中人都能斩,何况自己是不是意中人,这事儿还很模糊啊。
冯渊忽然很希望薛蟠也能赶来闹一闹,没有薛大傻在自己身边做陪衬,显不出自己的好儿来呀!
就在冯渊胡思乱想时,娇杏陪着英莲走到船头。英莲这一夜睡得也不好,加上哭了半宿,眼圈不但黑,而且红肿。
看着跪在岸边的冯渊,英莲一愣,随即脸上变红,扭头看向贾雨村。
贾雨村淡淡开口:“英莲,这位冯公子,过去是什么名声,想来昨天你也都听见了。
他如今想跟咱们走,希望有一天能和你延续缘分,你的意下如何?不要怕,直说就是。”
贾雨村故意没提冯渊已经变卖家产的事儿,女孩儿容易同情心泛滥,不能坑自己闺女。
冯渊眼巴巴地看着英莲,就像一只求收留的流浪小狗儿,企图唤起英莲的爱心一样。
娇杏小声道:“人心隔肚皮,不能光看外表,很多人可怜时候可怜,可恨时候可恨。”
贾雨村点头道:“不错,而且以你的身份,今后不愁佳偶良缘,所以你要慎重考虑。”
英莲垂着头想想,小声道:“全凭义父做主。”却忍不住又看了冯渊两眼。
那表情,就像想收养小狗的蜡笔小新,担心父母不肯差不多。
贾雨村点点头:“冯渊,你既然做此选择,以后就不可怨天尤人,觉得自己牺牲很大。
你可以给我进京,也可以暂住在我府里,但我并没有答应将英莲许配给你。
你够不够资格娶英莲,够不够资格当我贾雨村的女婿,那还得看你自己争不争气。”
贾雨村看起来比冯渊还年轻一些,却老气横秋地端起了长辈身份,让娇杏看得一阵恍惚。
难道,真的是自己多心了?真的是老爷返老还童了?连带着性情都变了?
不对,娇杏断然否认。返老还童只是变年轻,没有连某部位都重新发育的道理!
冯渊毫不犹豫地站起身来:“无妨,晚生一定洗心革面,努力上进,早日赢得大人的认可!”
于是船上又多了两个人,船工们终于再也没有了偷懒的借口,解开缆绳,顺流而去。
本来薛蟠还没急着动身,打算一边让人收拾行装,一边让人去收拾冯渊和门子。
贾雨村他惹不起,冯渊区区一个小乡宦,门子区区一个衙役,他还能收拾不了吗?
结果仆从来报,说冯渊已经变卖家产,连夜登上贾雨村的官船,当舔狗去了。
而门子也带着娘子住进了府衙,成了知府大人的心腹之人,想动也得找机会才行了。
薛蟠气得大叫,立刻命人加快了收拾速度,三天后,带着大包小裹,雇了一条大船,直奔京城。
消息永远比人的行程快,贾雨村尚在半路时,鸳鸯就已经收到了父亲金彩写来的信。
信是写给鸳鸯的哥哥金文翔收的,金文翔进不了内院,交给娘子带进来给鸳鸯的。
金家是贾府的家生子奴才,早年间一直是三等奴才。真正发起来,是鸳鸯选到贾母身边伺候以后的事儿。
鸳鸯小时就很得贾母喜爱,随着年龄长大,贾母也越发离不开她,便连着家人一同抬举起来。
金彩夫妻被安排回金陵老家看守府邸,就相当于金陵贾家的一把手了,位高权重。
金文翔被贾母提拔为自己的采买,这也是油水很大的美差,而且其中还有个格外的体面。
荣国府的采买分成两大部分,第一是官中采买,第二是贾母的私人采买,两者互不统属。
官中采买是负责整个荣国府的,按老爷、夫人、少爷、小姐、丫鬟们的份例,定期采购。
例如王夫人每月做衣服的绸缎按份例有多少,李纨和王熙凤的绸缎份例是多少,三春、黛玉的份例是多少。
又例如夫人用什么档次的胭脂水粉,小姐们用什么档次的,丫鬟们用什么档次的,都有严格规定。
另外宝玉、贾环、贾兰等这些读书的哥儿们,每月用的笔墨纸砚,也都是有分例银子的。
这些份例只要定下来,官中负责采买的人不用问,按月领银子,去买来入库就是了。
但不要以为这个活儿中规中矩,油水少,其实不然,其中隐藏的油水还是很多的。
原文中就曾写过,一些丫鬟抱怨官中采买的脂粉不好,用不得,这就是冰山一角。
东西我是买回来了,数量也对,但质量这东西,就是谁都说不好的事儿了。
另外分例之外的东西,例如小姐、丫鬟们想要买点什么,她们又出不了府,只能委托官中采买代购。
这是要自掏腰包儿的,自然也不会在府里的官中挂账,跑腿儿费自然要到位,否则别想买到好东西。
官中采买占了个量大的便宜,油水大,但盯着瓜分的人也多。别的不说,管家大这一关就必须得过。
虽然官中采买往往是老爷夫人的近人儿,但也架不住那些管家们查账坏事儿。
管家们可能不能让你当上官中采买,但他们可以举报,可以查账,保证能让你丢掉这个位置。
所以官中采买也要拿出钱来给管家们分润,才能保住位置,其中拿得最多的自然是大管家赖大。
余下的林之孝、吴新登、单大良几人虽然不如赖大的多,但也自然有一份儿。
这也是周瑞为何一心当管家,不惜坑害单大良的原因。管家二字,价值千金啊!
而贾母的采买,却与官中的不同。贾母身份超然,而且用的是自己的银子,是没有哪个管家敢查账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唯一一个和采买金文翔对账的,就是贾母的贴身大秘金鸳鸯,只要鸳鸯说没问题,那就是没问题。
这是什么样的体面?这是什么样的信任?一个公司的采购和财务,用了亲兄妹,而且和老板没亲戚!
所以如今金家是妥妥的一等奴才,虽然不带管家的头衔,身份绝对可以和管家相提并论!
鸳鸯收到父亲的信,看完之后,顿觉天旋地转,气得哭了,吓得她嫂子不敢说什么,转身就跑。
鸳鸯是真的害怕,她也怨恨父亲如此昏聩,在金陵呆久了,也不知道打听打听京城的消息。
鸳鸯成天在贾母身边,贾母和贾政的态度,就是荣国府的态度,鸳鸯岂能不知?
别说贾政对贾雨村不顾年龄差距,引为知己,就是贾母,私下里也多次提起,要和贾雨村搞好关系。
鸳鸯利用职务便利,和贾雨村有过一些私下接触,本来还算是有见面之情,自以为得体。
想不到父亲竟然帮薛蟠捧场,带人围殴贾雨村,这不是作死是什么?
哭了一会儿,鸳鸯又重新看信,信的结尾处有一句话,让她很是愣了一会儿。
“贾雨村言:可惜了你有个好女儿了!
知府大人言:看来若不是你有个好女儿,只怕此番就要倒大霉了。
为父这两天打听了贾雨村其人其事,深感后怕,好在贾雨村与女儿有旧,尚可转圜。
还望女儿在老太太、老爷面前多为辩解,为父也让你哥哥找时间去拜望贾雨村,送上厚礼。”
鸳鸯想起贾雨村每次见到自己,肆无忌惮地上下看的眼神,脸上忽然通红,啐了一口,将书信藏了起来。
擦擦眼泪,走到堂屋里,贾母正卧在榻上,和林黛玉说笑,琥珀站在后面打扇,小丫鬟在给贾母捶着腿。
鸳鸯一见林黛玉也在,心说正好儿,一顺罗裙,直接就跪在了贾母面前。
“老祖宗,林姑娘,鸳鸯惹祸了,还望老祖宗和林姑娘搭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