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绝嗣皇帝x将军原配11(1/1)

太后静静地听着,看着跪在下方那单薄却坚韧的身影,心中不禁百感交集。

白蓉儿为父母求的,不是实实在在的金银权势,而是一道“护身符”,一份虚无缥缈却有时极为有用的“名声庇护”。

这份纯孝之心,这份为父母深谋远虑的细腻心思,让她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的皇帝儿子。

皇帝虽贵为天子,又何尝不是在宗室勋贵、前朝后宫的种种势力倾轧中,步步为营,努力护着她这个母后?

自己是天下最尊贵的太后,母子二人尚且时常感到掣肘与无奈。

白家不过是江南富户,守着偌大家业却无官身庇护,膝下又只有这么一个出色的女儿远在他乡……

那些地方的豺狼虎豹、胥吏豪强,还不知是如何虎视眈眈,想将这肥肉拆吃入腹!

想到此处,太后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怜惜与保护欲。

得是多么善良仁厚、心思纯净的人家,才能教养出白蓉儿这样既有勇有谋、又纯孝体贴的孩子?

她缓缓开口,“好孩子,快起来。你的孝心,哀家明白了。只是区区墨宝,如何能保你父母周全?”

“既然你父母教女有方,养出你这般好的女儿,又心怀仁厚,合该受朝廷恩赏。”

太后略一思忖,便对钱嬷嬷道,“去,告诉皇帝,就说哀家的意思。”

“白氏之父,教女有功,忠厚传家,特赐封承德郎。其母封安人。赐敕书一份,令地方官善加礼遇。”

这虽只是最低等级的荣誉虚衔,无实权,却也是正经的朝廷封诰。

足以让白家从此脱离平民身份,跻身官身阶层。

但同时,也是让众人知晓,江南有个被皇帝和太后看见的白家!

让秦向荣等人知晓,白家已经不能无缘无故地死去!

白蓉儿闻言,抬起头,眼中充满了惊喜与感激,泪水瞬间滑落,“娘娘!这…民女……民女何德何能,敢受如此天恩!”

她激动得声音都在颤抖,这次倒有七八分是真心的意外之喜。

太后慈祥地笑了,“哀家说受得,便受得。你父母得了封诰,哀家也好安心地拿走你家祖传之物。”

“好了,此事就这么定了。等你家将那札记送来,若真对哀家的病有助,哀家还有重赏。”

“谢太后娘娘天恩。”白蓉儿再次深深叩首。

白蓉儿领着两位年纪不大、面容白净的小太监回到了自己暂居的后院。

太后身边的钱嬷嬷办事极为周到,指派来的这两位内侍看着都机灵懂事,显然是精心挑选过的。

恰好小沙弥慧明正在白蓉儿房门前等着她,白蓉儿便柔声唤他过来,“慧明小师傅。”

慧明一见是白蓉儿,立刻赶了过来,双手合十,脸上露出憨厚的笑容,“白姐姐,有什么事要帮忙吗?”

白蓉儿微微侧身,向他介绍身后的两位内侍,“慧明小师傅,这两位是太后娘娘身边伺候的公公,奉娘娘懿旨,需在寺中暂住几日,等待我家中送来一些要紧物事。”

“不知寺中可还有空闲的寮房,能暂时安置二位公公?一切用度,皆按寺中规矩来,绝不会让寺里为难。”

慧明一听是太后娘娘的人,立刻肃然起敬,连忙道,“有的有的!斋堂后面还有两间干净的厢房,本是给挂单的行脚僧准备的,如今正好空着,小僧这就带二位公公过去!”

两位小太监虽然来自宫廷,但深知在太后看重的人面前需得守礼。

其中一位年纪稍长的上前一步,对着慧明打了个千儿,笑容可掬地说道,“有劳小师傅费心安排。咱家姓孙,这位是李公公。”

“这几日便要叨扰宝刹清静了,一切但凭小师傅安排,粗茶淡饭即可,万万不敢给寺里添麻烦。”

另一位李公公也笑着附和,“正是,正是,有劳小师傅了。”

白薇见他们态度谦和,心中稍安,便对两位太监温言道,“二位公公一路辛苦。暂且委屈随慧明小师傅安置,寺中清苦,比不得宫里,还望海涵。”

“待我家中将太后娘娘所需的古籍寻到,快马送来,二位公公便可回宫复命,娘娘还等着呢。”

两位公公一听,脸上顿时笑开了花,仿佛已经看到了太后嘉许的目光。

这差事看似要在这和尚庙里苦熬几日,实则是个天大的美差!

不费吹灰之力,只需安安稳稳等着,就能将太后心心念念的古籍“请”回宫,这头功可是稳稳落在他们头上了。

为了争这个差事,他们可是在钱嬷嬷面前好好表现了一番才脱颖而出的。

白蓉儿微笑着点点头,“如此,慧明,那就拜托你了。”

“白姐姐放心!”慧明拍着胸脯保证,随即对两位太监道,“二位公公,请随小僧来。”

白蓉儿当夜就修书一封,寄回家中。此次光明正大,可以快马加鞭地送去;

只是,不知家中如今如何了。

次日,天色晴好。

太后虽经历了一场惊吓,但凤体既已无碍,便不欲因己之故扰了原定的善举。

这第三日开设善堂施粥祈福之事,非但未曾取消,反倒因太后安然无恙而更添了几分与民同庆的意味。

消息早已如同长了翅膀般传遍京畿,百姓们听闻太后娘娘经历风波后仍坚持施粥,感念其慈心,更是蜂拥而至。

护国寺山脚下人潮涌动,喧哗鼎沸,长长的队伍蜿蜒如龙。

人们不仅是为那一碗能果腹的热粥,更是怀着一份虔诚,想来沾一沾太后娘娘逢凶化吉的洪福与恩泽。

粥棚连绵,人声鼎沸,护国寺的僧人们忙得脚不沾地,白蓉儿等女居士也都在粥棚里帮忙,维持秩序,分发粥食。

富裕些的人家,会先到一旁的功德箱捐上些银钱,以示善心,然后再去取粥,沾沾福气。

更多的普通百姓则是直接排着长队,等候那一碗浓稠的热粥。

长长的取粥队伍里,有一对中年夫妇,衣着整洁却难掩风尘仆仆,正是白蓉儿的姑姑白梅和姑父萧展正。

他们此次前来取粥,就是为了给即将参加会试的独子萧鹤行祈福。

两人随着人流慢慢向前挪动,忽然,白梅揉了揉眼睛。

她扯了扯丈夫的袖子,难以置信地低声道,“展正,你快看!那边粥棚里那个帮着分碗的姑娘……你看她像不像……像不像蓉儿?”

萧展正顺着妻子指的方向望去,只见粥棚后,一个身着素净棉布衣裙的女子,正动作利落地将粥碗递给面前的老人,侧脸线条柔和而熟悉。

他仔细一看,不由也吃了一惊,“哎呦!可不是嘛!真是蓉儿那孩子!她……她怎么会在这里?”

两人心中又是惊喜又是疑惑,却不敢轻易上前。

好不容易排到粥棚前,白梅忍不住喊了一声,“蓉儿?是蓉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