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四章 邓家小妾(1/1)

三人回到家,正准备喝点姜茶暖暖身子,大姑突然过来了,脸色不太好看。

“怎么了?不是去做席面了?可是遇着什么事了?”王氏瞧出不对,问道。

年关时,做生意和当官的少不了请这一年打过交道帮过忙的吃个饭,热络热络,大姑的手艺在一些大户人家传开后,近几天每日都有席面的单子。

今儿中午就有一单。

大姑面色凝重:“今儿我去虎巷的邓家做席面,竟然瞧见老宅的梨丫了,打听了一下才知道,慧儿嫁进邓家,给邓家大爷做了妾!”

王氏和沈老爹皆怔住了。好一会,两人反应过来,拉着大姑坐到里屋,细细问起了。

“这是什么时候的事?”沈老爹沉声道。

“我跟府里的婆子打听了,是七月里头接进府的,就带了梨丫一个丫头,席面都没办。”大姑道。

“慧儿比姝儿大一岁,是该说亲嫁人了,可怎么会给人做妾?他爹娘想啥呢?”王氏很是不认同道。

大姑今日瞧见梨丫也很是震惊,特意与邓府婆子打听了不少消息。

“听说是邓家大爷去沧县办差,回来的时候带进府的。”

“能让我那嫂子把慧儿送去做妾,我猜这邓家大爷官衔不小吧?”王氏哼道。

大姑点头:“邓家在汴城颇有些名头,祖上还出过将军。如今邓家三个老爷都领着官职,这邓大爷是个司马参军。”

“怪不得,那这邓家也算高门大户,能进这样的人家做妾,还是沈家高攀了。慧儿以后可是有享不尽的富贵咯。”王氏嗤笑道。

她对老宅的人是彻底冷了心,沈老爹断了两根手指,王氏每每看到,心里就更恨一分,提起来自然没好气。

“唉,若是这样,我也就不跟你们提这事,我看慧儿在里头怕是日子不好过。我瞧见梨丫的时候,她脸上还带着伤呢!”大姑叹气道,“我出来后打听了,这邓大爷脾气不好,气劲上来动手打人是常有的事,为这从前还降过职。如今在外头是收敛了,在家里头不知什么样呢!”

沈云姝忽然想起上次遇见梨丫,当时好像就是从一家药铺跑出来的。

王氏脸色也微变:“不能吧?他那爹娘再黑心,还能把自家丫头往火坑里推?”

“只怕大哥大嫂也不知道这内情。”大姑道。

“那梨丫可跟你说了啥?”沈老爹问道。

“我寻思先回来跟你们商量一声,便没找梨丫说话,慧儿还不知道咱们也在汴城呢!”大姑解释道。

沈云姝和王氏对视一眼。

当初知道大姑来了汴城,王氏犹疑的原因就是怕因为大姑又要和老宅的人纠缠不清。

如今,到底还是要陷入这样的局面。

但这几个月的朝夕相处,并肩作战,同舟共渡,王氏与沈玉春的关系已经今非昔比,不说情同姐妹,至少也是彼此信任依赖,可以交底交心的亲人。

大姑这样说,倒让王氏有些不好意思。

“大人的事赖不着孩子,要是慧儿真遇到难处,咱们能帮一把也不能眼睁睁看着她受罪。别的咱也没有,她姑带点银子送去,慧儿身上有钱,日子总要好过些。只是咱们的事就别告诉慧儿了,免得她难做。”王氏干脆道。

沈老爹原本就犹豫着想开口,如今听妻子竟然自己提出来了,当下面露喜色。

“还是他娘大度,慧儿这丫头打小就老实,话也不多,深宅大院里头的门道哪是她能弄明白的?给些银子打点,至少吃饱穿暖。”

王氏刮了他一眼:“别给我戴高帽子,我是心疼孩子,可不是原谅那些狼心狗肺的东西!银子能给,也得有数,最多二十两。咱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姝儿从早忙到晚,一日没得歇,才挣得这家业,你要一个劲想着往外贴补,我跟你没完!”

沈老爹面色尴尬:“那不都是从前的事了,我吃了教训,长了记性不是?二十两可是大数目,想当年咱一年还挣不到这么多,我怎么会嫌少?”

王氏这才罢休,又看向大姑。

“她姑也莫嫌我冷心冷肺,慧儿她有爹有娘,本就轮不到我管,不过看在她叫我一声婶母的份上,尽一份力。往后说起来,我也对得起自己良心。”

“说这话做什么,你是什么人我还不知道?你受的委屈,我都记着呢!”大姑道。

王氏是典型的刀子嘴豆腐心,一听大姑这话,心里无比熨帖,人又软和下来,直接取了银子交给了大姑。几人又商量了一阵,这事宜早不宜迟,第二日大姑就去了邓家,想办法见了梨丫,把银子交给了她。

回来之后,大姑把梨丫说的情况转告给了王氏和沈老爹,竟比他们想得还糟糕。

“......不说那邓大爷一不顺心就动手,慧儿都受了几回伤,那邓家大奶奶也不是个省油的灯,总拿慧儿做规矩,一跪就是一两个时辰,腿就没好的时候。我听着心里头就揪得慌,就是铁人也扛不住这样糟践哪!”

沈云姝听了,也是有些奇怪。

“大伯大伯母那般精明,大姑这么容易就打听到的事,他们难道不知道吗?怎么还会把慧儿姐姐送去?”

大姑恨声道:“这邓大爷不是个东西!我听梨丫说,是老三在老宅宴请这位邓大爷,结果人喝多了,竟摸到了慧儿的屋子里。那会还有外人在,没办法,只好把人送来了。什么高门大院,堂堂一个官老爷,这种下三滥的事也干得出来!”

大姑想到先前梁珍儿的遭遇,心里火气就蹭蹭的。

“那咋办?人都进门了,咱们也插不进手啊?”王氏道。

沈老爹眉头紧皱,面色严肃。

“慧儿被关在邓家后院,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这事还是得让她爹娘知道。我找个人的信过去。再怎么样,自家的女儿没得这么给人磋磨的,总要讨个说法。”

“这样也好,大哥大嫂出面,再让老三帮着说说,邓家那头总要收敛点。”大姑道。

第二天,沈老爹就去找了两个走镖的师傅帮着送信,一个去老宅,一个去定山县查探梁家的情况。

如此安排好,日子也到了腊月二十九这天。做完最后一批茶点,沈云姝就封了窑炉,和大姑珍儿一块把铺子里好好打扫了一遍,就彻底歇业了。

终于可以安安心心准备过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