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1/1)
1996年的春节,耿耀阳依然是孑然一身独自在教师宿舍租的房子里度过。不过由于快餐店新购置了彩电,所以他终于有机会在除夕之夜得以观看春节晚会,而不用只拿耳朵听了。
大年初一上午,按照惯例,耿耀阳又分别去熟识的施松柏、房国梁、肖振东、文安国、马正相等领导和老师家里拜了年。
虽然老马已经正式退休,但耿耀阳还是去他家里拜了年,搞得马正相高兴之余忍不住嗟叹不已。毕竟他退休之后的第一个春节,往年经常登门拜年的老师和学生便不见了踪影,只有耿耀阳一个人坚持如旧。
而在肖振东家闲聊时,他说了一个重要的消息:“小耿啊,学校分管后勤的副校长新换了人。上任的这个刘校长比较年轻,决定春节后对全校食堂进行整顿。还说校园里的餐饮饭馆也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他叹了口气道:“组织上已经找我谈话了,我今年就要退居二线,有些事就不好说了。你得有点心理准备啊!”
有道是听话呀听音。虽然肖振东没有明说,但耿耀阳却很明白。
一朝天子一朝臣,分管后勤的副校长换了人后,人家肯定要对校园里现有的餐饮服务行业进行整顿。有些要关,有些当然会新开。
说白了,就是新校长要把原有的老体系废除,重新建立自己掌控的利益分配体系。
而肖振东一旦退居二线,按照人走茶凉的传统推断,等于是耿耀阳失去了靠山。棉纺之家快餐店离着关门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肖叔,谢谢您这两年对我的照顾。”耿耀阳道:“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学校里要是不让我开快餐店了,我还有别的地方可以开,您放心就是。”
庄建萍犹豫道:“小耿啊,那春节后我跟你说的老家那个侄女……?”
“庄姨,你让她来就行。”耿耀阳宽慰道:“我这个店又不是马上要关门。而且刚才我不是说了吗?这里关了门,我还会在别的地方开,还是要用人的。”
“哎,那我就放心了!”庄建萍松了口气道。
耿耀阳之所以开除李姐和徐姐,除了俩人手脚不干净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要还肖振东和庄建萍的人情,帮他们老家来的侄女在自己店里找个活干。
离开肖振东之后,耿耀阳一边想着心事,一边朝学校北门走去。
老吴等人在店里串联搞事情,学校这边又失去了唯一的靠山。内忧外患下,棉纺之家快餐店还能不能坚持下去,那就得看耿耀阳有没有解决危机的好办法了。
出了北门,来到棉纺四厂家属院胡淑珍家。拜完年后,他并没有隐瞒,而是把刚刚打听到的不利消息全盘告诉了他们母子。
胡淑珍顿时绝望道:“这可怎么办呢?真是愁死人了!”
大过年的,本该高兴的日子忽然得到如此糟糕的消息,的确能让人崩溃。
但耿耀阳却道:“胡姨,没什么了不起的。东方不亮西方亮,他们不让咱在学校里开了,咱就去别的地方开。”
“别的地方开?”胡淑珍两眼空洞道:“去哪儿能找到比大学里更合适的地方呢?”
耿耀阳笑道:“别看大学里的学生多,他们的消费能力并不是最高的。”
杨波知道自己的师父足智多谋,且会被如此微不足道的打击所击垮,当即问道:“耿哥,你快说咱去哪儿开新店吧。你再不说,我妈就要急死了!”
耿耀阳呵呵一笑道:“我早有计划,一直没有实施。正好这次我们学校政策调整,逼着咱们另选出路。”
他冲杨波问道:“小波,东大街自由市场和朱店蔬菜批发市场,哪个平时的人流量更多啊?”
“东大街自由市场和朱店蔬菜批发市场?”杨波灵光一闪,迅速明白了耿耀阳的想法,禁不住拍了一下大腿道:“耿哥,你这想法绝了!”
他想了想道:“海鲜市场我还没接手,那儿的情况咱不了解。但是现有的几个市场,朱店蔬菜批发市场人流量最大,东大街自由市场人也不少,汽配城目前相对差点事。”
耿耀阳当机立断道:“那就在朱店蔬菜批发市场选个好位置,开个新店。”
“行!”杨波道:“我看那个店我妈就别去了,让我二姐来管。我二姐是学财会出身,虽然只是职业中专学历,管一个快餐店还是没问题的。”
胡淑珍终于弄明白了耿耀阳的思路,当即反对道:“干嘛要交给你二姐?你爸没了以后,咱娘儿俩的死活,你爷爷他们连管都不管。要不是耀阳帮着咱找到了出路,咱娘儿俩怕是早就饿死了!”
“妈,你说什么呢?”杨波哭笑不得道:“我现在挣的钱还不够你花的吗?何必出去受那个累呢?”
“不行!”胡淑珍毫不退让道:“我可不愿呆在家里混吃等死。我能干活,能挣钱的。”
“行!行!行!”杨波拗不过他妈,只好让步道:“妈,你看这样行吧?等大学里的店关了门,蔬菜市场新店开起来以后,你当总经理,二姐给你做副手。你就别管具体业务了,监督着二姐她们干就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听到自己有事可干,胡淑珍方才安静下来,不过仍旧嘟囔道:“小雪那孩子,好吃懒做的,我看不一定能干好。”
杨波没有理睬母亲,转头跟耿耀阳商量道:“我二姐是我二大爷家的姐姐,在省城第一职业中专上的学,目前在我那小公司里帮着管财务。我想啊,让我妈看着,她来具体管一个快餐店应该问题不大。”
耿耀阳笑了笑道:“胡姨,我是这么打算的。咱在学校开的这个店,以后就是总店,即使搬到蔬菜市场,也是总店。今后在其他地方陆续开的店就叫分店。这叫做连锁经营。”
“连锁经营?”
见耿耀阳又想出了新词新概念,胡淑珍佩服的五体投地道:“耀阳,还是你读书读得多,连锁经营这个词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呢。”
耿耀阳淡淡一笑道:“也没什么神秘的,就是以总店为中心,所有分店的菜品、经营方式、装修风格都要跟总店看齐。”
他又对杨波道:“过了年,你就让你二姐来店里干。先把咱的规矩弄熟了,等到搞新店的时候,照着葫芦画瓢就行。”
“好的,耿哥!”杨波连连点头道:“我听你的,你说怎么着,咱就怎么着。”
耿耀阳暗自心道:“等搬迁新店的时候,我就把明亮他们弄过来,省得店里都是杨家的关系。我是外地人,在省城没有人脉,要是店里都成了杨家的人,将来有些事就不好说了。”
未雨绸缪,他可不想自己费尽心血搞起来的连锁快餐,到最后却白白便宜了别人。
毕竟,就连纯打工的老吴等人,都能为了多拿利益而在背后搞他。杨家这些拐弯抹角的亲戚,一旦成了气候,难免会生出许多非分之想来。
到时候即便杨波不产生二心,那些亲戚怕也会撺掇着胡淑珍想法子撵他出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