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儿臣愿与旺哥一同担责!(2/1)
离开诏狱,朱旺的心情,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轻松。
他知道,招降陈沐灵和她背后的势力,绝非易事。
人心的征服,远比肉体的毁灭,要困难得多。
“殿下,”
一直跟在他身后的蒋瓛,忍不住开口,“您真的相信那个妖女会归顺?万一她只是假意投降,想借机……”
“我知道。”朱旺打断了他的话,“我从未想过,要完全相信她。”
他转头,看着蒋瓛,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芒。
“老蒋,我问你,这世上最牢固的关系,是什么?”
“是……忠诚?”蒋瓛试探着回答。
“错。”朱旺摇了摇头,“是利益。”
“只要我们的利益,被牢牢地捆绑在一起,我就不怕她耍花样。”
他顿了顿,继续吩咐道:“你现在,立刻去办两件事。”
“第一,将陈沐灵还活着,并且被关押在诏狱的消息,想办法,‘不经意’地,透露给蜀王府的长史,程昱。”
“第二,以我的名义,再在《大明日报》上,刊登一份公告。”
“公告什么?”蒋瓛连忙问道。
朱旺的嘴角,勾起一抹高深莫测的笑容。
“就说……我大明皇家海军,为了彰显天朝气度,决定……特招一批‘戴罪立功’之人。”
“凡主动前来投案自首的‘前朝余孽’、‘白莲教徒’,以及……流落在外的‘海寇’,经审查核实,罪行不甚严重者,皆可获得进入海军学院,或加入海军舰队的机会!”
“公告的最后,再附上一句。”
朱旺看着蒋瓛,一字一句地说道:
“——名额有限,先到先得。解释权……归本王所有。”
蒋瓛闻言,先是一愣,随即恍然大悟,看向朱旺的眼神,充满了敬畏。
高!
实在是高!
殿下这一招,简直是诛心啊!
他这是要让“鬼见愁”内部,自己先乱起来!
陈沐灵被俘的消息一旦传回去,再加上这份“特赦”公告的诱惑,那些本就不是铁板一块的海盗们,会怎么想?
是继续跟着一个前途未卜的陈家,在海上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
还是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洗白上岸,为自己和家人,博一个光明的前程?
答案,不言而喻。
到时候,根本就不需要陈沐灵点头。
那些渴望“新生”的海盗们,自己就会绑着他们陈家人,前来投诚!
“殿下,”蒋瓛由衷地赞叹道,“您这阳谋,真是让人佩服啊。”
朱旺笑了笑,没有说话。
他抬头,望向了天边那轮即将升起的朝阳,眼中闪烁着掌控一切的自信。
他知道,从今天起,这片东方的海洋,将要迎来它真正的主人了。
......
朱旺扔下的这颗重磅炸弹,其爆炸当量,远超所有人的想象。
《大明日报》上那份关于“特招戴罪立功之人”的公告,如同一道惊雷,瞬间划破了大明朝堂那看似平静的天空。
一石激起千层浪!
最先做出反应的,不是那些隐藏在暗处的牛鬼蛇神,反而是朝堂之上的言官御史们。
第二天的早朝。
奉天殿内。
这里几乎成了澳王朱旺的“专场批判大会”。
“陛下!臣有本奏!”
都察院左都御史詹徽,第一个站了出来。
手中高举着笏板,声色俱厉,“澳王殿下此举,乃是动摇国本,自毁长城之举!前朝余孽、白莲妖人、海上巨寇,皆乃我朝之心腹大患!理当斩尽杀绝,以儆效尤!岂能……岂能将其招入军中,委以重任?这无异于引狼入室,养虎为患啊!长此以往,国法何在?纲纪何存?请陛下,立刻下旨,收回成命,并严惩澳王殿下‘乱国’之罪!”
“臣附议!”
詹徽话音刚落,数十名御史便如同商量好了一般,齐刷刷地站了出来,跪倒在地。
“澳王殿下此举,置我大明律法于何地?置万千将士之忠魂于何地?请陛下圣裁!”
“招安罪囚,古来有之,但从未有如澳王这般,不问罪行,不设门槛,大开方便之门者!此乃乱政!请陛下明察!”
一时间,整个奉天殿内,群情激奋,弹劾之声,不绝于耳。
然而,龙椅之上的朱元璋,却始终面沉似水,一言不发。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下方这些慷慨陈词的“忠臣”,眼神中,却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讥讽。
他知道,这帮人看似义正言辞,实则各怀鬼胎。
他们真的在乎什么国法纲纪吗?
不,他们在乎的,是自己的利益。
朱旺要组建一支前所未有的强大海军,要开启一个波澜壮阔的大航海时代。
这意味着,朝廷的资源,将会大量地向沿海、向军队、向那些他们看不起的“商贾”和“匠人”倾斜。
而他们这些习惯了在朝堂之上,靠着嘴皮子和党同伐异来获取权力的文官集团,其话语权必将被大大削弱。
这,才是他们真正害怕的!
朱元璋将这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但他没有点破。
他只是将目光,投向了站在百官前列,一直沉默不语的太子朱标。
“标儿,”
他淡淡地开口,“此事,你怎么看?”
一瞬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朱标的身上。
朱标缓缓走出队列,对着龙椅深深一揖。
他抬起头,脸上没有丝毫的波澜,声音沉稳而又清晰。
“回父皇,儿臣以为旺哥此举,虽有不妥之处,但其心可昭日月。”
“旺哥之心,在于开海,在于强国,在于为我大明,开创万世未有之基业。此乃利国利民之大策,儿臣全力支持。”
“至于招安罪囚,”
朱标顿了顿,话锋一转,“儿臣以为,堵不如疏。与其让他们流落在外,成为我朝心腹之患,不如将其纳入掌控,化为己用。正如旺哥所言,世间之力,无分好坏,关键在于掌控之人。”
“儿臣相信,有父皇您的天威镇慑,有旺哥他的神鬼之才,这区区数万罪囚,断然翻不起什么浪花来。反而能为我大明海军的初创,提供最宝贵的人才和经验。”
“故,儿臣恳请父皇,准其所请,静观其效。若有差池,儿臣愿与旺哥一同担责!”
朱标的这番话,说得是不卑不亢,掷地有声。
不仅表明了他对朱旺毫无保留的支持,更展现出了一个储君应有的担当与气魄。
詹徽等一众言官,听得是目瞪口呆,准备好的一肚子反驳之词,硬生生地被堵了回去。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一向以“仁厚”着称的太子殿下,竟然会在如此关键的时刻,旗帜鲜明地,站在了澳王那边!
朱元璋看着自己的儿子,眼中,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很好。
这,才像是咱朱元璋的种!
......